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常苦沙崩损药栏

《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常苦沙崩损药栏》
作者:杜甫
原文: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注释:
1、苦:忧虑,沙崩:泥沙崩塌,损:损坏,药栏:种药地边的栏杆。
2、江槛:江边防水的栏杆。
3、恶竹:指妨碍松树生长的杂竹。
4、生理:生计,凭:依靠,黄阁老:严武,唐时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以阁老相称,严武以黄门侍郎(属门下省)为成都尹,所以杜甫称他为黄阁老。
5、付:托,紫金丹:道家服用的一种丹药,传说人服用后可以益寿延年。
6、三年: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杜甫与严武分别后,漂泊于梓州、阆州,至此前后约三年。
7、空皮骨:只剩下皮包骨头,形容身体极为瘦弱。
赏析:
首四句是诗人设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但却给人以启迪世事的联想: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大意是说:自从离开草堂,常常焦虑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现在恐怕连同江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这虽是诗人遥想离开成都之后,草堂环境的自然遭遇,但这也体现了诗人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当年诗人离开草堂时亲手培植的四株小松,才大抵三尺强(《四松》),诗人很喜爱它,恨不得它迅速长成千尺高树;那到处侵蔓的恶竹,即使有万竿也要斩除。诗人喜爱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诗人痛恨恶竹,是因恶竹随乱而生。这两句,其句外意全在恨不、应须四字上。杨伦在《杜诗镜铨》旁注中说:这两句兼寓扶善疾恶意,这是颇有见地的。乱世的岁月里,诗人的才干难以为社会所用,而各种丑恶势力竞相作充分表演,诗人由此感慨万分。这两句,深深交织着诗人对世事的爱憎。正因为它所表现的感情十分鲜明、强烈而又分寸恰当,所以时过千年,至今人们仍用以表达对于客观事物的爱憎之情。
诗的后四句落到赠严郑公的题意上。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生理,即生计。黄阁老,指严武。唐代中书、门下省的官员称阁老,严武以黄门侍郎镇成都,所以这样称呼。金丹,烧炼的丹药。这两句说,诗人的生计全凭严武照顾,衰老的身体也可托付给益寿延年的丹药了。这里意在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显示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信赖和欢乐之情。(www.cdrckt.cn)最后两句,诗人忽又从瞻望未来转到回顾过去,有痛定思痛的含义: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诗人自762年(宝应元年)七月与严武分别,至764年(广德二年)返草堂,前后三年。这三年,兵祸不断,避乱他乡,飘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诗人过去常读古乐府诗《行路难》,等到身经其事,才知世事艰辛,人生坎坷。行路难三字,语意双关。一个信字,包涵着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后的无限感慨。
全诗描写了诗人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情真意切,韵味圆满,辞采稳重匀称,诗句兴寄微婉。诗人将欢欣和感慨融合在一起,将瞻望与回顾一同叙述,更显出了该诗思想情感的深厚。
- 杜甫的诗全集
- 杜甫:水槛遣心去郭轩楹敞
- 杜甫:水槛遣心蜀天常夜雨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随机推荐
- 英文简单的自我介绍_Simple self introduction 2篇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匠心筑梦征文参考范文600字(优秀范文3篇)
- 恼自澄原文,翻译,赏析_拼音版_作者李群玉
- 80后儿媳倾述:对婆婆下的一封战书
- 军训有感作文600字(通用范文7篇)
- 题材新颖的作文900字(通用范文5篇)
- 和院子有关的诗词
- 有关长安八水的诗词
- 熬过那些貌似无趣的时光
- 有关放飞梦想的诗词
- 为什么爱情还有婚姻变得这么难
- 有关江南雨的古诗词
- 2017作文素材热点人物集锦800字(优秀范文6篇)
- 武隆仙女山导游词1000字(优秀范文5篇)
- 小学六年级关于爱的优秀作文300字(优秀范文8篇)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