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作文 > 民俗风情作文

民俗风情作文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2-19 17:51:16 阅读: 次

民俗风情作文

  民俗风情作文(一)

  吴川是一个泥塑多的地方。

  梅泥塑起源于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朝(公元618年),开基祖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徙而来,佛山石湾精湛的陶瓷工艺从此也传入吴川。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个陶工随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观众,后来别的陶工也来凑热闹。这就无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览。从此,泥塑这一民间艺术断断续续经历了唐、宋、元三个朝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派遣官吏四出挑选美女进宫寻欢作乐,民间百姓对此无不怨声载道。于是,梅?头村的群众便乘闹元宵之机,特地造了一套丑化皇帝与皇后的泥塑。其特点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脚大、乳大、耳大。果然触动了官府衙门,竟派遣大批衙差,声言要抄斩全村百姓。后来,炮制这套泥塑的为首者便出灭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份,脚大乾坤,乳大养子民,耳大听民音,这为何不妥?这帮趋炎附势的官兵听了无言可答,只好罢休。此后,当地群众对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兴趣更浓,热情更高。这便成了当地居民闹元宵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岁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题材也不断有新的发展。原先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辟地、女祸炼石补天,嫦娥奔月、哪咤闹海、八仙过海或取材于历史戏曲的三顾茅庐、七郎打擂、平贵别窑等,进而发展到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金杯献给祖国、军威震敌胆、向四化进军等多样化题材。

  若从泥塑制作工艺来看,逐步也不断有新的发展。过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绑树杆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铁线扎钢筋所取代了。有的群众还别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来人轻轻按一下机关,小舞台上的书生就可吹箫弹琴,又可启步运行;公主既可眉来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从也跟着拧起罗伞,确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还神气活现地当着观众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来。原来,这些巧夺天工的泥塑已被制作者搞成电动化了。

  吴川真有趣!


  民俗风情作文(二)

  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说起吃来,我最喜欢的是我们家乡潮州的小吃,总是让我勾起一个个美好的回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冬节里的一次次关于吃的往事。

  冬节过小年在我们那里是个大节日,在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冬至,过了冬至就预示着旧年即将过去新年又要来临。要办很多东西来庆祝,我最喜欢的还是小吃甜圆。甜圆可是冬节的主角,一年只此一次,家家户户必须吃,大人对小孩说:吃过冬节圆,又长一岁了。

  听爸爸说,以前家家户户自己做圆。做圆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工作大概从几天前就开始了。(www.cdrckt.cn)每家每户买来糯米,然后小城里的人就开始忙开了。听说爸爸小时候巷子里只有一台地臼——这种臼使用脚踩着臼槌捶谷物的。每当这个时候地臼发出的咚咚声就响个不停,每家每户的大人们都带着自家的糯米来到这里捶。直到变成粉末之后,才能把它装回家。

  在冬节的前一天晚上,这可是一个有意思的时刻,全家老少必须团聚在一起搓甜圆。大家分工合作。首先,大人们对糯米粉加工处理,将糯米粉加上温水形成一种粘粘的固体,用手不断的掺和,直到形成一个面团。然后将面团带到餐桌上。一家的老老少少已经围坐在餐桌边摩拳擦掌了。之后一家子忙起来了:首先将糯米团捏成一个个圆,做法有点像挤牛肉丸。然后将它搓圆。大家分工合作,像一条工厂流水线。由于全家老少手大小不一,所以搓出来的圆大小也不一样,我们对这方面可有讲究,越是搓的大小不一参差不齐越好,这叫父子公孙圆。一个个做好的白白胖胖的小家伙被均匀地放在铺着糯米粉的筐里。一锅热腾腾的开水已经在等着它们了。最大的几个圆成为落汤钱,是拿来祭祖的,一个个肥肥胖胖的,很可爱。探完了汤之后,将它们捞起来,装入另一个锅,边煮边加入白糖,白芝麻和粉红色的爆米。之后就可以装入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碗了。大家肯定等不及他们的劳动成果了,纷纷抢着碗围坐在一起吃起来,小孩子最占便宜了。不一会儿,所有的甜圆都被吃个精光,连汤汁都一滴不剩。只有那几个有福气的落汤钱还稳端端地屹立在那里。它们先要在冬节里给祖先吃个饱,但最终的归宿还是那些子孙们。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大饱口福啊!

  如今冬节里潮州城内到处都有大摊小摊的买圆店,我们不需要自己做就能吃到圆了。可是当年的那些老老少少团聚在搓圆吃圆的时光还残留在老一辈的心中。像北方人团聚包饺子吃饺子守岁一样,我们这边过小年做圆吃圆像是在守小岁,其实就是一段团聚的时光和一段美好的记忆。

  • 民俗民风作文
  • 关于民俗的作文
  • 民俗作文
本文标题:民俗风情作文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