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美文大全 > 关于正月十五的散文随笔

关于正月十五的散文随笔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5-04 09:53:47 阅读: 次

关于正月十五的散文随笔

  正月十五月儿圆,正月十五汤圆圆,元宵佳节闹花灯,花灯粘满千纸鹤。举怀邀月寄相思,月圆人缘乐团圆!下面是美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正月十五的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关于正月十五的散文随笔:正月十五点灯盏

  鞭炮声声,锣鼓阵阵,又是一年元宵节。弹指一挥间,我来到陕西干县近20年了,但老家宁夏隆德县总是让人魂牵梦绕,勾起我绵绵不绝的思乡情怀。亲情乡情总是和着美酒,飘进我记忆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家乡元宵节既有多姿多彩的马社火表演,又闹花灯,彩树红灯醉山河,流光溢彩舞东风,但我却对一项特殊的活动——点灯盏情有独钟。

  说起点灯盏,就得先说说做灯盏。各位看官,不要以为这灯盏是玻璃瓶做的煤油灯,也不要以为是点汽油的马灯。而是用玉米面、糜子面或者荞麦面做的面灯盏,因而灯盏又叫面灯。

  记忆中,每年正月十四,母亲就会早早起床,用糜子面跟麦面搅拌在一起,和好面,等下午面醒好了做灯盏。妈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柔软的面团,总会在妈妈的擀压搓揉中,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形象逼真的灯盏。动物啦,人物啦,花卉啦,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母亲像捏糖人的艺人,神情认真而专注。孩子们羡慕不已,于是我们也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做自己喜欢的灯盏,可是做出来的作品有点“照猫画虎”,看着“老婆婆”做成了“孙悟空”,“小鸟”做成了“老鼠”,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小的厨房里总会洋溢着快乐和童趣。然后母亲把做好的灯盏放到笼屉上蒸约三十分钟。等出笼以后,灯盏就初步完工了。出笼后的灯盏,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小巧玲珑,紫青透亮。可是,灯盏暂时是不允许吃的。

  点灯盏是我小时候最向往的事。正月十五下午开始坐灯试灯,先把灯盏排成行,或整齐地排列在盘子里,然后将新棉花缠在一寸长的麦杆上制成灯芯,继而将其插在面灯中心凹下去的地方,最后舀上一勺胡麻油沿灯芯灌下,此时,点灯前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要点灯盏。点灯过程是最快乐的。这个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场面温馨而美好。大人一边屏气凝神地专心点灯,小孩子们围在跟前,仔细挑选自己喜爱的面灯。面灯全部点亮后,大人将其用一个大盘子盛上,端到院子中间祭天祭祖,然后在家中所有屋子放置。院内院外的神龛、牌位、水缸、粮囤、灶台前、客厅的方桌上;面柜上、窗台上,甚至牛圈里,家里的每个角落里到处都会摆上灯盏。把狗灯放在门口象征着平安,把鱼灯放在水缸里象征着年年有余,把金蟾灯放进屋里象征着招财,把鸡灯放在鸡棚边,祝愿母鸡不生病,多下蛋……这些习俗都寄托着人们在新一年里的美好愿景。最后才为家庭成员每人分上一盏,即便是有人出门在外,也会为其点亮一盏。关了电灯,站在村后的小山上望去,整个村庄淹没在星星点点的灯海中。家家满院生辉,灯火通明,油香扑鼻,它象征着家家到处油(有),来年生活一定六畜平安,五谷丰登。那灯光温婉柔和,闪闪烁烁,如梦似幻。就像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描绘的那样: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正是:星是灯,灯是星,星和灯分不清。孩子们总会给家里每个人指定灯盏,看谁的灯花大,说明谁今年就有好福气。这不仅是一种千百年来的风俗,也是人们对未来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人们还要点起自己的属相豆面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各自的灯燃烧,谁的灯燃烧的时间最长,就象征着谁能成为老寿星。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人们,大都会给孩子点上一盏,一方面给孩子祈福,另一方面逗孩子开心。伴着柔美的灯光,人们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一般正月十五点的灯盏要亮一整夜。第一次倒满的清油燃尽,父母半夜还要再添上油,继续点燃至第二天油尽灯枯才收灯。孩子们争抢着品尝被灯火烤过的灯盏,红红亮亮,外干里脆,香甜可口,别有一番风味。也是正月里大鱼大肉后的一道粗食甜品。

  我已经很多年没点过灯盏了,几回回梦见自己回到了童年,梦里手捧一盏可爱的面灯,在故乡村庄里徜徉。那浓浓的乡情,淡淡的乡愁,儿时的快乐,像一盏永远不灭的面灯,长长久久地亮在我的心里。

  关于正月十五的散文随笔:正月十五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千家万户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花灯,挂上大红灯笼,燃放烟火,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猜灯谜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或许因为谜语能启迪人的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很多。“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特色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最初称为"汤圆",后因多在元宵节食用,所以也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一般的元宵用糯米粉包成圆形,馅料丰富多样,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象征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其实元宵节早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习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各地有各地特有的风俗。元宵灯节,亦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候,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留下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写下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诗句千古流传……

  与孩子们啰啰嗦嗦的讲着元宵节,不知不觉我的思绪又回到了童年记忆里度过的那些元宵之夜……

  正月十五这一天,记忆里奶奶与娘都是忙碌的,上午忙着用金纸锡纸折元宝,忙着包水饺。元宵都是在城里买来的。父亲带着我们孩子去集市上买来“滴答进”,“小蜡烛”,那时候的蜡烛是用芦苇的细杆剪成筷子一样的长度,一头缠上棉绒子,再沾上蜡烛油。还有“起火”,“起火”是一种鞭炮绑在长长的芦苇杆上,大人或者男孩子一手拿着芦苇杆,一手用火点燃露出来的焾头,随着一种热动力,嗖的一声就飞到高空,然后一声清脆的爆炸声。“起火”升得越高寓意就越好。“大两响”,烟花,那时候的烟花都是看着人家装的土烟花,装烟花挺危险的,现在那种土烟花很少了,现在的烟花名字很多。还有女孩子玩的“小蝴蝶”,“费炮”,拿出来一个,使劲往地上扔出去,就会“啪”一声响了,外面是用胶泥做的,挺便宜也适合小孩子们玩。我们家生活稍微富裕点,过年过节讲究了些。准备的烟花爆竹比邻居家也稍微多了些。

  下午四点多,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又像大年初一一样,鞭炮声唤醒了整个村庄。奶奶与娘在厨房里忙活着,娘烧火,随着风箱的一推一拉,锅底下的芝麻秸烧的旺旺的……就像我们家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红火……奶奶在锅台上忙,记得那时候的元宵节我们还是以水饺为主,锅里水烧开了,奶奶就喊院子里的父亲,“下水饺喽,放炮仗吧”,……于是父亲点着院子挂好的鞭炮,在“噼里啪啦”声中,水饺下锅了……我们姐弟仨小,都捂着耳朵躲在堂屋里,水饺出锅后,奶奶先盛一碗,端出来,在院子里敬的天爷爷像前念叨一番,然后是堂屋里供的族谱前,然后是厨房里灶台前的灶王爷像前,都是说着,保佑我们一家幸福安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话语……等奶奶祭奠完这些,娘把我们一家人的碗都盛好了,还会煮点元宵,记忆里我们每个人也就是吃两三个元宵足了,感觉没水饺好吃……

  吃完饭天还没黑,奶奶让我们把家里的灯全打开,奶奶说,亮亮堂堂的好!院子里那个挂的高高的灯是我们村里最亮的!在院子里天爷爷像前焚一注高香,我们陪着奶奶虔诚的磕头,往火盆里填着金元宝,嘴里说着,“老天爷爷,保佑我好好学习,长大了考上大学……”,然后又去家谱那里烧香磕头,也是这样祈祷着,灶王爷那里烧香磕头,祈祷灶王爷保平安,家里门口两旁要插上香,门旁一边烧一个红元宝,祈求门神驱邪避灾……

  家里烧香磕头完,奶奶领着我们从大门口点蜡烛照明一直点到大路上,为路神烧香照明,为财神引路,顺着光明到我家……

  回到家里,奶奶收拾挺当,挎上篮子,装上元宝与香,领着我们去家庙里上香去。奶奶说十五晚上走的路多了,身体好去病,看的灯多了眼亮。所以奶奶总会领着我们村东村西看灯,多走路,有时候累的我们小孩都不想跑了,小脚的奶奶却还是那么精神,在大街上与人打招呼说话,我们家辈长,奶奶一出门就被称呼着“老三奶奶”,“老三奶奶出来看灯啦……”,“出来转转,他婶子一会去俺家门口看花去……”,村里人招呼着奶奶,奶奶招呼着村里人,转悠一圈,奶奶感觉我们看的灯不少了,就转回家,而这时候我们家门口也热闹了,家里的烟花被搬到门口,一排几个,慢慢地放着烟花聚集人……后来的记忆里奶奶年龄越来越大了,十五看灯是由娘领着转悠的。而奶奶是坐在家门口招呼着邻居来我家放烟花。

  记得有人放“云灯”,就是现在所说的“孔明灯”。那时候放“云灯”是送邪气的,落到半山地里还好些,如果落到谁家,一年都会走霉运。农村胡同里常有堆积的柴火,有时候落到柴火堆里会着火,都不喜欢放“云灯”,只有家里有霉运的才偷偷的点一个。现在“孔明灯”成了祈福灯,有时落到大棚里也会着火,给人造成经济损失,好在现在不倡议燃放了。

  那时候邻居家有出门的姑娘回娘家过十五“躲灯”,俗话说“十五不看灯,看灯死公公”,虽然感觉是无稽之谈,这是习俗都还是这样“躲灯”。姑娘“躲灯”回娘家,婆家要蒸个花糕带回来,花糕越大就越说明婆家对姑娘越喜爱。所以元宵夜放完烟花小媳妇老娘们都会去邻居家看出门的姑娘带来的花糕的……

  多年以后,正月十五里没有了奶奶的忙碌,娘也满头白发,儿时的村庄已然是一片高楼瓦房……那个梳着两个长辫子的小姑娘也长大了嫁为人妇。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薄了,孩子们心里的节日是放假,上不完的辅导班,吃美食,大人聚不完的会。元宵节应该是传统的民俗大节,它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特有的狂欢精神。而现在传统元宵节所承载的风俗已被日常生活化解,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停不下脚步,去共同分享精神食粮,传统的元宵节逐渐简化为“吃元宵”、“猜灯谜”……

  关于正月十五的散文随笔:正月十五闹元宵

  汩汩流淌的小河环绕着碧绿的青山。青山像一个侧卧的虎妈妈,我们的村庄就像一个喝足虎乳的虎崽静静地依偎在“母亲”的肚皮下,悠闲地接受着阳光的抚慰。房前屋后的翠屏好似婴儿的抱被紧紧地包裹着,把我们村揽入“母亲”怀中。村前的梯田和弯曲的田埂所组成的五线谱上,每一个劳动的村民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多少年来,村民们在这一组组“五线谱”上谱写了许许多多美妙的乐音。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忙着走亲串戚。一年到头只有这几天村民们才有时间消遣或放松一下。按照当地风俗,大年初一起各家各户都要到嫁出去的长辈或小辈(包括招亲上门的男性)家走亲戚,即所谓的“接亲”。那段时间,乡间所有道路上满当当的都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行人。他(她)们中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成年男女,也有孩子;他(她)们有的步行,有的骑单车,有的坐马车,有的坐拖拉机,熙熙攘攘的队伍漫步在田野间,就像一条条迷彩的蜿蜒的长龙。长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很是气派。初春的田野绿油油的豆麦苗窸窸窣窣地发出拔节的声音。整片田野焕发出勃勃生机。

  老年过后走亲串戚是老古辈子传下来的风俗,家乡人民在默默延续着,谁也不敢更改。“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淡忘了。亲戚亲戚要走才亲。”时常听到父亲这样叨念。正月十五闹元宵就是从走亲戚那一刻开始的。

  大年夜,家里的老人食不甘味,免不了会念叨起远嫁他乡的孩子或哥弟姐妹。遍插茱萸少一人。老人们想念离家的亲人,即便到了丰衣足食的今天,思亲念故仍像一团薄雾笼罩着老人们的心坎,这薄雾怎么挥都撵不散。爹娘挂儿,儿挂爹娘,岁*经历无数轮回,可长辈与晚辈们那血浓于水的情感仍在时空的隧道中奔涌。人生苦短。家乡的人们珍惜百年修来的情缘,是婚姻这根情线把几代情缘串连。村民们的亲戚关系几乎都牵扯着婚嫁。正月十五前后家(女人或上门男人的娘家)人要去接嫁出去的人回来过小年(正月十五),只要远嫁的亲人还在世,接亲是雷打不动的事情。接亲时不能空脚白手去,手里还得拎点“礼品”。虽说礼品,无非就是一些糖果糕点面条之类。接亲时后家人打着接人回来过元宵的旗号,反倒在亲戚家一住就是好几天,这期间要寒暄一些思念的话,啰哩啰唆地邀请一阵子,好酒好肉享用几顿,这接亲的礼遇就完成了。接亲时虽挑明要嫁出去的人回家来过元宵,但嫁出去的人是不可能回来的。一来正月十五前家家户户都要走亲戚或在家里招呼客人脱不开身,二来本地有一个说法:腊月三十是大年,正月十五是小年,只有小年过完年才算过完,嫁出去的人是不可以回娘家过年的,嫁出去的人回娘家过年会把娘家吃穷。这种说法就像一部教条,千百年来始终约束着嫁出去的人们,谁也不敢破坏这条“律令”或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接亲无非就是一个过场,可明知是一个过场,嫁出去的姑妈大伯小姑小叔哥姐弟妹们一个个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能有人来接,不至于搞得门前冷落车马稀般尴尬,说明后家还牵挂着自己。相反那些没人接的人她(他)们会感到在乡亲面前抬不起头来,会感到苍凉,心里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找不到归宿般失落。

  正月十五一过,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光宣告结束,苦惯了的家乡人又将扛起犁耙重新回到赖以生存的田间地头,远行的游子卷起铺盖恋恋不舍地告别家乡,从哪儿来回到哪儿去,回到他(她)们先前学习工作的地方,开始新一轮的奔忙,家一下子由热闹而冷清下来。为了使元宵节这顿饭吃得丰盛一点,母亲翻箱倒柜找出所有的好酒好肉,满满当当地搞上一桌,算是为我饯行。那久天天都是好酒好菜,肠胃给宠坏了,一点食欲也没有,为了不让母亲白忙一头,我象征性地每样拈上丁点随便尝一下新,心理虽然觉得过意不去,可母亲还是笑得花枝烂灿。在母亲心理这毕竟是一家人一年中最后的晚饭。

  晚饭过后,全家人围在一块忙着包元宵。家里的元宵一个就有核桃那么大,元宵的皮是母亲年前磨的吊浆糯米面,核桃仁或花生仁剁细加上红塘和油渣作馅。煮熟的元宵好吃,但特别酿人,吃一个就够了。包元宵和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主题,意味团圆。元宵节是象征团圆的日子,即便先前肚子还是鼓鼓的,应节气也罢还得吃上两个。那密集的就餐,感觉就像催猪一样。

  “叼!叼!!正月十五闹元宵,草鞋拖一拖,老鼠死一窝,草鞋掼一掼,老鼠死一万。”这是元宵节这天孩子们的节日进行曲。

  家乡地寡田薄,口粮刚好够,可老鼠时常与人“争抢”粮食。灭鼠在家乡成了一件关乎民生的大事。为了灭鼠乡亲们绞尽脑汁,动用了许多办法措施。在灭鼠上孩子们也没闲着。元宵节这天就是孩子们的“灭鼠日”。孩子们到田埂上扯来老鼠花(一种花朵米粒大小,叶子黄豆瓣大且长有绒毛,花瓣成喇叭状的粉红色小花),把老鼠花捆一大束,再在花束周围镶上些油菜花,然后把碗口粗的花束捆绑在标杆丝直的细木棍上。一大窝孩子蜂拥一块,他(她)们手持长长的木柄,在村里的巷道里冲进冲出,每到一个巷口,每到一户人家门口,他(她)们嘴里整齐地唱着那首多少年来不曾更改的歌谣:“叼!叼!!正月十五闹元宵,草鞋拖一拖,老鼠死一窝,草鞋掼一掼,老鼠死一万。”孩子们嘴里唱着,手里整齐地向前挥舞着老鼠花,组成一伙向老鼠***行的队伍。村里的老鼠遇到了声势浩大的队伍,感觉世界末日到来般恐慌得四处逃跑,那段时间老鼠的出没少了许多。孩子们成了灭鼠不折不扣的“敢死队”。那老鼠花真名叫啥到现在谁也不知道,就因为它在驱逐老鼠上立下过汗马功劳,莫名其妙地被村民叫为老鼠花。

  “咚咚呛,咚咚呛”,天刚擦黑,村里平整的道场上锣鼓声已响彻夜空。每年的元宵节村里的龙灯队都有精彩的节目献给大家。“双龙戏珠”,有人感叹了一声。在道场上空,一条金龙和一条青龙在壮汉们的挥舞下上下翻腾着,正为一颗龙珠争斗得难解难分。村民们豪不吝啬地拿出年前就准备好的礼花鞭炮尽情地燃放着。在噼里啪啦的响声和五光十色的焰火里,他们的一张张钞票变成了灰烬,当然也获得了无境的欢悦。炮竹声声辞旧岁,礼花绚烂迎新春。乡村寂寞的夜空被多彩的焰火划破,所有的声响交织在一起,齐奏出一首绝妙的乡村晚唱。道场上的热闹景致在龙灯队的精彩表演中拉开序幕,在村文艺队的花灯歌舞中落下帷幕。

  这隐藏在农村历史夹缝中的往事不会因家乡蒙自今天的辉煌而褪色,相反随着岁月的延伸在我心中的记忆会越深越清晰。离家数载,只身来到异地,家乡正月十五那撩拨人心的一幕幕还在眼前晃动,不!那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元宵将至,不知家乡的元宵节热闹景致还如昨否?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关于正月十五的散文随笔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