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最“贵”学校校长:只有家长管理好期望,孩子才能追求学术卓越

看点 双语学校这两年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也是对双语教育的一种考验:能不能做到中西融合?能否达到第二母语的要求?等等。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建校不足两年,去年,康德双语小学部学费涨至8w每学期,登顶“魔都最贵学校”。不仅如此,这所位于上海市中心黄金地段的新学校还迎来了新校长Mrs Rachel Borland。接下来她又会给学校带来哪些新变化?外滩君拜访了Rachel,作为拥有35年教龄的老师,请她来谈谈她对双语教育的看法以及如何落实到教学当中。
portant="important" rgb="rgb" px="px" sans-serif="sans-serif" arial="arial" ui="ui" gb="gb" sc="sc" neue="neue" em="em" center="center">
portant="important" rgb="rgb" px="px" sans-serif="sans-serif" arial="arial" ui="ui" gb="gb" sc="sc" neue="neue" em="em" center="center">文丨张楠 编辑丨李臻
这几年,国内的国际学校与双语学校发展势头迅猛,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进这些提供国际课程的学校,希望他们能够学贯中西。但是,中国家长对于双语教育的这种期望,是否真的能让孩子得到中西融合的教育,还是只是让孩子多一门语言傍身?
关于这个问题,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校长Rachel Borland有话要说。
国际学校与双语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好的双语教育,是要打开孩子转换双语思维的开关,并且不断训练强化这种能力。
而中国家长对于教育的焦虑与期待,关注点从排名高低转向学习过程本身,才会对孩子更有帮助。
中国学生的高度竞争力,往往来自父母的推力。父母的过度参与,会让孩子失去自我学习的原动力。
鼓励孩子学习新事物,才能让他们建立起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而演讲能力,是培养这种自信的关键。
Mrs Rachel Borland拥有英国莱斯特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及卡迪夫大学语言与传播研究硕士学位,在教育领域拥有超过35年的资深经验,她曾在世界多个国家的国际学校担任领导职务,还曾在英国大学任职。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是她出任的第五个校长职位。
Rachel Borland校长
Rachel来上海康德担任校长之前,在伦敦中心地段一所大型寄宿制学校担任校长一职,那里来自中国的学生比例很高。而对于青少年时期就读于香港名牌中学港岛中学,本科毕业后又在香港从事多年教学与学校管理工作的Rachel来说,中国更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家。
打开双语思维的转换开关
当我们提到国际学校这个词,它有时候会广泛地指代那些包括双语学校在内的所有提供国际课程的学校。但Rachel当即指出,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我们不能把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混为一谈,从招生到教学,它们都完全不同。”
首先,国际教育是一种针对当地市场的教育,这种市场吸收了英国教育、美国教育或者IB教育的精华,然后针对当地市场进行本土化。而双语学校则不同,“那意味着它是一所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都对两种不同的课程(英文的和中文的)进行公正处理的学校。”
那么,在学术严谨的Rachel看来,好的双语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呢?“双语学校,意味着对中文和英文课程进行公正处理,训练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掌握这种从中文到英文或者从英文到中文的转换技巧。”
而第一步,就是从Speak in English(说英语)走向Think in English(用英文思考)。
一个正在学英语的孩子,在听到一个用英文提出的问题后,会先在脑中把它翻译成中文,然后思考,得出答案,再把答案翻译成英文,最后用英文回答。“而我们说的Think in English,就是要去掉这个在脑中翻译的过程,直接在脑子里进行全英文式的思维和表达。如果使用中文提出的问题,那就用中文思考,中文回答。”
在外滩教育往期文章《中国孩子的英文学习问题,说到底还是“思维”跟不上》中,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终身教授Paola Uccelli也曾表达过对于这种问题的思考。她的博士毕业生、现任教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的秦文娟老师曾讲,这种纯英文式的思考与表达,是“非常理想化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足够的语言基础。
“所以在上海康德,我们的小学部是上午中文课,下午英文课。先在低龄阶段给到足够的浸润式体验,打好语言基础。”到了初中部,再试图去打开学生转换这两种语言环境下思维模式的转换开关,然后训练强化。
“要很快地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这发生在大脑的前部,能够做出创造性反应的部分。我们转换得越多,大脑就越有创造力。”
那么,上海康德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这种转换呢?
首先是一个叫做“On the spot(现场发言)”的环节。Rachel介绍说,这意味着在每节课的开始和整个课程中,老师会给学生讲一些东西,然后现场提问。学生有30秒的思考时间,然后用中文和英文作答。“当我想让你谈论植物,你需要用英文和中文回答,所以在你的大脑中,会发生这种转换,不停地转换,转换。”
再来,中英文交替的课程安排。在高中部的IGCSE+A Level的课程之前,上海康德初中部提供中英两套课程,并配合相应的教材。两方的老师们按照学科被划分在同一个备课组。两套课程在框架上相互覆盖,顺序上基本同步。授课形式上英方课程侧重于感性认识的引导,中方则更注重理性的逻辑思维提升训练。
“双语意味着我们有英语科学,英语数学和英语人文等其他学科,以及所有课程的中文教学。”然后在这两种课程中,一节中文课,一节英文课,交替进行,从早到晚。“我们让他们的大脑不停地进行这种转换活动。”
Rachel认为,这种训练类似于去健身房。“当你的大脑一直经历这种活动,就像是在健身房做锻炼。然后你的整个大脑就会拥有一个巨大的词汇库,和两种语言的思维模式。”
与其关注排名,不如观察过程
英国康德学院(Concord College UK)久负盛名,曾被《金融时报》评为英国“最有价值”的私立寄宿制中学第一名,学术排名始终名列英国各大排行榜前茅。在上海康德,“追求学术卓越”同样是第一要务。
这种严谨、重学术的英式教育更容易吸引到对教育抱有高期待的中国家长们。但Rachel坦言,在上海康德,同样需要做很多工作,教育家长如何管理他们的期望。
“这里的父母要求很高,对自己的孩子期望也很高。这或许跟中国家庭大多只有一两个孩子有关,家长们总是很积极地想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他们想知道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一切。”Rachel说,她收到了很多家长发来的邮件,谈论考试成绩,他们很在意排名,因为他们时常焦虑和担心,“我的孩子可以进入顶尖的大学吗?”
但Rachel直言,“这种横向的比较,是在浪费家长的时间,也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
英国康德每周一次的学业过程评估测试,被认为是保证高学术水平的关键之一。在上海康德,这一点也得以保留。上海康德高中部的孩子,每周六早上都要来学校参加这个测试,而测试的结果,通常只有分数而没有排名。Rachel认为,“一切为了排名,是大错特错的。”
2019年7月,新加坡教育部宣布了将从今年起简化学校成绩单(不再公开班级和年级名次、同届学生的最高分等信息)的决定。Rachel说,她希望更多的国家采取这样的行动,不仅是为了让年幼的孩子更健康,也是为了将父母的关注点从学业成绩的横向比较中转移到学习过程是否真的在发生。
“我希望父母关心的是,孩子上次得到了60分,这一次得到了80分,他们有进步,意味着他们已经学会了。而不是,他这周不应该考第二名,因为上周考了第一名。”
中国学生的竞争力往往来自父母
曾在英国伦敦经营一所大型大学的Rachel见过很多中国学生,在和他们的接触中,Rachel发现了一些中国学生的特点。比如,他们往往在科学、数学、物理等学科上表现突出,但在政治、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的成绩却不会很好。
但出乎意料的是,对于中国学生的高度竞争性(competitive),Rachel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在我们的认知中,中国学生总是高度竞争的,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一旦父母不在身边,这种竞争力就消失了。”这种现象,让Rachel意识到,“事实上,中国学生是在父母的推动下变得非常有竞争力。”
因此,除了上文提及的学业过程评估测试,上海康德试图用各种方式帮助孩子脱离这种外在推动,感受学习过程本身给他们带来的变化。
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的孩子们
在上海康德,学生被鼓励去尝试一些他们从未尝试过的事情。“我的座右铭是,让学生跳出思维定势。所以我想让学生尝试一些全新的活动。如果你抱怨弹钢琴太难,那就太好了,因为真正的学习就是在困难的活动中进行的。”
“去年,我们为十年级的学生安排了一周的实习,我们想让他们体验工作的世界。在那一周里,他们意识到,有些工作要求他们必须非常有纪律,必须有能量和韧性度过日程满满的一天。你不想做你认为困难的事情,你仍然要去做。”
学生们抱怨着太累了,但他们也说,这是一次非常鼓舞人心的经历。在Rachel看来,这也是一种建立信心的过程,对于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
培养公开演讲能力,建立自信
Rachel再三强调建立这种学习自信的重要性。事实上,上海康德也的确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这种自信。比如,康德的特色项目英语口语与演讲技巧课(ESB, English Speaking Board)。
在英国康德学院,这一课程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在上海康德,也专门成立了ESB中心。这个课程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还要训练学生的演讲技能。这个每年持续九个月的课程,全体七年级和十一年级学生参加,最后参加ESB资格证书考试。
课程的每一阶段结束时,学生都会参加考试。约六人一组,由外部考官进行评估。课程及考试难度将随着课程等级的提高而递增,考试内容包括诗朗诵、文学作品朗诵、名人演讲分析和主题演讲。
公共演讲一直被看作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虽然并非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公众演讲者,但是所有的学生都将参加大学面试或就业面试的小组选拔。清晰、自信、坚定地表达自我和自身想法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而让我们的学生拥有这样的技能,是我们责任的一部分。”
Rachel Borland校长
在上海康德,还有戏剧、诗歌大会、才艺表演等各种让学生登台表演的活动。Rachel强调,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参加这些活动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我认为这很重要,因为他们将如何面对未来工作的世界,我们不知道他们将如何生存,他们的工作是什么。但我们知道的是,年轻人需要比你们这一代人拥有更多,比我们这一代人拥有更多,因为竞争将非常激烈。”
portant="important" px="px" sans-serif="sans-serif" arial="arial" ui="ui" gb="gb" sc="sc" neue="neue">
portant="important" px="px" sans-serif="sans-serif" arial="arial" ui="ui" gb="gb" sc="sc" neue="neue">
portant="important" px="px" sans-serif="sans-serif" arial="arial" ui="ui" gb="gb" sc="sc" neue="neue">从学神制造厂出走打造魔都热捧双语名校,他说我面试挑学生就看这两点!
portant="important" px="px" sans-serif="sans-serif" arial="arial" ui="ui" gb="gb" sc="sc" neue="neue"> 不理解何为真正的双语教育,会给孩子带来无法修复的伤害!
portant="important" px="px" sans-serif="sans-serif" arial="arial" ui="ui" gb="gb" sc="sc" neue="neue">从复旦附中到上海市中心首所双语学校,这位校长用“无为而治”办真正的素质教育
portant="important" px="px" sans-serif="sans-serif" arial="arial" ui="ui" gb="gb" sc="sc" neue="neue">
portant="important" px="px" sans-serif="sans-serif" arial="arial" ui="ui" gb="gb" sc="sc" neue="neue">
portant="important" px="px" sans-serif="sans-serif" arial="arial" ui="ui" gb="gb" sc="sc" neue="neue" center="center">关注外滩教育
portant="important" px="px" sans-serif="sans-serif" arial="arial" ui="ui" gb="gb" sc="sc" neue="neue" center="center">阅读3000+篇优质文章
耶鲁Emily老师主讲
《批判性阅读前的必修课》
1元即可体验!
藤校导师帮你告别低效阅读!
让孩子下笔如有神助!
限时优惠
点击下方小程序
1元体验原价99元的课程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