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写秋雨的诗词散文

1.描写秋天的诗句及散文
描写秋天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元稹<菊花>) 1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的:《山居秋暝》) 描写秋天的散文 读懂秋天 吝啬的秋天,一年只光临人间一次,它浓缩了多少哲理,像一本耐人寻味、百看不厌的书,让人们阅读,年复一年…… 瑟瑟的秋风是这本书的封面,一阵风赶跑了夏的炎热,送来了秋天的清凉,人们就开始品味着秋天,品味着秋天的味道。
秋风是严肃的,无情地将摇摇欲坠的叶子吹落,剥去了娇弱树干的伪装,青松翠竹方显出英雄本色,任何虚伪在秋风中暴露无遗。秋风是不解人意的,总爱用“沙沙……”的伴奏吹出人们心中的忧伤,吹落人们眼中的凄凉。
难怪总有人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吹不透的秋风,吹不透的忧愁。
悠悠的秋水是这本书的序言,“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过夏来流过秋。秋水满载了春的芬芳,夏的热烈,又赋予了秋的神秘,它流淌着一个季节的情愫,一个季节的精华,沐浴在秋风中,体味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怎能没有超尘脱俗之快感?望不穿的秋水,望不穿的沉醉。
朗朗的秋月是这本书的彩页,“明月几时有”,待到中秋月圆,洒不尽的银辉笼罩着人间,抹不去的相思布满了心田。秋月一轮,映出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映出了“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安慰,照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读不尽的秋月,读不尽的思念。 萧萧的秋叶是这本书的结语,从依附到颤动,从飘摇到旋转,从沉默到安宁,从有形到无言,这是一个生命的过程,秋叶绽放美丽的过程。
它的结局不是死亡,而是重生,它溶化为泥土,庇护了它前世的家;它升腾为空气,亲吻着它来生的嫩芽。一段生命的回归,没有埋怨,只有奉献;一种生命的轮回,没有悲哀,只有笑颜。
数不清的秋叶,数不清的祝愿。 秋天,有时冷酷无情,拿出秋风扫落叶的魄力;有时又脉脉含情,像《秋日私语》所诠释的那样温柔清新。
秋天,既有令人失落惆怅的叶子凋零,又有叫人精神振奋的菊花盛开。秋天,勾起游子无限的思乡哀愁,又回报了辛勤农夫以丰收的喜悦…… 秋天,读不尽,读不厌,更读不懂。
然而读不懂的又岂止是秋天,还有那读秋的人…… 秋天的雨(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古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袈裟鲜艳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的洗礼。
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秃噗秃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测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2.关于写秋月的散文诗歌
九月题 --- 秋月四章 文/ 冷冷清秋 1) 望月 夜凉如水,忧郁地蓝着 在洗净铅华的远空 泊成一贴宁静的圣洁 被吴刚伐了千年的桂花树 依然呈现着难以脱落的光晕 在八月的夜里,馨香依旧 孤独如我,清冷成 永远无法抵达的寒宫 放逐视线和灵魂 互为遥望,互为寄托 2) 邀月 被古人无数次相邀,仍然 冷如薄冰,柔弱愁苦而安详 寂寞的旅行,犹如午夜绽放的昙花 来不及邀请,已滑落西天 若用虔诚的心灵与你对话 清辉便寂静地铺满荒芜之园 轻舒广袖的?穑咳莅胙? 盈盈如烟,安静成枕边羞涩的新娘 3) 问月 和透明圣洁的光相拥,连同 舒伯特的浪漫和忧伤 柔软如绸的心,在痛楚里泪水涟涟 空寂里,曾经几世春来秋往?是谁 在你眉宇间镀上依稀霜雪?为何 让你一次次憔悴如钩?有谁 能拭去你双颊千年泪痕?何时 能读懂你一泓秋波? 4) 醉月 离别前的泪,有苦艾的味道 黎明,终是你隐退的理由 携花间一壶酒,饮尽叹息 无语泪双流,浸透夜的裙摆 所有的话题都打上酡红的印记 在虚妄的秋天,一切缱绻如梦 终究无法阻止,一声雁鸣后 看着你踉跄远去的倩影 我在你的平仄里长醉不醒 2004、9、11 这是九月的夜晚 文/月影入梦 这是九月的夜晚,你走近的时候 一只菊花的灯盏撞疼了我的眼 枝丫越来越瘦,月在瞭望 越来越远的前途 几片叶固执的守着九月的尾梢 我早就想问,它们是否全都走投无路 就象秋天的草,迟早会被一把镰刀割走? 你说,这是九月的夜晚,只有等你睡下 我才肯放星子们回家 眼睛用翅膀收藏 微微呈现的浅丘,颤动的树影 月桂花低迷的嘤咛在一切风景之后 大地起伏,稻穗嗓音低沉着覆盖 词语是夜的裙衫上多余的花边 秋的深处通向雪花,沉默的石头,来年的风 你俯下头啜饮,那一滴清露 黑天鹅的羽毛滑落,霜华静静垂下 你说,亲爱,好好睡吧 从九月到九月,我们种下的 一百零八行诗句,已经如秋天的柑桔、玉米 向日葵,以及越来越高的天空 生根,开花,长出一脸的幸福 2004。
9。28 冷冷清秋,做为秋雁当家才女,入住青荷以来,佳作频频。
无论何种风格,都能够得心应手,文字功底可见一斑。一千三百年前,李白就曾举杯邀明月,可见那轮明月给了人们多少激情。
月还是那轮月,但诗人赋予的情感却是新的。这一首《秋月四章》,结构及选题都很成功。
用传统的诗歌手法,描写中国传统的节日及中国的月亮,在意象的经营和灵气的烘托上,颇见功力。秋水以为《问月》最美,而《醉月》的结尾:“看着你踉跄远去的背影,我在你的平仄里长醉不醒。”
紧扣主题,情景交融,虚实相间,韵味无穷。(秋水深深) 。
3.有关“秋雨”的成语,诗句,散文等越多越好~~
月旦春秋 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 有事之秋 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盈盈秋水 盈盈:清澈的样子.秋水:秋天的水清,比喻人的眼睛清澈.眼睛如一波清澈的水.形容女子水汪汪明亮而传神的眼睛.亦作“秋水盈盈”. 遗臭千秋 同“遗臭万载”. 一字千秋 谓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一叶知秋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叶落知天下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叶报秋 同“一叶知秋”. 一日三秋 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叶落知秋 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微察秋毫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 危急存亡之秋 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望秋先零 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望穿秋水 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万载千秋 〖解释〗指经历年代极久远.同“万代千秋”. 万岁千秋 〖解释〗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 万古千秋 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万代千秋 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 霜气横秋 霜:秋霜.气:志气.比喻志气凛然,像秋霜一样严峻. 社燕秋鸿 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秋月寒江 〖解释〗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秋月春花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秋月春风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秋行夏令 〖解释〗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秋荼密网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秋水盈盈 〖解释〗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秋收冬藏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秋收东藏 〖解释〗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秋实春华 〖解释〗比喻德行和才华. 秋扇见捐 见:被;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秋色平分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秋后算账 〖解释〗本指秋收后结算账目.比喻待到事后再对反对自己的一方行清算处理. 秋豪之末 〖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秋毫之末 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秋毫勿犯 〖解释〗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同“秋毫无犯”. 秋毫无犯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见捐 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早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秋毫不犯 〖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高气肃 〖解释〗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秋高气爽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秋高气和 〖解释〗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秋高马肥 〖解释〗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秋风纨扇 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秋风团扇 秋风起后,扇子就用不到了.旧时比喻不再受男子宠爱的女子. 秋风扫叶 〖解释〗比喻威力大、气势猛. 秋风扫落叶 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秋风落叶 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风过耳 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秋波盈盈 〖解释〗形容眼神饱含感情. 千秋万岁 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千秋万世 ①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②婉言帝王之死. 千秋万古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 千秋万代 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千秋人物 名垂后世的人物. 平分秋色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皮里阳秋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皮里春秋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解释】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示例】【故事】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落叶知秋 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凛若秋霜 同“凛若冰霜”. 临去秋波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利析秋毫 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老气横秋 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琨玉秋霜 比喻坚贞劲烈的品。
4.求有秋天的诗句的散文
(一)立秋 凉爽。
很好的夜晚。 熄掉所有的灯,把身体溶进黑暗里。
打开窗户,双肘搭在窗台上,头趴上去,望星空。 今天立秋。
立秋日像一条分水岭,看不见的界限,在盛夏,把夜晚悄悄地隔开,躁热的一半渐行渐远,凉爽越来越亲近,如平静的河水。 头顶,星斗零碎地缀天空。
大的,小的,暗的,明的,浅浅地闪烁。正前方,那颗最大,默默和我对望,清冷。
很近,又很遥远。像一个人熟悉的目光,望了很多年,依然,谁也无法接近谁。
没有月亮而晴朗的夜晚,是星们的舞台。闪烁的应该是星的灵魂。
满天寂静的灵魂,在夜间同时出现,又不干扰,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也保持自己独立的空间。
这是一种和谐的静美。 坐着,在这个立秋的夜晚。
桌前放着好几本书,哪本也看不进去。干脆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想,静静地,把自己在黑暗中坐成不存在。
(二)秋蝉 连续几日的仔细倾听后,我终于相信那声音是蝉鸣。 蝉鸣总是出现在午后。
午后的太阳,高悬空中,源源不断地制造着闷热、烦躁的气息。被炙烤的,是地面的一切,有生命的,无生命的。
虽然立秋了,炎热还是不顾一切,像最后的疯狂。要不,怎么叫“秋老虎”呢?这样的午后,我走在一条僻静而宽敞的马路上,去上班。
帽檐压得很低,不只为遮阳,更为不想遇见任何人,特别是熟人,然后虚伪而亲热地客套一番。其实,由于这条马路的静僻,很少有人愿意像我一样选择------走这里。
帽檐,遮住了我大半个瘦小的脸,很安全的感觉。低头走着。
路两边种植着稀疏却高大的槐树。单薄的树阴,宽阔的路面,偶尔驶过的卡车,把热的气息发酵,膨大,扩充,弥漫。
安静的,躁热的气息。 蝉鸣在这时响起。
“吱----吱---”,连续,尖利的声音撞击着耳膜,在躁热中回荡。停住脚步,仰头,拉开帽檐,在两边的树上寻找。
企图寻找到蝉的踪影。但是,每次都是徒劳的。
我只能看见树,蝉,隐藏的极好。 于是猜测,这东北的蝉一定是胆小的,极不愿意见人的。
难怪它们在这里,成不了气候,连叫声,也是单调贫乏的,缺少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气势。 小时对蝉并不陌生。
那时在老家,冬天比这里暖和,夏天比这里热。一进入6月末,从早饭后,便是蝉鸣不断。
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高亢,尖利,嘹亮,连成铺天盖地的一片,气势恢弘。 此起彼伏,却没有停顿。
当然,这样的叫声,有时在午后也让人烦闷。 蝉是小孩子的玩物。
捉“知了” ---我们习惯把蝉叫知了,是最大的乐趣。在午后大热的天气里,太阳像着了火,大人们午睡了,小孩子便悄悄溜出来,抗起家伙---长竹竿上扎一个纱布袋,这就是扑蝉的工具,到村外的树林中,甚至就在院子里,也能扑到硕大的蝉。
蝉,一般栖息在树干上。听到叫声,蹑手蹑脚靠近,屏息静气寻找,片刻,就会看见一只黑色的家伙正在树上傻傻地叫唤。
孩子的眼睛总是敏锐的。举起竹竿,把沙袋轻轻猛地罩过去,“啪”一声,扣住,十有八九,那蝉便在劫难逃,掉进沙袋。
捉住了,拿回家,找一根细线,扎起蝉的翅膀,拎起来就甩着玩。说是让它继续飞。
但是,被缚住的蝉,怎么飞得起高?也不再高声歌唱,偶尔,“知知”地叫几声,一副落难挣扎的模样。 一个夏天,不知道有多少只可怜的蝉掉进孩子用沙袋做的陷阱里。
有什么办法,孩子,虽然弱小,但是,有更弱小的生命,会成为他们掌中的玩物。蝉,就是这样的命运。
到东北后,好几年没有听到蝉鸣。也许,这里的夏天不够热。
也许,乡村的蝉不到城市来。也许,忙碌的时候,已经让我忽略了蝉的鸣叫。
总之,对蝉鸣,我是越来越陌生了。 今年,头次听到蝉鸣已经是立秋后的一天,午后,在这条马路上。
当时,觉得这声音,怪怪的,似曾熟悉,却想不起来是什么。以至于,以为是谁家在搞装修,那“吱----吱---”的声音,是电锯发出来的。
但是,这电锯的声音,却勾引着你的耳朵,让你听,倾听,细听,似乎非要让你听出不同来。终于,我也听出了不同---这是蝉鸣。
电锯的声音不能这样持久。 蝉鸣,小时候听过的蝉鸣。
有点意外,毕竟好几年没有听到了,已经陌生。却没有惊喜。
这只是一种声音。但是,此后在这条马路上行走,却多了一个动作,抬头,顺着声音寻找,找一只蝉的存在。
寻找的目的,不是为了捕获它。即便它停在我眼前,我也没有了捕获它的兴致。
只是一种随便的寻找,不在乎能不能找到。也许,这种寻找,只是一种装佯。
可装佯什么呢?空的,无处着落的感情?不知道,也没有必要弄明白。这动作,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找不到还要找,不想找还在找。
已经是秋天,而且,秋逐渐走向深处,每天的蝉鸣,也许将最后的一次。直到,在某天消失。
也许这一天就是明天。它们出现的这么晚,是名副其实的秋蝉,必然在短暂的夏秋之交,做短暂的鸣唱。
但是,未曾谋面的蝉,感谢你,让我在这个环境,熟悉得近乎窒息的气息里,听到了一种不同的声音,能引起小时候一点回忆的声音。这声音,将一些距离在拉近。
在这些距离中,我已经越走越远,有时,觉得可怕。算了,还是说说你,蝉,秋尽了,冬天,你将去哪里?明年会来吗? 其实,明天,明年会怎么样?谁知道呢。
5."秋水文章,秋色无边"有哪些著名的描写秋天的散文诗歌
古诗: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原文】 豫章故郡(苏教版教科书现改成“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像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I《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潺?毫魉?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
6.关于‘秋雨’的作文和诗词
作文雨,在诗词和文章中寄托了太多的感情,尤其是秋雨更富有诗意和韵味。
我喜爱秋雨,更喜爱在秋雨中漫步。秋雨瑟瑟,在雨中感受秋天的诗情画意,却有别样的情趣。
秋雨不像春雨那样的温和,不像夏雨那样的急骤,秋雨的雨点很细,牛毛细雨洒在身上如玉般凉爽宜人。 我喜爱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那丝丝清凉。
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对人们的“洗礼”,对世界万物的“洗礼”。伸出双手,雨水落入你手中就像牛奶一样光滑;用嘴去品味雨水,带有一丝丝的甘甜;用鼻子去细闻那秋雨的味道,似有幽幽的芬芳;用眼睛去欣赏秋雨,那秋雨就如同一个个精灵跳跃着欢乐的舞蹈,从天空中欢快的落入人间。
关于雨的诗词有很多很多,如写春雨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写夏雨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但是关于秋雨的诗词和文章我却知之甚少。
文人总是爱用春雨作诗词和文章中的点睛之笔,用夏雨来作诗词和文章中的豪迈之词,而我却心爱着缠绵的秋雨。秋雨的寒冷可以让我清醒,在秋雨中我可以忘却一切烦恼与伤心。
也许有人认为秋雨是伤感的代表,是分离的代表。但在我心里秋雨是欢乐的精灵,是温暖的寄托,是温馨的象征。
秋雨温暖了我的心,我深深沉迷秋雨,更喜爱在秋雨中漫步的那份快乐和寒意的清爽。昨天再见,时光流逝,转瞬间入秋,冷风吹不散,发现回忆的树结满了思念。
夜空星星闪烁,孤独的美丽,泪光闪亮整个世界。一阵风掠过,明亮的夜晚在这一秒钟化为一片灰暗,不久,秋雨从空而降。
秋风拂过我的脸颊,雨滴从伞外漂落我身,干脆把伞一扔,舒爽淋一场雨。雨并不大,却让我忘怀的回忆往事。
三年前的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同是一场初来的秋雨,我认识了一个怀有心脏病的秋季女孩。也许因为我也是秋季女孩吧,我和思梦在沉默中成了好朋友。
她当时对我说,她仅剩不到两个月的生命时间了。我当时真的是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甚至也希望是我听错了。
她却平静的对我说:“其实我也是幸运的了,活了十六年了,虽不长但也不短啦!虽然我的时间不多了,但我还是会快快乐乐地走下去的。死亡并不可怕,怕的是虚度年华。
而我在这十六年里去了很多地方,也学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坦然。所以我并不恐惧死亡之神的到来。
能撑到现在我也已学会了释怀。然而现在的我,只希望能在我剩下日子里多陪陪我的亲人,回首我走过的路。
这样我就不会有遗憾了。人生自古谁无心?只愿我能留取孝心陪爸妈。
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从她的脸上看到前所未有的平静,我真的不敢想象,仅剩不到两个月生命的女孩,竟然会那么的坚强。
看着她在雨中散步,我感到一丝丝的伤痛,却又被她的笑容所取代。她的背影是那么的萧瑟,而她的脸上却荡漾着世界上最灿烂的笑容。
也许因为是秋雨吧,所以雨滴总是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忽然感到无比的思念,思念去年那一场秋雨,思念那雨中萧瑟的背影,思念那令人心寒的笑容。
雨不大却下个不停,这场秋雨似温柔的春风,却又似那冷酷的冬风,飘落在我身上,冲洗我内心深处的那份伤感。我在忆梦中飘逸,仿佛除了秋雨,这个世界与我无关。
今晚的雨格外清新,而我今夜的心情似那秋雨,有一丝淡淡的哀伤。 独自散步于乡间小路,也许是因为秋雨的陪伴,似乎不感到寂寞。
秋雨淋漓了我的心事,抚平了我的心绪。所有的孤单都随秋风而去,只剩我和秋雨互相诉说对方的心事。
仿佛它就是思梦。 初秋的雨来在夜晚,也消失在夜晚。
雨停了心却还在痛。 一场秋雨,一份思念。
一场秋雨,一份萧瑟。 一场秋雨,一思往事。
秋天,总使人想起衰草,残叶,落红,淫雨……是的,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萧索、凄凉、颓唐的象征,而在秋天这个季节里,雨的到来,似乎也带着悲伤之意…… 想想看,在一个斜风细雨,微波荡漾,眼底是一波又一波的美妙景象中,能不唤醒许多女孩的梦想吗?然而,秋雨是无情的,你看那边的残荷,如垂暮之年的老人,形影相吊,承受着无情秋雨的打击,滴滴嗒嗒,那是心酸的眼泪吗?也许是的,昔日的欢乐,风采都已烟消云散,怎不令人惆怅而黯然下? 你看那小路边,山坡上,不再是芳草萋萋的繁茂景象了,而是一片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白草”。还有那些树木,夏天他们枝繁叶茂、葱葱郁郁,可现在只剩下几片黄叶在光秃秃的树枝上晃动,像败军遗下的几面破旗…… 曾经信誓旦旦地告诉自己,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成绩,也曾经想起过去的鲜花和回忆,这无非只是想保留那仅有的一点点自尊、自信。
可一次又一次,只有眼泪和心酸,是我太天真吗?这竟使坚持成了泡影!有时候,真想离开,不禁发出“做人好难”的哀叹,可又想静静地从头再来。似乎也从这雨中的哀怨中,看见一个哀怨又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地踟躇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的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发觉秋天也有喜悦,这宛如是秋雨这爱的使者带来成熟的惊喜!无法解释秋天,无法描绘秋雨,它的成熟,它的丰富,令我折服。
金秋十月,是硕果累累满怀欢欣的季节,似乎连雨也显。
7.描写秋雨悲伤的古诗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红藕香残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虞世南《蝉》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李绅《古风二首 》 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黄巢《不第后赋菊》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翻译 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哀,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不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绿色池塘里的红色荷花虽然都落尽了,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叶片。 红蕖,就是红色的荷花。
却,在这里是完、尽的意思。 赏析 向来诗人容易悲愁,秋风飒飒,秋雨萧萧,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冷落。
而杨万里在《秋凉晚步》诗中却说:“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评:像这样写春天、写秋天,就写出了新意。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