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仰天岗有关的古诗词

1.与“雄心壮志”或“报国之志”有关的诗句
年代:唐 作者: 戴叔伦
《塞上曲》
汉家旗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仰天岗意象 散文 作者习根珠
仰天岗意象
佳山佳水,佳景佳色,千秋佳地!
新余,向来以人文胜景著称,若要历数其珍,实在难尽其详。然而,斯地城之北,有一座山,名叫仰天岗,却是值得一提。何况,笔者乃生于斯长于斯,家就处在仰天岗之麓,自然对这里的山水草木,更有一种别样的情结和意象。
在我看来,仰天岗虽名称为“岗”,而实际是山,且史载有其初名,曾称之为仰山。后来之所以叫“岗”,据说是因北宋时期,新余道人黄真君,曾挺身助国勇退金兵,因功得受宋徽宗皇帝赏封,赐“仰天岗开山得道护国孚惠石丘黄公真人”封号。于是乎,仰山也就更名为仰天岗了。由此而论,仰天岗乃出自天子尊口,属皇赐之名无疑。然而,这“仰天岗”之名,虽有渊源,也有出处,但论其字面涵义,笔者却又觉得别有他意。
试想,“仰天”一词,乃仰面朝天、长啸之意。为此,古人常以此抒志和妙喻,宋名将岳飞《满江红》有云:“抬眼望,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真乃气壮山河,毕现阳刚之气;又有三国魏曹植《美女篇》所写:“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又是何等佳颜天色,兼具娇柔之美。然而,仰天岗海拔450米,明明是山,却又为何称之为岗?孰不知,所谓“岗”者,乃是指高起的土坡,或平地上突起的长道。而山则不然,其分高山、中山和低山。一般认为,山岳主峰的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为高山;主峰相对高度350至1000米称中山;主峰相对高度150至350米则是低山;而相对高度低于150米,就难于形成山岳景观,只能称为丘陵岗了。因此,仰天岗当属中山无疑。而“山”与“岗”并非一个概念,一个显得高耸伟岸,一个则是低矮平和。于是我便认为,这仰天岗的一个“岗”字,当是取“原本伟岸,却显平和”之意。
如此说来,我眼中的仰天岗,不正是具有一种阳刚之气、娇柔之美、平和之姿么?
是的,仰天岗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首先是一种阳刚之气。假如你愿意,站在仰天岗山之麓,抑或仰天岗峰之巅,于俯仰之间凝目审视,你会发现,视线内山峰雄健、傲然屹立,看到的是一种伟岸和尊严;山脉律动,如似胸肌起伏,读到的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力感。这时,你又分明听见,山中隐藏的某种声音,在不朽地轰鸣。那是山风吹撼绿冠翻腾的声响,那是峰峦松涛响起的激昂唿哨;那是高崖野瀑豪歌动地,一路飞溅着思想的雨点,冲破山间的寂静……而1926年9月,于秋风怒号之中,那一场北伐军与北洋军阀所部的“仰天岗决战”,狮吼虎啸,杀声震天,可谓今犹在耳。于这场激战之中,2000余名北伐军官兵和200余名新余支前民众,以血染仰天岗、魂归此山中,换来惨烈而悲壮的胜利。这种铁血男儿的英雄气慨,更是将仰天岗的阳刚血性,诠释得淋漓尽致。
然而,阳刚血性的仰天岗,却又有一种娇柔之美;她既有雄浑豪迈的气势,也有柔情似水的情怀。有时,她就像一位清丽的女子,佳颜天色楚楚动人。置身于浓荫幽谷的栈道,行走在曲径通幽的山路,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无不显得如女子般的娇柔,就连这里的空气也是那般的甜美,一如怀春的少女,气吐兰馨,沁人心脾。如果说,依山逶迤而流的孔目江,是仰天岗一条临风飘逸的蓝色裙带,那么春来花发时,山上那一片片火红的杜鹃,则是她嫣丽的腮红。而春风的水袖、阳光的画笔,又为她拂抹出一袭绿汁四溅的绿衣,能有的异色,则是星光灿烂的野花,沿浪漫的意境点缀其间,将仰天岗幻化成一位绿装红颜的佳人。于是,山泉野瀑,狮子流涎,流成无数纤细的溪流,一如佳人弹拨的琴弦,那不绝如缕的琴音,将一山的春梦惊醒,那源自感情深处的旋律,纷呈着明眸般的清澈与晶莹,从石间、从岩缝、从潭边、从草丛,从佳人的指缝间款款而流——流出一声声低语、叹惋,幽咽、吟哦……如此,仰天岗不正是一位绿装红颜、纤指弦歌的娇柔美女么?
3.贺兰山有关的古诗词和典故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4.形容进步的古诗词
1、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路漫漫其修远昔,吾将上下而求索。
5、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0、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2、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3、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1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5.关于洒脱的诗词
《狱中题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谭嗣同。其古诗全文如下: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译文】
望门投宿别忘了东汉时的张俭,忍死求生中心中要装着东汉时的杜根。即使屠刀架在了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
《易水歌》作者为战国时代诗人、文学家荆轲。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
6.形容潇洒的诗句
1、徐志摩 的《在别康桥》的最后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
带走一片云彩。
解义:这里很美,我轻轻地来,轻轻地走表现了对这里环境的喜爱,不愿打破清幽的意境,我挥挥衣
袖,算作道别吧,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这里不只属于我自己,美的东西不容破坏,况且我也确实带不
走,诗人所以为诗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浪漫情怀吧
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出自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
解义:对天大笑得意地走出门去,难道我们这类人会是那种胸无大志的庸人吗?我用一杯杯混酒
消逝掉我余下的欢乐,这样到了今天晚上,我就可以暂时告别梦里给我带来的寒冷与孤独了。
徐志摩《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
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
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原文: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参考资料
: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