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句子摘抄 > 40岁「变态」夫妻,自制牙膏、洗发水,甚至卫生巾!过得很穷,却超幸福

40岁「变态」夫妻,自制牙膏、洗发水,甚至卫生巾!过得很穷,却超幸福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1-21 19:26:22 阅读: 次

40岁「变态」夫妻,自制牙膏、洗发水,甚至卫生巾!过得很穷,却超幸福

生活中如果有吕嘉龄夫妇这样的朋友,你可能会疯掉!

因为你会觉得,他们不是现!代!人!

不用卫生纸,改用小手帕;家里的牙膏、清洁剂什么的,自己动手做;对了,生理期的时候,连卫生巾都是自制的……

夫妻俩出趟门,

随身一定要带饭盒、筷子、水杯、手帕、环保袋,

要是买菜的话,还会带上玻璃罐,

像是八十年代上街买菜的大妈大叔。

他们几乎不坐车,

自行车是他们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

也几乎不去超市买东西,

因为超市有太多包装过度的产品。

家里只有五件家具,1张照片,

两个人,加上7只猫,

一个月产生的垃圾只有104克。

104克什么概念?

拿起你的手机掂量一下,

它比一支手机的重量还要轻。

再仔细看这些被装在罐子里的垃圾,

是些茶包、药袋、零食袋等

生活中几乎无法避免的塑料垃圾。

从2019年年初开始,这样的生活,这对40岁的夫妻已经持续了3年了。

有人说他们这样的生活是「变态」,但其实,他们只想做到在生活中「零废弃」而已。

40岁的吕嘉龄和丈夫住在台湾的台中,他们养了七只猫,一起经营着一家猫旅馆(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宠物店)。

在过这种「零废弃」生活之前,吕嘉龄也和大部分女生一样,是个剁手狂人,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的那种。

吕嘉龄夫妇

让她停止这种生活的是

纪录片《看见台湾》的一个画面。

当镜头扫过台湾优美的风光之后,

这个城市的伤痕开始出现,

云林沿岸不再是美丽的海岸风光,

随之而来的是很多水管在抽水灌溉鱼塭。

纪录片《看见台湾》导演齐柏林,是一部关于台湾环保问题的纪录片。

吕嘉龄的眼泪刷地一下流了出来:

当时就觉得人类是吸血鬼。

镜头继续往下扫,城市的繁荣背后,

是堆成山的垃圾!

台湾每年需要处理740万吨左右的垃圾,

每人每天就可以产生2公斤的垃圾,

而多数的垃圾掩埋场,

都设在没有人注意或抗议的海边。

知道吗?一只塑料袋需要近20年才能完全降解,一只塑料瓶则需要近450年。

很多人以为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就结束了,很少有人探究这些垃圾究竟去了哪里。

它们不是不见了,只是你没看见。海洋垃圾问题,早已是一场灾难!

墨西哥艺术家 Jorge Gamboa 创作

还记得太平洋上那只信天翁吗?

它小小的身体里藏满了

打火机、瓶盖、塑料片、牙刷柄……

还记得那头死在沙滩上的巨大的鲸鱼吗?

一块六米长的塑料布堵住了它的消化系统,

它就这样活活被人类的塑料布堵塞住食道而死。

(图:纪录片《塑料海洋》截图)

还有那些因为塑料的外形和水母很像,

以吃水母为生的海龟,

常常误食导致胃内空气过多,

堵塞消化道、窒息而死。

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或许能够在当下触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反思人类行为的错误,但我们的反思能持续多久?

太过便利的生活总能让我们忘记远在天边的海洋灾难,真正为垃圾危机而奋斗的人却是少数。

图片来源于Boyan SlatInstagram

而吕嘉龄却一直沉浸在那个触目惊心地画面里,无论什么时候回想起那个布满水管、伤痕累累的海岸,那些红红绿绿的垃圾,吕嘉龄的眼眶都会不自觉地变红。

不想再做「吸血鬼」般地人类,不想再对环境造成伤害和负担,她下定决心开始过「零废弃」生活。

「零废弃」生活最早是由美国一个四口之家提出来的,他们称之为零垃圾生活,是一种尽量不制造垃圾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对于如何规避生活中的垃圾,家里的女主人BeaJohnson总结了一套方法——5R原则:

Refuse:不需要的东西拒绝购买;

Reduce:不得不买则减少购买量;

Reuse:买回家后反复利用;

Recycle:无法利用后回收;

Rot:无法回收再扔掉、填埋它;

这是Bea一家人一年产生的垃圾量

而由这套方法做理论指导,吕嘉龄夫妇在生活中严格执行起「零废弃」生活。

首先对物品进行了断舍离,比如家里以前很多照片都是吃喝、唱歌,没有多大意义,就把家里所有的照片丢到碎纸机里,只留下一张阿么的照片,还挂在墙上。

家里只留下5件家具,没有垃圾桶。

不随意买衣服,如果一定要买,就会选择纯棉或者纯麻的材质,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现在家中留下来的东西全都是有用的,如果感觉有多余的东西,就会拿去二手市场或者送给需要的人。

东西越来越少,对于夫妻俩来说,反而更懂得珍惜手中所有的物件。

其次,努力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每次出门采购,吕嘉龄一定在心里打好了草稿,想要买些什么东西,就带上需要装东西的麻袋、罐子等。

拒绝去有很多包装产品的超市,只去附近的市场。

让卖米面的大叔把面粉装进罐子里;让卖菜的大妈把菜直接放进麻袋里;想喝牛奶了,拿着牛奶瓶去牧场买;想吃面包了,就去提供裸装面包的店铺里……

如果家里哪天没做饭,他们也不会直接叫外卖,而是自己带好餐具去餐厅吃饭,避免使用餐厅提供的一次性餐具。

生活虽然看上去没有以前那么便利了,但生活的需求却没有因此而不被满足,反而变得更加亲近生活本身。

为了尽可能减少垃圾量,她还自学了很多生活小技能。

比如自制卫生巾。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真是惊叹啊。

因为考虑到女生生理期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吕嘉龄就开始尝试能循环使用的月亮杯,同时自己用棉布做了护垫,据说一组布做的卫生棉,可以用2年以上。

自制卫生棉和月亮杯

尽量不实用卫生纸,随身会带小手帕来擦手、嘴。

那卫生间怎么避免使用卫生纸呢?吕嘉龄选择在卫生间安装免纸马桶,这样就可以提供如厕后的清洁了,完美解决厕所卫生纸的使用问题。

牙膏、清洁剂、沐浴乳、洗发乳……这些吕嘉龄都是自己在家里用小苏打粉、水果等来制作!

至于厨房里的垃圾,如果是生鲜厨余、青菜、蛋壳类的,吕嘉龄就把他们做成堆肥,没有负担地回到大地,再去滋养新的生命。

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如果厨余里含有肉的话就容易生虫,所以买肉的时候就要估算好食用量,尽量吃完,不要造成浪费。

人的问题解决了,那七只猫怎么办?仅仅是猫的排泄物和猫砂都会产生很多垃圾。

这对小夫妻确实也为此苦恼了很久,但是他们不愿意妥协,就不断地尝试各种方式来减少猫的垃圾的产生。

主要就是猫饲料和猫砂。

为了减少废弃物,他们放弃购买加工罐头盒饲料,花时间找到愿意配合的鸡肉商,每两个月准备好装肉的盒子,买下一定的肉,按照食谱做猫粮,让猫咪吃真正的鸡肉,而且盒子还可以重复使用。

猫砂是个大问题,过去因为使用猫砂,每天至少产生二到三公斤的垃圾量。吕嘉龄就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森林永续认证且可以做堆肥的木屑猫砂。

这样猫咪的排泄物可以进入马桶清除,而使用过的木屑猫砂则可以做成堆肥,回归大地。

他们还四处收集绿色的回收桶,鼓励来店里购买猫砂的人使用这种可循环使用的猫砂桶,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人加入到这个减少塑料的行动中。

一开始其实很多人不能理解这对夫妻的做法,说他们是「变态」、「变态环保狂魔」,甚至有一半的朋友远离了他们。

但是吕嘉龄却没有动摇过,一方面是因为她忘不了纪录片里那触目惊心的一幕,另一方面,长时间践行这种零废弃的简单生活,已经让她爱上了这种没有过度欲望,内心充盈的生活。

慢慢地,她开始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

小小的猫旅馆里放满了环保猫砂、自制清洁用品的小苏打粉、柠檬酸,大家也会约在店里交换各自不需要的物品、衣服、书籍、锅碗瓢盆,一种以物易物的小型社会在这里悄然形成,这是她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有附近的妈妈带着小朋友来买制作清洁剂的柠檬酸和环保装的猫砂

另一个大的变化是每月花得钱越来越少,能多存下40%的钱,生活不再被物欲支配,而是真正听从内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人说这对夫妻生活太变态,小城君觉得他们是自己生活中的英雄。

当我们面对环境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束手无策,或者很快忘到脑后,但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让自己做出一点点改变呢?

像这对已经40岁的夫妻一样,先从自己做起,再慢慢影响到别人,让这个社会一点点变好。

不用很多,只要一点点——

去买东西的时候,带上自己的布袋;

不买一次性用品,比如一次性筷子;

少叫外卖,一份外卖,就是一份塑料垃圾;

随身带一条手帕擦手,而不是纸巾;

只买自己真正会穿的衣服、会背的包;

买鞋的时候试下不要鞋盒

…………

多改变一点,海洋上的垃圾就更少一点,

人生的意义,或许就在这一点小小的善意里。

图文素材来源:

苹果即时新闻《她养7只猫,全家每月垃圾量才104公克》

苹果即时新闻《猫奴环保新商机,上万公斤木屑砂+千个绿桶》

杂志《小日子》中的《零废弃生活,让人生像是重新开了机》

一条《一对夫妻的零浪费生活:自制牙膏、洗发水,甚至卫生巾!一个月只产生104克垃圾》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40岁「变态」夫妻,自制牙膏、洗发水,甚至卫生巾!过得很穷,却超幸福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