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前的教育宣传海报太赞了,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最近,无意间看到了一组《儿童心理教育图》的系列知识宣传画。
我去查了一下,发现竟然是1952年上海新亚书店出版的。
这组66年前的教育海报,没有长篇大论的讲解,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也没有寓意深长的故事。
它就是用最最朴素的语言,描述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教育问题。
而宣传画中的教育理念,在我看来,就算放在现在也不过时。甚至可以说,依然能让家长们受益匪浅。
呐,这就一起来看看吧!
ntent="t">1. 关于生的问题
“妈妈,弟弟从哪里来的?”
“妈妈,我是哪里来的?”
这时正好是性教育的机会
不可捏造故事欺骗儿童
可以用小猫、小狗、小鸡的比喻
解释生育的事实
原来那个时候
就已经有性教育了
而且也强调了不能欺骗
可现实中呢?
上一辈告诉我们是“捡来的”
这一辈告诉下一辈是“打游戏爆的”
一家三代都没有血缘关系的吗?!
“性教育”不可耻
别等娃受到伤害再后悔
ntent="t">2. 关于死的问题
儿童对于死人会害怕
或者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
你可以依照他的智能把事实告诉他
并可作比喻说:
花草会死,小鸟会死,死是生命的停止。
“死”这个字,在很多人那是个禁忌
所以在我们的教育中
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
但其实给孩子正面解释死亡
也是在给他们讲解生命和爱的意义
对于这个问题
我很喜欢美国心理协会的一个解释:
死亡代表一个人没有任何感受
不会感受到饥饿、口渴、
恐惧或者受到伤害
不过这也代表着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们
可是对他们的记忆
是可以永远保存在我们的脑袋里
和心里的
死亡教育也是爱的教育
对生命的的敬畏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ntent="t">3. 关于勇敢与害怕
破皮出血不嚷痛
从小要有勇气
不要让他怕高或爬走狭板
不要让他畏缩不劳动
不要让他怕黑暗
其实我理解的这张图
不是说要逼孩子要去做危险的事情
只是告诉家长们不用过度保护孩子
不要让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放弃
一遇到挑战就畏缩
一有不顺就只知道哭
勇敢,也是孩子的必修课
戴望舒的《寻梦者》中写道: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有足够勇气的孩子
才能直面未来的挑战和失败
才能勇往直前
最终收获那“金色的贝”
ntent="t">4. 关于嫉妒与公平
你切瓜,要平均
切了后,我来分
大家公平,才不妒忌
有个可以相知相伴的手足
真的是件很幸运的事情
两个人一起打闹一起成长
一起分享快乐与烦恼
当父母老去
还能相互扶持
走过一程又一程的路
可孩子不会天生就相亲相爱
还需要父母的关怀和引导
而“公平”,则是最重要的前提
别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别把“手足”培养成了“仇人”
ntent="t">5. 关于同情与爱护
鼓励小朋友喜爱动物
发挥同情心
滋养正常的情绪
同情心用现在流行的词来说
应该就是“共情能力”
被理解
是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诉求
一万句“我爱你”
不如一句“我懂你”
共情能力好的孩子
能很好的体会到他人的想法和情绪
能触摸到他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并用自己的善良,去帮助别人
孩子多一些慈悲心没什么坏处
人间很值得
ntent="t">6. 关于好奇心
小孩并非有意破坏
只是想看看东西被撕破后
是个什么样
给他一种代替物
让他去满足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这是一种难得的
又不需要花大力气培养的品质
我们要做的
仅仅是保护这份“好奇”
温柔的对待孩子的问题和小调皮吧
和他们一起
边走边看,边问边聊
慢慢揭开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
陪着孩子一起好奇,一起探索吧
再回一次童年不好吗?
ntent="t">7. 关于想象力
儿童富有想象力
有时会虚构故事
一个3、4岁的儿童说
我家里有架大飞机
他是在说谎吗?
并不是!
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
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
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孩子天马星空的想象力
让这个世界更加多姿多彩
也让他的人生有无限可能
ntent="t">8. 关于父母之爱
子女不可溺爱
也不可不爱
适度的爱护儿童身心健康
像花草得了雨水阳光一样
欣欣向荣
对于孩子,我们当然要爱
但爱也要讲究方法
在他们懵懂无知时
我们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和关怀
让他们对自己、对世界充满安全感
而当他们开始懂事时
我们也要帮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
不能一味的纵容
父母真的是这世上最难的职业
因为你怎么做
都做不到完美
但其实,我们也不需要完美
因为我们会和孩子一起成长、绽放
这一套1952年的教育海报
有没有对你有一些启发呢?
留言和小慧聊聊吧!
- END -
来源:小小包麻麻
大家都在看商务合作QQ:2260738918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