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武当山的现代诗词

1.有没有写武当山的现代诗歌啊
1.题紫霄宫、题武当山两首(七言现代诗歌)
题紫霄宫
雕栏月台通紫霄,展旗峰中藏异草。
古今多少红尘女,含恨此地换道袍
题武当山
西北奇峰本无道,天柱云雾轻飘渺。
累身顽石天阶上,军夫血泪知多少。
2.[现代诗歌] 汉江放歌 ——叙事组诗
/200811/5/20081105095526.html
4.
2.有关武当山的诗句
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武当山,亦名 上山,又曰仙室。”
陈 抟(五代末宋初著名道士)“我爱武当好,将军曾得道。”
李方叔(北宋文学家)“观此(武当山)山形……岱宗能小天下,拟秀厚于恒嵩,埒清雄于衡华。”
朱 棣(明朝永乐皇帝)“武当山,古名太和山,今名大岳太和山。”
王世贞(明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山之胜,既以甲天下。”及“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南岩雄奇紫霄丽,甘泉九成差可当。”
徐霞客(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余髫年蓄五岳志,而玄岳出五岳上,慕尤切。”
袁中道(明朝文学家)“吾胸中已有粉本,大岳太和山,一美丈夫也。”
洪翼圣(明朝诗人)“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
张开东(明朝诗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
乐 醒(清朝诗人)“四大名山皆拱极,五方仙岳共朝宗。”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七十二峰朝天柱,曾闻一峰独说不。我登武当看倔峰,背身昂首云横处。”
杨廷保(著名建筑学家)“(武当山)是人世上的天堂,驾于五岳之上。”
考斯拉(联合国专家)“武当山自然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融会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和自然的美景。对我个人来说,这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居住在都市和现代氛围中的人,提供了一个天然、宁静的场所。这次考察使我非常荣幸,而且深受感动。”
苏明塔加(联合国专家)“中国的伟大历史,依然留存在武当山。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派遣,我们到这里……确实对我个人来说,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体力上,都是一次无与伦比的经历。”
金 庸(香港著名作家)“武当山头松柏长,武当武术,中华瑰宝。”
罗哲文(著名建筑专家)“中华第一仙山。”
单士元、郑孝燮、刘毅、罗哲文(著名建筑、文物专家)“名山胜境。”
3.与中国有关的现代诗歌
登古武当山
秋水潋滟
爬过了山岰
走过了栈桥
一峰更比一峰高
粉披着绿树
烂漫着芳草
一峰更比一峰娇
野壑流云
巉岩古道
行行步步入梦遥
天高地小
艳阳辉照
乘风直上到九霄
武 当 山 的 龛 烟
王金龙
车子爬上六百米山峰
云轻轻的飘 蓝湛湛的天
更高的 突兀的山头象五指
聚集着 挺拔着
想把那深蓝吮吸灌满
一股淡淡的青烟从拇指里冒出
袅袅聘聘 悠悠荡荡
哦 是武当山金顶的龛烟
人间的交流要靠语言
与神灵对话 要靠这佛龛的香烟
祈求幸福 祈求平安
祝愿发财 祝愿升官
背上大捆的香火 举步金顶
烧吧 把心灵的烦恼都托付给真武
烧吧 把最可心的希望全交给龛烟
善男信女们从四面向这里聚集
沉重的香袋 虔诚的心愿
真武大帝稳坐在金顶的宫殿里
微闭的双目 飘逸的胡须
一遍遍的朝拜 一次次的祷告
把点燃的香火高高的举过头顶
把心愿付给这神灵能懂的青烟
于是 就有了神与人间沟通的桥梁
于是 就有了武当山的龛烟
在天与地之间像虚晃的阶梯
在灵魂与自然中像融合的云团
带着满腹的心愿而来
带着期冀的希望归去
信则有灵 许愿还愿
不信则无 黝黝的山 淡淡的烟
4.写十堰的武当山的诗(五言)
古有八百里 022 功成武当名扬梵地 积善南岩德比苍天 武当山:贾大亨题皇经堂:金顶:金顶,在天柱峰下紫霄岩 007 上去切莫大意 下来须要小心 湖北武当山南天门 008 父生天天长地久 母生地地久天长 武当山:玄武大帝之仙都 027 金阙绕红云现十七光而道冠神佛 玉京凝紫气历三千劫而位极人天 武当山。
玄都,位于金顶 017 四大名山皆拱极 五方仙岳共朝宗 武当山,看信客攘攘,千年不绝:施笃臣题金顶:太和宫 024 龙章三卷讽颂皇经天现瑞 凤篆五品敬谈玉典地呈祥 武当山,位于武当山展旗峰山麓 023 东土圣人曾向吾门求至道 西方佛子还于我国悟真空 武当山。八百; 地尽处七彩香雾缭绕:王镕题赐剑台:王世贞题皇经堂 016 日吐金芝朝五老 烟横玉带绕三公 武当山,叹真君之道何其玄妙:紫霄宫,在南岩南天门下 005 希夷丹气满 邋遢剑光妍 武当山,位于金顶 026 三世有缘人涉水登山朝灵境 一声无量佛惊天动地震玄都 武当山:榔梅祠,位于武当山西南 029 跣足云为履游三界踏破真空佛号西方无量 披发天作冠荫九州覆冒实境道称北极至尊 武当山:皇经堂 025 神灵布沧浪祖考祈求有我 恩德满乾坤民众信仰无疆 武当山:紫霄宫,在武当山天柱峰 012 捧圣神回山寂寂 插梅人去水悠悠 武当山,悟太武之经如此空灵:南岩 020 虚室光浮青鸟去 洞箫声彻彩鸾飞 武当山:闫继迪题玄岳门 004 山疑鞭石就 室似凿空悬 武当山,在主峰天柱峰上 014 千层楼阁空中起 万迭云山足下环 武当山,在天柱峰后 021 烟峦八百逢嵩岳 云洞三千接泰华 武当山:方外题金顶:沐昕题琼台:王世贞题雷神洞:沐昕题五龙宫:揭傒斯题皇经堂! 001 山林古刹 西夏名兰 宁夏平罗武当山庙 002 剑台双树直 丹进百泉通 武当山,万里难尽、柳直荀题紫霄宫 019 未上灵山成胜就 先从净地炼心愿 武当山:贺龙:磨针井。
皆拱极。希夷:紫霄宫父母殿 009 好大胆敢来见我 快回头切莫害人 湖北武当山朝山神道治世玄岳坊 010 榔梅初结三春实 芝草还开五色花 武当山,宋代仙关在武当 015 千嶂雾深银作海 九霄云净玉为关 武当山:胡宗宪题仙关:道教称真武大帝 028 道步清虚位登九五金阙化身于九秋九 德居太上尘遍三千皇宫毓秀于三月三 武当山:即陈抟 006 仙宫悬石壁 道室插云巅 武当山:洪异圣题三天门。
历三千劫:代时宗题南岩,在紫霄宫斜对面 003 入门俱法界 出路即尘氛 武当山:太和宫天绝顶九色云烟缥缈,在武当健人峰山麓 011 门裂双岩容马度 天开一径许人通 武当山、共朝宗 018 伟人东来气尽紫 樵歌西去云腾霄 武当山,在天柱峰西北五峰 013 七十二峰朝金顶 二十四涧水长流 武当山,听钟磬声声。
5.赞美武当山的句子有哪些
1. 武当福地天生就,琼阁仙山有美名。雾绕云缠峰翠秀,游人自在画中行。
2. 它拔地参天,气势磅礴,最高处是五个形状各异的山峰,在靠北面的两座山峰间有一座长长的吊桥相连,顿时使山峰有了风景的亮点,激起了我们的攀登兴趣.书上说古武当山主峰是五个高大的仙人在聚会.
3. 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余随同事一起去十堰开会,闲暇游览道教圣地武当山,且天公作美,晨降大雪,此时此景对于在南方工作的我来说是极为少见,兴奋之余仍有记。
4. 鬼斧神工武当山,意犹未尽不思还,风光无限平地起,自然景观不一般。
5. 一阶阶的台阶慢慢从我们的脚下离去,一阶阶的台阶连缀成了身后连绵上升的路,一阶阶的台阶把我们缓缓送入古武当山的胸怀.
6. 中国的伟大历史,依然留存在武当山。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派遣,我们到这里……确实对我个人来说,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体力上,都是一次无与伦比的经历。
7. 武当山的魅力在于她的气势,武当山的神韵在于她的内涵,难怪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骚客不吝笔墨赞美武当山,留下了数不清的佳句名言。
8. 当时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就匆匆而过,但后来从《太》书中得知,磨针石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故事,没想到我们邯郸的武当山还是这个著名故事的发源地,但故事中的主人公不是我们所知道的诗仙李白,而是道教传说中的道教鼻祖――真武大帝.
9. 不觉又到一座石板小房前,旁边立一块板状巨石路标,箭头左边指向:通天壁,右边指向:盘龙道.登顶心切,无疑选择“通天壁”离峰顶最近,直通山顶.武当山真是美不胜收!
10. 武当山头松柏长,武当武术,中华瑰宝。
11. 七十二峰朝天柱,曾闻一峰独说不。我登武当看倔峰,背身昂首云横处。
12. 武当山,亦名 上山,又曰仙室。
13. 武当山自然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融会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和自然的美景。对我个人来说,这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居住在都市和现代氛围中的人,提供了一个天然、宁静的场所。这次考察使我非常荣幸,而且深受感动。
14. 春天的武当山清泉飞流直下,正如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 秋天的武当山金顶被大雾笼罩着像夹在天地之间,上天也难下地也难,大雾把武当山拢住好像就是愚公移山时一到这个让人来一次就留恋往返的“天上仙境”,山下小溪叮叮咚咚的“打鼓”。
参考资料
:
6.有没有一些现代诗歌特别好的
1.题紫霄宫、题武当山两首(七言现代诗歌) 题紫霄宫 雕栏月台通紫霄,展旗峰中藏异草。
古今多少红尘女,含恨此地换道袍 题武当山 西北奇峰本无道,天柱云雾轻飘渺。 累身顽石天阶上,军夫血泪知多少。
2.[现代诗歌] 汉江放歌 ——叙事组诗 /200811/5/20081105095526.html。
7.跪求.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意
《在山的那边》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
因此,对我来说,重读这首诗,犹如翻开封存多年的老相册,重又看到了那个不无稚气、却让人感叹和怀念的早年的我。显然,《在山的那边》起源于童年经验。
我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从小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
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我想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构成一首诗,于是,“海”在我的生活中并最终在这首诗中出现了。
“海”的出现,恰好与“山”形成了对应。显现出一种诗的结构。
这里的“山”与“海”,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读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像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陆地的结束,另一个世界的开始。
海,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的自由天性、对人的想像力的召唤。而这些含义,在我年幼时都不可能意识到。
我只是凭借着我那耽于幻想的天性在遥望山的那边,在想像海的那一片蓝色。然而,正如人们所知,这种对另一个世界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是最易受到挫折的。
可以说,任何“不务实际”的幻想,在“铁青着脸”的现实面前,都有它破灭的一天。我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一再经历过这样的让人的内心深受刺痛的时候。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幻想受挫,但那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却在生命中扎下了根来——它因在现实环境中受挫变得更为内在、也更为倔强了!诗的第二节所主要揭示的,就是这种对“海”的信念。也许是由于不屈的天性,也许是我在上初中时读到的一句格言“只要沿着江河走,就一定能发现大海”,给了我这种信念。
而这时的“海”——这个童年时的梦也被提升到整个人生的层面来重新理解,它已和第一节中的海有所不同,它已具有某种人生理想的象征色彩了。“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又一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也许任何理想都是一个诱惑的圈套,任何理想都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正是在这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人生被提升和充实,人生被赋予了希望和意义,“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命运就这样造就了我们这样一代。
我们这一代,生于五六十年代,从小受的是理想主义教育,经历过“文革”和上山下乡,在“文革”结束后又来到大学校园,有人称我们为理想主义的一代,又有人称我们为幻灭的一代。理想主义培养了我们的幻想和精神气质,但我们也是为“理想”的虚妄付出过最惨重的代价的一代。
在我的同代人中,有许多人历尽磨难而依然保持着理想主义的精神,但也有许多人到后来心如死灰,变得非常迷惘。正是基于对同代人的这种了解,我在这首诗的后来这样写道:“朋友啊,请相信——”。
这是对我的同代人讲话,但同时也是对我自身的激励: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今天重读这首诗,我当然感到了它在艺术上的稚气,因为诗歌指给我们的道路,其漫长和艰辛,都远远超出了我在年轻时的想像。在实际生活中,虽然我已无数次地见过我在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我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即。
那么,对于现在的我,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依然是“信念”。如果我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重新达到这种肯定,那就很难设想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坚持下去。
重读《在山的那边》,并遥望童年的方向,我再次感到了这一点。《在山的那边》导读(赵寻)《在山的那边》述说的,显然与他自童年起就一直伴随他的挫折经验以及在这种挫折中他的日见深沉的感悟和信念有关。
然而,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要求诗人用“形象”而非简单的、概念化的语言来处理他所反复体会的痛苦、激情、信仰和经验。王家新没有像很多人一样把他在生活中所遭受的折磨变成一种愤懑的喧嚣,而是从中体验出所有的理想的破灭之苦,并把它转化成一种以“山”与“海”的对立为基本模式的沉思诗意。
从表面上来说,“山那边还是山”这样的发现,自然不过是“山那边是海”一类幼稚幻想的破灭。然而,“山”在诗中,是阻碍诗人通向他无比向往的“大海”的一个屏障,是一种阻碍他梦想实现的现实存在。
所以,这种挫折也就喻示了诗人生活中所有的伤痛和失败,它超越了具体的生活经历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情感经验的象征。与之相对应,“海”则是那种永远呼唤着我们出发的诱人的愿望的象征:“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诗人相信,“你终会攀。
相关阅读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