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泉州的诗词

1.描写泉州名胜的诗句有哪些
陈泗东祖籍金门,出生在泉州,乃书香世家。
他的祖父陈师海、父亲陈仲瑾是晚清举人,他的外曾祖许祖淳为泉州光禄卿许邦光之子,官任刑部郎,曾应金门吕世宜聘请主讲“浯江书院”。他写得一首好诗,20岁就被人誉为才子。
87年他恢复原祖籍地金门身份时曾写下三首七绝《怀乡》 1、吾家本在浯洲居,奕世务农更业渔。 流落郡城人不识,箪瓢陋巷诵诗书。
2、父祖蝉联宴鹿鸣,馨香俎豆最关情。 秋风送客浯江渡,忧记当年衣锦荣。
3、铎声自古振金门,讲学谈经礼义存。 清水岩:位于安溪县蓬莱镇蓬莱山麓,始建于北宋元丰6年(公元1083年),明嘉靖43年(公元1564年)重修。
岩宇依山而建呈三层楼阁式,有“泉石无双地,蓬莱第一峰”之誉。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闻说儒师开绛帐,丝蔓长手衍儿孙。 草庵摩尼教遗址 类 别: 名山胜水 地 址: 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 距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有一座万山峰,又名万石山、华表山,为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址。
因古用草构屋,故曰草庵。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摩尼(公元216-276年)生于南巴比伦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创立了摩尼教。
其教于唐代传入泉州,称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现代遗址为元代建筑物,据考古发现,宋代摩尼教已在这里活动。
明代禁绝,此处乡民仍以佛教崇拜,保存完整。摩尼教寺紧依华表山麓,内有僧尼住持,原来庵前还有一座佛教寺,已废,近年又重建,焕然一新。
花木、果树相映,风景十分优美清净,为一番别致景色。草庵寺依山崖傍筑,建筑形式为石构单檐歇山式,四架椽,面阔三开间,间宽1·67米,进深二间3.04米,屋檐下用横梁单排华拱承托屋盖,简单古朴。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庵内依崖石雕一尊摩尼光佛,石浮雕摩尼跌坐神像,作圆圈浅龛,直径1.68米,坐像身长1.52米,宽0.83米,头部比较特别。 呈现辉绿岩(青斗石)颜色,长方形面孔0.32X0. 25米,背有毫光射纹饰,呈现花岗岩石质,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相圆润,眉弯稍为隆起,嘴唇薄,嘴角线深显,形成下额圆突,显得安祥自如;身穿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无扣,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而向两侧下垂于脚部,双手相叠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用对称的纹饰表现时代风格。
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佛龛的左上角阴刻一段文字“谢店市信士陈真泽立寺,喜舍本师圣像,祈荐考(女比)早生佛地者。
至元五年戌月日记”。五行楷书,34字,字径2. 5X2.5厘米。
在右上角还有阴刻比较粗糙的文字“兴化路罗山境姚兴祖,奉舍石室一完。祈荐先君正卿姚汝坚三十三宴,(女比)郭氏五九太孺,继母黄十三娘,先兄姚月涧,四学世生界者。”
这些文字价值性很高,是目前世界唯一摩尼光佛造像和庵寺建筑年代可借的文字佐证,非常可贵,同时也是研究泉州明教的一手历史材料。 在这草庵遗址前端的20米处,曾经出土一块元代完整的黑釉碗和60多件残瓷片。
这件完整的黑釉碗,口径18.5厘米,高6.5厘米,碗内底部在烧制时便刻有“明教会”三字,字径6.5厘米左右,其他残瓷片同样分别刻有“明”、“教”、“会”三个字样,这是当时泉州明教会活动情况的重要发现。宋未元初时烧制这种黑釉碗,在晋江磁灶为数较多,泉州市区近郊也有同类型的发现,说明罗山草庵摩尼教遗址的文字记载与黑釉“明教会”的瓷碗相印证。
泉州的摩尼教活动于元代是比较公开性的。说明泉州的明教是以佛为崇拜而盛行的。
据传有泉州十八位读书士子住于草庵勤奋读书,常于此显现佛的形象,说是文殊菩萨的显影,因此在摩尼光佛坐像两侧有弘一法师手书木刻对联“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显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 明朝太祖朱元璋依靠明教夺取政权,并采用明教的“明”定国号,但是又担心明教威胁他的统治,即所谓“又嫌其教门上逼国号,寅其徒,毁其宫”。
所以明初明教极盛一时又转入秘密活动,融合于道、佛教的民间崇拜。但仍于明正统年刻摩尼教的教义信条(称“四位-体”)于摩崖上: 劝 念 清净光明,大力智慧。
无上至真,摩尼光佛。 正统乙丑九月十三日,住山弟子明书立。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泉州还有两位著名诗人游览草庵题诗于此: 黄克晦(公元1524一1590,号吾野,惠安崇武人,能诗善书画,著有《吾 野诗集》等) 《万石峰草庵得家字》 结伴遥寻太乙家,峨峨万石映孤霞。 坐中峰势天西侧,衣上梦阴日半斜。
风榭无人飘翠瓦,云岩有水浸苔花。 何年更驻苏杭鹤,静闭闲房共转砂。
诗人黄凤翔(1538-1614,号仪庭,止庵。泉州市区人,名士名宦) 《秋访草庵》 琳宫秋日共跌登,木落山空爽气澄。
细草久湮仙峡路,斜晖暂作佛坛灯。 竹边泉脉邻丹灶,沿里云根蔓绿藤。
飘瓦颓垣君莫问,萧然一榻便崚嶒。
2.有关泉州的诗词有哪些
(一) “仿佛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
无因秉烛看奇树,长伴刘公醉玉山。” (二) “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
可怜虎竹西楼色,锦帐三千阿母家。” (三) “石氏金园无此艳,南都旧赋乏灵材。
只因赤帝宫中树,丹凤新衔出世来。” (四) “猗猗小艳夹通衢,晴日熏风笑越姝。
只是红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满中都。” (五) “不胜攀折怅年华,红树南看见海涯。
故园春风归去尽,何人堪寄一枝花?” (六) “赤帝尝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 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翠斜欹千二楼。”
3.有关泉州的诗词有哪些
(一)
“仿佛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
无因秉烛看奇树,长伴刘公醉玉山。”
(二)
“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
可怜虎竹西楼色,锦帐三千阿母家。”
(三)
“石氏金园无此艳,南都旧赋乏灵材。
只因赤帝宫中树,丹凤新衔出世来。”
(四)
“猗猗小艳夹通衢,晴日熏风笑越姝。
只是红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满中都。”
(五)
“不胜攀折怅年华,红树南看见海涯。
故园春风归去尽,何人堪寄一枝花?”
(六)
“赤帝尝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
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翠斜欹千二楼。”
4.搜集关于描写战场的诗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关于书的句子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
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
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
黎志远《汉阳舟次》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 赵翼《论诗五绝》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谚语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
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
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
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
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
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
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
6.描写泉州名胜的诗句有哪些
陈泗东祖籍金门,出生在泉州,乃书香世家。
他的祖父陈师海、父亲陈仲瑾是晚清举人,他的外曾祖许祖淳为泉州光禄卿许邦光之子,官任刑部郎,曾应金门吕世宜聘请主讲“浯江书院”。他写得一首好诗,20岁就被人誉为才子。
87年他恢复原祖籍地金门身份时曾写下三首七绝《怀乡》 1、吾家本在浯洲居,奕世务农更业渔。 流落郡城人不识,箪瓢陋巷诵诗书。
2、父祖蝉联宴鹿鸣,馨香俎豆最关情。 秋风送客浯江渡,忧记当年衣锦荣。
3、铎声自古振金门,讲学谈经礼义存。 清水岩:位于安溪县蓬莱镇蓬莱山麓,始建于北宋元丰6年(公元1083年),明嘉靖43年(公元1564年)重修。
岩宇依山而建呈三层楼阁式,有“泉石无双地,蓬莱第一峰”之誉。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闻说儒师开绛帐,丝蔓长手衍儿孙。 草庵摩尼教遗址 类 别: 名山胜水 地 址: 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 距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有一座万山峰,又名万石山、华表山,为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址。
因古用草构屋,故曰草庵。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摩尼(公元216-276年)生于南巴比伦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创立了摩尼教。
其教于唐代传入泉州,称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 现代遗址为元代建筑物,据考古发现,宋代摩尼教已在这里活动。
明代禁绝,此处乡民仍以佛教崇拜,保存完整。摩尼教寺紧依华表山麓,内有僧尼住持,原来庵前还有一座佛教寺,已废,近年又重建,焕然一新。
花木、果树相映,风景十分优美清净,为一番别致景色。草庵寺依山崖傍筑,建筑形式为石构单檐歇山式,四架椽,面阔三开间,间宽1·67米,进深二间3.04米,屋檐下用横梁单排华拱承托屋盖,简单古朴。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庵内依崖石雕一尊摩尼光佛,石浮雕摩尼跌坐神像,作圆圈浅龛,直径1.68米,坐像身长1.52米,宽0。83米,头部比较特别。
呈现辉绿岩(青斗石)颜色,长方形面孔0。32X0. 25米,背有毫光射纹饰,呈现花岗岩石质,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相圆润,眉弯稍为隆起,嘴唇薄,嘴角线深显,形成下额圆突,显得安祥自如;身穿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无扣,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而向两侧下垂于脚部,双手相叠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用对称的纹饰表现时代风格。
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佛龛的左上角阴刻一段文字“谢店市信士陈真泽立寺,喜舍本师圣像,祈荐考(女比)早生佛地者。
至元五年戌月日记”。五行楷书,34字,字径2。
5X2.5厘米。 在右上角还有阴刻比较粗糙的文字“兴化路罗山境姚兴祖,奉舍石室一完。
祈荐先君正卿姚汝坚三十三宴,(女比)郭氏五九太孺,继母黄十三娘,先兄姚月涧,四学世生界者。”这些文字价值性很高,是目前世界唯一摩尼光佛造像和庵寺建筑年代可借的文字佐证,非常可贵,同时也是研究泉州明教的一手历史材料。
在这草庵遗址前端的20米处,曾经出土一块元代完整的黑釉碗和60多件残瓷片。这件完整的黑釉碗,口径18.5厘米,高6.5厘米,碗内底部在烧制时便刻有“明教会”三字,字径6.5厘米左右,其他残瓷片同样分别刻有“明”、“教”、“会”三个字样,这是当时泉州明教会活动情况的重要发现。
宋未元初时烧制这种黑釉碗,在晋江磁灶为数较多,泉州市区近郊也有同类型的发现,说明罗山草庵摩尼教遗址的文字记载与黑釉“明教会”的瓷碗相印证。泉州的摩尼教活动于元代是比较公开性的。
说明泉州的明教是以佛为崇拜而盛行的。据传有泉州十八位读书士子住于草庵勤奋读书,常于此显现佛的形象,说是文殊菩萨的显影,因此在摩尼光佛坐像两侧有弘一法师手书木刻对联“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显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
明朝太祖朱元璋依靠明教夺取政权,并采用明教的“明”定国号,但是又担心明教威胁他的统治,即所谓“又嫌其教门上逼国号,寅其徒,毁其宫”。所以明初明教极盛一时又转入秘密活动,融合于道、佛教的民间崇拜。
但仍于明正统年刻摩尼教的教义信条(称“四位-体”)于摩崖上: 劝 念 清净光明,大力智慧。 无上至真,摩尼光佛。
正统乙丑九月十三日,住山弟子明书立。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泉州还有两位著名诗人游览草庵题诗于此: 黄克晦(公元1524一1590,号吾野,惠安崇武人,能诗善书画,著有《吾 野诗集》等) 《万石峰草庵得家字》 结伴遥寻太乙家,峨峨万石映孤霞。
坐中峰势天西侧,衣上梦阴日半斜。 风榭无人飘翠瓦,云岩有水浸苔花。
何年更驻苏杭鹤,静闭闲房共转砂。 诗人黄凤翔(1538-1614,号仪庭,止庵。
泉州市区人,名士名宦) 《秋访草庵》 琳宫秋日共跌登,木落山空爽气澄。 细草久湮仙峡路,斜晖暂作佛坛灯。
竹边泉脉邻丹灶,沿里云根蔓绿藤。 飘瓦颓垣君莫问,萧然一榻便崚嶒。
7.有关枫树的完整诗句曾经看到过一首描写枫树的诗,只依稀记得其中的
我查阅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多部宋代诗词辞典,均未见收录此诗。
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的丁成泉辑注《中国山水田园诗集成(一、二、三、四卷)》中,分别于2096,2108 页查找到三首杨万里所作题为《秋山》的绝句。其中含有你提到诗句的为: 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另两首分别为: 休道秋山索寞人,四时各自一番新。
西风尽有东风手,柿叶枫林别样春。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臼与丹枫。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以上答案供参考,我觉得你误记成的“小枫昨夜偷天酒”从意境上也还不错。
在这里我要郑重向“米兰之夜”道谢,感谢你在一个关于泰戈尔诗句的问题中,对我人云亦云提出的指正。谢谢。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