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名人名言 > 我们能从王阳明诗歌里读出什么?

我们能从王阳明诗歌里读出什么?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10-09 10:32:09 阅读: 次

我们能从王阳明诗歌里读出什么?

王阳明诗歌流传至今的有600余首,诗思互鉴,阳明诗歌既是阳明本人心志情感的体现,也是心学智慧的载体。

诗中有情,情深而正

对友人的同道情。阳明一生结友以同道为志,所以多诤友,即使有学术思想见解的不同,亦君子之交、真心相待。与阳明同时期,亦是明代大儒的湛若水是阳明的同道之友,青年时共同讲论圣人之学,阳明曾给湛若水赠诗云:“忆与美人别,赠我青琅函。受之不敢发,焚香始开缄;讽诵意弥远,期我濂洛间。道远恐莫致,庶几终不惭。”时年36岁的阳明被贬龙场,离开北京后,好友湛若水模仿屈原写《九章》送给阳明,阳明写《八咏》共八首诗回复挚友。落难之时,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朋友来相送,并致书信相勉励,阳明感到无比珍贵。颈联中濂洛关闽为宋代道学的代表,阳明与湛若水同道于圣贤之学,诗歌表达了阳明谨记好友的期待,求道之路有同道相伴,更当弘毅而行。


 

▲图片来源中新网

对弟子的师生情。阳明一生致力讲学,其心学思想是经历了生死考验的体悟而来,具有简易直截、融会贯通、打动人心的特点,加之阳明为人温和随性、随缘指点,极具人格魅力,所以弟子众多,而且吸引了很多平民百姓,在当时与后世都极具影响。阳明的诗歌中体现了其对弟子深厚的师生情谊,如《诸生》诗:“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胡不携书来,茆堂好同住!”阳明有多篇给诸生之诗,他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同住同往,可酒可乐,诗歌不仅记述“不记西园日,桃花夹川路”的讲学回忆,更是在情感的追忆、不舍中寄托对后生求学问道的勉励期待。

对百姓的真性情。心学智慧的根本精神是“己溺己饥”之念、“民胞物与”之怀。阳明一生为家国百姓承当,他与百姓的交往诗歌还体现了阳明对百姓和乐、坦荡、随性、自然的真性情。如《夜雨山翁家偶书》所言:“洗盏对酬酢,浩歌入苍茫。醉拂岩石卧,言归遂相忘。”诗歌记述了阳明偶遇山中老翁,邀约一同喝酒,阳明自己却不胜酒力,再次喝醉,于是干脆躺在石头上,忘却回家。诗歌既有杜甫“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的真情,又有王维“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的随性,体现阳明与民同乐、其乐融融的儒者心怀与人格气象。

诗中有志,志大而实

立志广大。阳明少年时即立志学做圣贤,其一生对天理人心、良知知行的探寻,都以立志为根脉。立志首先要大,这个大是家国承当的大、圣贤志业的大,而超越小我的私利私欲的满足。《月夜二首·与诸生歌于天泉桥》中说,“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这正是对曾皙之志的肯定与追慕,其志虽狂,却体现了天地精神之大、儒者心怀之真,也是阳明人生志向的说明。“六经散地莫收拾,丛棘被道谁刊删?已矣驱驰二三子,凤图不出吾将还。”王阳明不满后儒只为追求功名的“六经”传承方式,使经典文脉如荆棘满山、杂草丛生而无人修剪,自己则要破除迷妄,直续孔孟真精神,体现其志向如“高楼撞晓钟”一般的勇毅担当。

志向唯实。阳明倡导立志、立大志,但志向指向的是经世致用的实在事功,“疮痍念同胞,至人匪为己”,“道通著形迹,期无负初心”,“要使吾心不负初”等诗,都表达了阳明立大志是为了尽到士人君子的职责。同时,阳明注重事上磨练的日常工夫,而绝不倡导虚言、狂语。他一生致力“事上磨练”,注重“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沸腾时,便廓然能消化得”的“良知一提醒”的工夫。在最艰难的日常事务中磨练心志,是理解阳明心学精神的重要维度。

诗中有道,道精而微

良知与易。“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良知之学是阳明心学的精神核心,阳明感悟良知之说既来自于孟子的“良知”“良能”之说,也与体悟易道精微有关。阳明以良知为人人本自具足、先天而在的人性品质,并为贯通天地人物的本体存在,与《周易·说卦传》中的“先天”之教的说法是一致的。所谓“乃知先天翁,画画有至教”,阳明感悟易道精微,寻此先天之说而入良知之教,以正人心、生信心,在诗歌中多有记载。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关于《易》的诗是:“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出自《别诸生》。阳明认为,良知既是心之本体,又构成人的道德本心,良知既是本体存在,又是发用流行的。良知时时刻刻都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主导着人们的行为意识,引领人们行大道。“不离日用常行内”,注重人伦日用、脚踏实地致良知,正体现阳明心学的重要特质。

心与境。阳明心学的根底是人心的良知本体、吾性自足,由此德性光辉而生发出一种心物感应的天地境界。好诗往往有景,而景能否生境,往往并非取决于景物描写的高下,而在于诗人体道之心的深广。哲学家汤一介说中国文化精神有三个“合一”,即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阳明不仅是知行合一的倡导者,而且其思想境界正是天人合一、情景合一,天人合一是心外无物、情景合一的本体基础,这在阳明诗歌中多有体现。阳明少年时写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境界的本义即是眼力所见时空的广远,阳明自小立志成贤求道,这首诗体现出其心志远大,虽有少年狂气,但俯临万物,心生物境。阳明中年时写月,“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这是在躲避刘瑾追杀,漂荡到武夷山的一野寺中所作的《泛海》诗,展示出一派纵横天地独往来的阔然气象。阳明晚年写月,“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月的光明来自本心良知的纯粹真诚,心境的阔大根源于体道的深广,方能见月明之圆满。诗歌表达了阳明心学的精神:一切境的广远、物的光辉,最终都是涵养人心的光明、人生的“明白”。(完)(原标题:王阳明诗歌中的人生智慧)

本文标题:我们能从王阳明诗歌里读出什么?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