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与化学有关的古诗词

1.五句和化学有关的古诗词或古文 拜托各位大神了
描述化学性质的古诗词也有不少,
1.李商隐的《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始干。"
这其中既有物理变化中的熔化过程,也有化学变化中的燃烧现象,蜡烛的成分是石蜡,属于饱和烃,在空气中燃烧放热可使固态石蜡熔化成液态的蜡泪。
2.王安石的《元日》:
“爆炸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就是一个典型的化学变化,爆竹一般是用硫磺等物质制成的,引燃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硫等。
3.刘琨的《重赠卢谌》: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素”,“百炼钢”其实就是对生铁的不断除杂致纯的过程。
4.李白的《秋浦歌》: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这句诗描写的也是当时金属冶炼的场景。
5.明朝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出,列火焚烧若等闭。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凿出深山"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指的是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在这句诗中,“烈火焚烧”是指煅烧石灰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再加上“若等闲”"三个字,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煅烧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土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所体现的是物理变化,表达的是不怕牺牲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直抒胸臆,立志要做纯渚清白的人。
于谦的另一首咏物诗《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暧,不辞辛苦出山林”,作者把煤炭的形成、特征、性质和主要用途浓缩于整首诗中,并借助诗歌咏煤炭的功用和品质来抒发作者献身于造福人民事业的博大胸怀。
以上供参考。
2.有关化学的古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CaCO3分解
烈火焚烧若等闲。——CaCO3====CaO
粉身碎骨浑不怕,——CaO+H2O===Ca(OH)2
要留清白在人间。——Ca(OH)2+CO2===CaCO3↓+H2O
杜甫的【客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诗中说,从南方来的客人送给诗人一颗珍珠,珍珠上好像有花纹字迹,诗人把它珍藏在箱中,过了好久,开箱寻看,珍珠不翼而飞,只剩下一些红色液体。珍珠是珍珠贝的外套膜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分泌物凝集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少量的无机质。杜甫居室漏雨潮湿,竹箱遇潮,和水及二氧化碳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变成了红色液体
杜牧的【赠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的成分是石蜡,属于固态烃,熔点很低,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该反应放热,使蜡烛融化
3.有关化学的诗句都有哪些
1、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明·于谦
解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名称{古代的一种形 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2、客 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作者:唐·杜甫
解释:
(1)有隐字,有一个隐约不清的字。因为隐约不清,所以辨认不出是个什么字, 书,即文字。珠由泪点所成,故从珠上想出“有隐字”,这个字说穿了便是“泪”字。它是如此模糊,却又如此清晰。意在警告统治阶级应该看到他们所剥削的一切财物其中都含着人民的血泪。
(2)缄,封藏。箧笥,藏物的箱子。俟,等待。公家,官家,须,需要,即下所谓“征敛”。
译文:
诗中说,从南方来的客人送给诗人一颗珍珠,珍珠上好像有花纹字迹,诗人把它珍藏在箱中,过了好久,开箱寻看,珍珠不翼而飞,只剩下一些红色液体。
3、赠 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作者:唐·杜牧
解释:
“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译文: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4、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宋·王安石
译文: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着美味的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解释:
(1)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鞭炮)。
(2)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3)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4)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5)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5、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清·龚自珍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解释:
(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2)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3)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4)花:比喻国家。即:到。
4.10首关于历史的古诗
1.咏苏武: 苏武庙 [唐]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 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 空向秋波哭逝川。
2.咏赤壁: 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咏乌江亭: 题乌江亭 [唐]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4.咏王昭君: 咏怀古迹(其三)[唐]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5.咏秦淮: 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咏石头城: 石头城 [唐]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7.咏乌衣巷: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咏诸葛亮: 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咏西塞山:
西塞山怀古 [唐]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10.咏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有关物理的十条诗词,成语和谚语
1.缸穿裙大雨淋。
(缸为什么穿裙子呢?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缸的外表面上。同时也暗示着降温即有大雨到来。)
2.霜后暖,雪后寒。(霜是由水蒸汽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又因为凝华属于放热过程所以霜后暖;大雪过后要融化从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要从周围空气中吸热所以雪后寒。)
3.大的地震声音沉,小的地震声音尖。(这是由于大地震的振动颁率小,所以音调低感觉声音沉;小地震的振动颁率高所以音调高感觉声音尖。
4.水平不流,人平不言。(连通器的原理)5.软也是水,硬也是水。
(因为水具有流动性所以水是软的。又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后斥力难压缩所以水是硬的。)
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因为细绳与木块,水与石头接触时受力面积极小,产生的压强极大,所以绳可以把木块锯断,水可以把石头滴透。)
7.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所以当花朵分泌芳香分了扩散运动加快时便预示着温度升高天气变暖。)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物体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
这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9.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
(地球有吸引力而产生的重力方向是坚直向下所以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10.爬得高,跌得重。
(因为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并且举的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所以爬得高,跌得重。)11.玉不琢,不发光。
(玉被打磨后非常的光滑,是镜面反射,反射光比较强,所以说玉不琢,不发光。)12.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说船到江心很难停下。)
13.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是镜中花。(在水和镜中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说在水中捞不到月亮,在镜中摘不到花。)
14.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平静的池水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折射所以池水看起来变浅。)
1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遇到物会反射回来即回声。)
17.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光在同一种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