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为什么在骂人时都要卖萌?|小南都知道

四川人卖萌全天下第一。
文 | 木垚 编辑 | 奎因
最近,四川话可能要荣登“最可爱方言”榜首了。
有人说,四川人骂人奶凶奶凶的,跟他们吵架很可能会笑场。
四川人三宝,锤子、铲铲、毛线
平时说话他们也少不了各种花式卖萌。每天生活中最普通的吃饭喝水睡觉到了四川话里都变成了“吃饭饭”“喝水水”“睡告告”。
再来看吃的,鱼叫鱼摆摆,鸡爪叫鸡脚(jio)脚(jio),花生米叫花生米米……
中学化学课上,老师教学生,“酒精灯不能吹灭,要盖盖盖儿。”
这……真的是一座成年人的城市吗?难道不是一所巨型幼儿园吗?
吉林姑娘雨霏在上大学时就遇到了她的四川室友小鹿。小鹿是个挺萌的妹纸,平时她跟家里打电话用泸州方言,跟同学们说话用(她自己以为的)川普。
有一次她们在讨论哪种观赏鱼好看,小鹿说“那个红色的鱼伯伯,叫什么来着,肥肥的那个?我喜欢那个!”
雨霏当时吃惊地问,“啥???鱼伯伯?!!妹儿啊你咋还跟鱼攀亲戚呢?”小鹿跟她解释,“是鱼摆摆~就是尾巴摆来摆去那个鱼摆摆,”一边解释一边笑得前仰后合。
还有天,小鹿骂当地一个小混混“你个仙人板板”,雨霏听了一脸懵逼,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句话她脑袋里出现的居然是“一大堆旺旺仙贝”的画面。
当时小鹿在气头上,雨霏也没有问为啥要骂对方是一盘好吃的,就自个儿在心里解释,“哦,可能是蔑视对方的意思吧……”
等过后才知道,是“先人板板”……
看到这儿,明白了吗?仙人板板儿=先人板板儿=祖先牌位=祖宗,再代入翻译一下……
原来是这么凶的一句骂人的话!
再加上用了叠字,读起来完全没有凶神恶煞的感觉,反而有点萌是怎么回事……
而四川人爱说叠字卖萌这件事也被全国人民发现了,多次登上热搜↓
下面给准备了几道四川话叠字题,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多念几遍之后,你甚至会有一种自己变萌的错觉:
1.吃嘎嘎是什么意思?
A.吃鸭子
B.吃饭吃得很高兴笑得像鸭子一样
C.吃肉
答案是 C.吃肉。
“嘎嘎”在四川话里面是肉的意思,念做“gǎ gǎ”。那么吃饭怎么说呢,叫做“吃莽莽”,想不到吧?
2.瓜兮兮是什么意思?
A.滑滑的
B.傻傻的
C.慢慢的
答案是 B.傻傻的。
“瓜”在四川话里是“傻”的意思,瓜兮兮有点像“傻乎乎”的这种感觉,而“瓜娃子”就是“傻瓜”的意思。但通常这也不一定是骂人的话,就像我们平时说别人傻也不一定是想骂他对吧~
瓜兮兮的配套好兄弟还有两位,分别是矿西西和哈戳戳——总之讲起来都很萌就对了。
3.梭边边是什么意思?
A.清理缝隙
B.靠边走路
C.逃避责任
答案是 C.逃避责任。
“梭”在四川话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直接表示滑动、滑行。比如东西放到斜坡上会“梭”下来,所以滑梯在四川也叫“梭梭板”。“梭边边”甚至被应用到了当地新闻中。
4.丁丁猫儿是什么意思?
A.蜻蜓
B.存钱罐
C.牙签
答案是 A.蜻蜓。
想想蜻蜓的样子,“丁丁猫儿”好像还真的很形象呢~不过,可不是只有蜻蜓在四川话里这么萌。
四川话有个习惯是忌讳说凶恶动物。比如,蛇在四川话中就被称为“梭老二”、“梭梭”、“长虫”等,老虎也被叫成了“猫猫”、“大头猫”、“扁担花”等。这样一来,原本可怕的蛇和老虎是不是也被叫得可爱起来了?
5.光董董是什么意思?
A.形容很明亮的样子
B.没穿衣服
C.清楚、明白
答案是 B.没穿衣服。
对,夏天街头老爷们儿的光膀子和打赤膊到了四川就变成了“打光董董”,看到这四个字,我脑子里蹦出的却是一群小孩光着屁股在街头跑来跑去的场景……
还有一种勺子叫“瓢瓢儿”,有一种洗澡叫“搓夹夹”,有一种马上叫“哈哈儿”……
有一种酒瓶叫“瓶瓶儿”,有一种脸盆叫“盆盆儿”,有一种杯子叫“杯杯儿”,有一种葱叫“葱葱儿”……总之,想想你三岁的时候怎么称呼这些东西,后面再加个“儿”就是四川话中它们的称呼了……
看到这儿你可能发现了,四川话里也常常出现“蜜汁儿化音”。
很多人以为“儿化音”是北京话的专利,实际上四川人说话也习惯带儿化音,只是跟北京话里的完全不同罢了。
比如,裤子、帽子在四川话里变成了“裤儿”“帽儿”;讲个笑话哈哈哈,在别的地方是“笑掉大牙”,到了四川却成了“裤儿给你笑落”。
动物后面加儿化音就更普遍了。猫啊狗啊兔子啊变成了“猫儿”“狗儿”和“兔儿”,还有他们骂人时最常用到的“龟儿”……
连苍蝇蚊子蚂蚁他们都没放过,化身为“苍蝇儿”“蚊蚊儿”和“蚂蚁儿”,好像苍蝇和蚊子也变得没那么讨厌了……
四川动物都加儿化音,那四川人当然也要加啦~
在四川,大家习惯昵称一个人X娃(儿),这个X可能是一个人的姓,也可能是TA名字中的某个字。但是如果你以为X娃儿只会用来叫小孩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父母那一辈人,朋友之间就经常互相称呼X娃儿。想象一下五十岁多岁的人了,见面打招呼“李娃儿,吃饭没得?”
是不是有种莫名的喜感?(果然是一所巨型幼儿园啊!)
自己的身体部分比如胳膊腿什么的,提起来时也要加个“儿”才显得萌萌哒~
膝盖说成“克膝头儿”
胳膊说成“手杆儿”
腿要说成“脚杆儿”……
当遇到“花”和“干/肝”,他们也会不受控制地在后面加上儿化音。
脑花儿、豆花儿、腰花儿、麻花儿……
萝卜干儿、豆腐干儿、鸡肝儿、心肝儿……
注意!四川人一向喜欢夸大其词!而且画面感非常强!
四川人说这楼很高,不直接说楼高,而是会说“帽儿都望脱了”。
他们说忙,不直接说忙,而是说“屁儿都冒烟了”,或者说“忙得脚板儿都跑来翻起”;他们说吃撑了,也不说吃撑了,而是说,“肚脐眼儿都吃来胀翻起了”;要是走路走累了,他们会说“脚杆儿都走断了”。
四川话骂一个人坏,不说坏,而是说,“屁儿心心都是黑的”。
好了好了……我们知道了……你们的帽子是“帽儿”,脚底是“脚板儿”,“肚脐眼”是“肚脐眼儿”,屁股是“屁儿”……
四川人卖萌全天下第一……
求求你们了……
继续这样萌下去好吗?
相关阅读:
广东人说“咩”的时候,是在卖萌吗?
来源|南都周刊
E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newmedia@nbweekly.com。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后台回复「小南」试试看哦~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