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节日散文 > 雨水|养肝健脾

雨水|养肝健脾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2-19 13:44:57 阅读: 次

雨水|养肝健脾

雨水,是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望文生义,雨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信息。从五行上看,春天属木,木生于水,而且天地之间不论人与物都源于水,所以立春之后,以雨水继之。


 

雨水这一天,在天地能量的激荡下,冰雪融化、气温回升、降水增多。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从物候上看,雨水这一天,雁鸟顺着阴阳之气而往来,阳气动了,就往北飞走了。同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和同而草木出现生气,正是阴阳交泰万物生长的时机。

但这一天同样传达出不好的信息。雨水时节,冷空气仍然活动频繁,常说的“春寒料峭”、“倒春寒”就多发生在这一天。如果说立春为春天吹响了“奏鸣曲”,那么雨水则使春天进入到了“变奏曲”之中。

“倒春寒”是雨水这一天的一大特点,频繁出现的寒潮,容易使人心神不宁,中医有“燥寒冻肉,湿寒入骨”一说,因此“春捂”依然非常重要。一是“寒从脚下起”,二是寒易伤阳,不要过早减冬衣,春捂原则是“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因为这里有“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发生几率;腹部保暖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所谓寒性腹泻就是胃肠型感冒。
对于年老体弱者尽量不用碰冷水,否则湿寒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如果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久之则出现风湿寒性关节痛。洗头、淋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一防感冒,二防湿气进入体内。


 

雨水这一天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地湿之气(外湿)渐升,因此“雨水”养生应侧重于调畅肝脏和健脾利湿,肝与脾是一对欢喜冤家,常常是肝容易“欺负”脾,一方面春季肝旺,脾就相对弱,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此外由于雨水增多,地湿之气(外湿)渐升,易困脾,因此“雨水”养生应侧重于调畅肝脏和健脾利湿。
调畅肝脏也就是中医说的“疏肝”:保持心情舒畅即能气血调和;在饮食上少酸(肝之味)微甜(脾之味),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抑肝扶脾,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是为抑肝扶脾;还可以泡一壶合欢花、玫瑰花茶等日常饮用,均有助于调畅健脾利湿就是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雨水前后“春捂”也是养脾。在此推荐一款健脾利湿佳品——芡实莲子苡仁粥。芡实有益肾固精,补脾除湿之功效;莲子可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苡仁则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


 

茼蒿作为此时的时令蔬菜,既能安神又能健脾,雨水这一天食用,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具体来说,茼蒿的根、茎、叶都可食用,吃起来不仅脆嫩爽口,更有一股清香气息沁人心脾,它不仅是佳蔬,更是良药。中医认为,茼蒿味辛、甘,食之能温脾理气、消食开胃、养心安神、降压补脑,适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胀痛等。茼蒿虽好,但也不宜多吃。《本草逢原》上记载:“茼蒿气浊,能助相火,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另外,体质虚寒常腹泻者,也要少吃或不吃茼蒿。在做法上,茼蒿具特殊香味,幼苗或嫩茎叶供生炒、凉拌、做汤耐食用。

本文标题:雨水|养肝健脾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