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话语 > 圣人的困惑视为天地之常道,古今之要义

圣人的困惑视为天地之常道,古今之要义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8-25 23:52:43 阅读: 次

圣人的困惑视为天地之常道,古今之要义

一千五百年前,当一位长相怪异的大胡子学者在一些门生弟子的伴随下,坐着一辆嘎吱作响的牛车颠颠簸簸地周游列国时,或在深夜坐在灯旁捏着毛笔在竹简上书写他的著述时,他可曾想到在他身后,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竟会随着厚重的历史而厚重起来吗?厚重的历史,还会在他的身后为他的后裔留下一片沉扎扎的恢弘宅业吗?
  两千五百年前,当他携着七十五个春秋的风尘,携着满腹经纶离开了仅有的三间陋舍,安安静静地躺入一个很小的土丘中后,他可曾想到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厚重的历史又夹带着历代帝王对他的崇尚情怀,将一个本已虚无的他推举到了一个芸芸众生望而生畏的高度,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不可及的高度了呢?与此同时,厚重的历史也将他的安歇之地渐次地扩充成了一个宛如小山包一般的巨茔呢?
  他,故去很久很久的他,可曾想到在历史中来来去去的帝王天子们,都会怀着景仰崇拜的激情怀念他赞美他,并将一连串的谥号追封到了他的名下——诸如褒成宣尼公、文圣尼公、文宣王、大成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呢?他,可曾想到在很久很久以后,作为极不情愿地终结了帝制的清末王朝,竟将追溯的目光聚焦到了他在梦中也未曾谋面的他的五代先世的身上,将他那些早已化为泥土的先人们追封为启圣王、昌圣王、贻圣王、裕圣王、肇圣王呢?
  凡次种种,倘若这位不甘寂寞却永远寂寞了的大学者地下有知,那他一定会觉着极为困惑吧?他一定认为那些的那些都是历史的奇迹吧?
  他在世时,尽管拥有七十二门徒,三千弟子,可他的日子过得似乎不很宽裕,否则他就不会将那些捧上一束干肉或是一些薄礼的人纳为他的门生弟子了。他若富裕,也就不可能在他身后仅仅为他的后人留下三间陋舍,一辆破车,以及一张古琴和一堆并不能换钱的竹简了。可他,也就是一个长相极为丑陋的书呆子,在他想都想不到的状况下,竟在他的身后将他的后人一脉相承地代代相传地传承下来了,也将他的家谱和族谱样样巴巴地传承了下来了,这难道不是历史的奇迹吗?试问,历朝历代的帝王天子们,又有那一位能够效仿他呢?那些真龙天子的后裔们,历朝历代的王子王孙们又都去了哪里呢?帝王的家谱与族谱是否也能同他一样彰显至今呢?历史的答案十分清楚。
  他不是帝王,他在世时甚至没有作过大权在握的大官,可他不仅成了圣人,成了一个在光宗耀祖与荫护后人方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第一人,并使他的家族成了名正言顺的圣人之家,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家,这难道不是历史的奇迹吗?
  他,神神秘秘的他,名垂青史的他,就是古往今来大名鼎鼎的孔子先生。
  现今,也就是两千五百年之后的华夏人众,只要念过几天书听过几天课的,就没有几个不知道他老先生的。人们知道孔老先生姓孔名丘,字仲尼,是古代鲁国人。略知一二的,也知道他的先世本为更早年代的宋国贵族,自他的曾祖父逃难逃到了鲁国,他也便成了鲁人。
  史载,孔子在世时可谓呕心沥血建树多多,他不仅整理修编了《易》、《书》、《诗》、《礼》、《乐》、大部头的《春秋》,还依据他为门生弟子释疑解惑的问答内容汇编了《论语》。他,还以丰富的学识与人生经验,创立了以中庸之道与德治为其思想精髓的儒家学说。
  孔子认为,王道应以德治为本,只有实施德治的人才能受命于天,成为天子。他认为天命即民心的反映,天与民同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他修编的《春秋》,将天下大一统看成了首要大事,视为天地之常道,古今之要义。
  孔子认为,国泰民安主要体现在“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国家“不患贫而患不安”,“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他是一个很懂治国安邦之策的高人啊!
  孔子认为,所谓中庸,就是“弃两端而执其中”,为官的应该“敬上而安下”,“中立而不倚”。中庸之为德,于上体现为君仁,臣忠;于下体现为父慈,子孝,夫义,妇随,长惠,幼顺,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亲亲尊尊……等等等等。孔子认为,只有举贤才,慎刑罚,薄赋敛,重教化,才能治国安邦。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圣人的困惑视为天地之常道,古今之要义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