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美文百科 >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1-16 09:43:42 阅读: 次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作者:苏轼

  原文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

  1、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
  2、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3、泼:泼水。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
  4、蒿(hāo)艾(ài):两种草名。
  5、薰:香草名。
  6、元是:原是。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翻译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
  显得碧绿清新;
  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
  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
  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
  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
  沁人心肺。我虽身为使君,
  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赏析

  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结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www.cdrckt.cn)作者身为使君,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细味其词,盖有三意:其一,苏轼早年即倾慕庄子,志于逍遥逸世,见此景此境,益坚其志;其二,苏轼虽久慕此境,不意长期错入仕途,此时重睹此景,不禁有怅然若失之感,对其久困官场,也不免有后悔之意;其三,苏轼虽感悔意,但念及人生志趣尤在及时把握,则迷途知返,犹尝未晚,是又信心再起,归宿重定。一句之中,写尽种种人生滋味,用笔简约而意趣丰盈,可见苏轼心理世界之丰富复杂。然其对田园生活的讴歌和对归耕桑麻的向往,是昭昭乎情见于辞的。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

  上片首二句写作者于道中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自然逗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作者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而想到自己元是此中人。这样写,不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特别软草平莎过雨新二句、日暖桑麻光似泼二句更是出神入化,有含蓄隽永之妙。

  • 苏轼的诗词全集
  • 苏轼:浣溪沙端午
  • 苏轼:浣溪沙寓意
本文标题: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其他美文推荐:经典人生感悟句子收集64句
其他美文推荐:最美短句子85句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