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伍子胥的诗词

1.与伍子胥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伍子胥庙》
年代: 宋 作者: 鲍寿孙
百世子胥调,犹存寂寞中。鞭尸生快怨,抉眼死遗忠。
故国古今梦,怒涛朝夕风。登临一长啸,斜日海门红。
《伍子胥庙》
年代: 宋 作者: 李廌
烈士可庙食,么麽可悲夫。誓心报荆郢,忍耻适江吴。
功成期牖下,旋闻赐属镂。楚邦乃怨耦,宿愤向已摅。
涛江厌波神,魂魄游故都。存亡两陈迹,无用愧包胥。
《读伍子胥史事》
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惆怅当年死属镂,到头忠义竟何如。眼悬城郭空怀旧,魂寄江涛尚贾余。
向使君王从谏诤,未应宫阙便丘墟。唯应教是鸱夷子,万里扁舟计不疎。
题伍子胥庙壁
作者:唐寅
白马曾骑踏海潮,
由来吴地说前朝;
眼前多少不平事,
愿与将军借宝刀。
伍子胥介绍: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本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1-2]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2.关于伍子胥的诗词
伍子胥庙
朝代:宋 作者:王禹偁
朝驱下越坂,夕饮当吴门。
停车访古迹,霭霭林烟昏。
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
星临斗牛卷,气与东南吞。
九折排怒涛,壮哉天地艮。
落日见海色,长风卷浮云。
山椒戴遗祠,兴废今犹存。
残香吊木客,倒树哀清猿。
我来久沉抱,重此英烈魂。
嗟吁属镂锋,冥尔国士冤。
峨峨姑苏台,榛棘晚露繁。
深居麋鹿游,此事谁能论。
因之毛发竖,落叶秋纷纷。
题伍子胥庙壁
作者:唐寅
白马曾骑踏海潮,
由来吴地说前朝;
眼前多少不平事,
愿与将军借宝刀。
3.与伍子胥有关的诗词
《伍子胥》 《伍子胥庙》 《题伍子胥庙壁》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一说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 ,一说安徽省全椒县)人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
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
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4.伍子胥的名言
我必覆楚。
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楚国(今属湖北监利)人之子胥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遂成为诸侯一霸。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太宰喜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果然为越所灭。
伍子胥(前559―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著名军事家、谋略。名昀(yún),字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伍家场)人。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
电视剧《兵圣》中的伍子胥(赵毅饰)(6张)
胥的哥哥叫伍尚。他的祖父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
据《伍氏族谱》记载,伍子胥的曾祖父伍参在楚庄王时“以功封伍地,遂为伍氏。”公元前547年,伍子胥的祖父伍举为岳父之事受牵连逃到晋国,后楚康王安排接他回国。
其后裔以食邑为姓,他的儿子就叫椒鸣。而这一次,楚康王在“益其爵禄”时又将伍举复封于伍地,即现监利县黄歇口镇伍场村,以封地为姓,“易椒为伍”,这就是伍姓的来源。因此,伍场村为伍子胥故里名副其实。[1]
《伍子胥-奇谋战圣》称:伍子胥是姑苏城的创建者。苏州至今有纪念伍子胥的城门“胥门”、祭祀的祠堂和墓地并被入祀“500名贤祠”,1988年秋,中国大书法家启功先生以“古贤至德尊三让,吴苑雄涛溯伍胥”的对联书赠苏州,苏州为纪念伍子胥的功绩,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址(现苏州规划展示馆)前树立了雕像和纪念园。
5.请问谁知道有一句有关伍子胥的名句
日暮途穷 就是《伍子胥过昭关》 里的 比喻计穷力尽,接近灭亡 据《史记·伍子胥(xū)列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大臣叫伍子胥。
伍子胥与另一个大臣费无忌素来有仇,费无忌总想找机会陷害伍子胥。 有一次,费无忌借故在楚平王面前诬告伍子胥。
楚平王不问情由,听信了费无忌的谎言,下诏将伍子胥满门抄斩。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哥哥伍尚都被杀死了,伍子胥连夜只身逃出楚国,跑到宋国,最后到了吴国。
在吴国,伍子胥运用计谋,帮助吴王阖闾(hé lǘ)打败了对手,夺得了王位。为了报仇雪恨,他请求吴王和他一起带兵攻打楚国,发誓要将楚国打败。
最后,他们终于攻进了楚国国都,而这时楚平王早已死去。伍子胥为解心头之恨,下令将楚平王陵墓掘开,用鞭子将尸体狠狠地抽了三百下。
后来,伍子胥的好朋友申包胥听说鞭尸之事,认为他未免太过分了。于是,写信责备伍子胥。
伍子胥看完信后,对送信人说:请你转告申包胥,我就像一个行路人,天已经很晚了,而目的地还很遥远,只好慌不择路,行事不合常规了。
6.专诸伍员吹箫故事里面化用哪些诗句
伍子胥进见吴王僚后,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
这时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说:“那个伍员,父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伍员才讲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吴王就不再议伐楚的事。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暗自思量:“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应当先帮助公子光继承王位。”
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
诸樊有三个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札子。诸樊知道季札子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札子。
诸樊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眛。
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札子,季札子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吴国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 公子光说:“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札子当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
所以他常秘密地供养一些有智谋的人,以便靠他们的帮助取得王位。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
吴王僚九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谮城,派延陵季子到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
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 这时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札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
专诸说:“僚是可以杀掉的。母老子弱,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
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公子光以头叩地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 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
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
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即“鱼肠剑”,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亲手所铸五大名剑中的二把小型宝剑之一。)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
到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毕命。他的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吴王僚手下的众人此时混乱不堪。
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诛杀吴王僚的部下,将其全部消灭。 剪除了吴王僚,公子光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
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将鱼肠剑函封,永不再用。
7.有关夫差的诗词、要快、
《寄蒋先辈在苏州》 黄滔 唐
夫差宫苑悉苍苔,携客朝游夜未回。
冢上题诗苏小见,江头酹酒伍员来。
秋风急处烟花落,明月中时水寺开。
千载三吴有高迹,虎丘山翠益崔嵬。
《夫差伍员》 陈普 宋
载籍几千年,相踵兴亡迹。
何国非自取,一一有来历。
亡必以失道,与必以有德。
有德无不兴,不在防寇贼。
大纲一端正,上下合于一。
左右无共鲧,小大皆益稷。
执此治天下,天下无与敌。
无道必自亡,不可容智力。
中心一不正,祸乱起不测。
计虑非不周,防闲非不密。
龙蛇起平陆,刀剑出袵席。
昔常恨吴王,不纳伍员策。
父雠不共天,吴起不两立。
败之于夫椒,足报槜李役。
杀心如未谢,灭起如呼吸。
五千栖会稽,甲盾尚流血。
一举而尺之,后患永绝息。
奈何仓卒中,鬼神夺其魄。
不信忠臣言,坐使良机失。
瞬息二十年,越兵破吴国。
遂令泰伯祚,一日不血食。
至今尘编中,见者皆叹息。
抑尝思其故,此事未足蹙。
吴亡自有端,灭越故无益。
夫差诚已误,伍员未为得。
万事理为准,万理心为宅。
好恶一毫偏,成改千里隔。
本正不忧末,主强不愁客。
病四百有四,最患膏肓疾。
外邪何足忧,内寇逾螟{蜷右下换虫}。
家不在藩篱,国不在城壁。
怨不在仇雠,忧不在夷狄。
最毒是小人,必亡惟女色。
百祸生骄矜,众怨丛苛刻。
灭用无仁恩,死由肆胸臆。
子兰为刘石。平虑讨击使,
尚不逃三尺。华清羽衣曲,
岂得无敌绩。勾践诚可除,
宰嚭犹在侧。西施舞落日,
吴宫已荆棘。子胥计诚忠,
无乃学缓急。夫差爽已夺,
句践自千百。杀一留其余,
乱门岂可塞。寄语伍子胥,
善恶当详择。乱亡所当念,
心非最难格。
《雪西施》 释智圆 宋
范蠡无西施,胡以破吴国。
吴王轻社稷,为惑倾城色。
夫差强变弱,勾践雌成雄。
岂惟陶朱策,实赖西施容。
西施语复贤,褒贬何昏蒙。
便说倾吴罪,都忘霸越功。
《春秋战国门夫差》 周昙 唐
信听谗言疾不除,忠臣须杀竟何如。
会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颜见子胥。
《题夫差庙》 范成大 宋
纵敌稽山祸已胎,垂涎上国更荒哉。
不知养虎自遗患,只道求鱼无后灾。
梦见梧桐生后圃,眼看麋鹿上高台。
千龄只有忠臣恨,化作涛江雪浪堆。
《经夫差庙》 陈羽 唐
姑苏城畔千年木,刻作夫差庙里神。
冠盖寂寥尘满室,不知箫鼓乐何人。
《姑苏台杂句》 李绅 唐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
西施醉舞花艳倾,妒月娇娥恣妖惑。
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
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寂寞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
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
江浦回看鸥鸟没,碧峰斜见鹭鸶飞。
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
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
吴乡越国旧淹留,草树烟霞昔遍游。
云木梦回多感叹,不惟惆怅至长洲。
《夫差庙》 张咏 宋
由来邪正是安危,不信忠良任伯嚭。
自古家家有容冶,何须亡国殢西施。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