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亭有关的古诗词

1.燕然山有关的古诗词和典故
1、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李白)2、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长相思 李白)3、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从军行 李昂)4、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送张相公出征 杨夔)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王维)6、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泾州观元戎出师 戎昱)7、待勒燕然归未得,雪枝南畔少徘徊.(灵池县见早梅 吴融)8、须凿燕然山上石,登科记里是闲名.(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姚合)9、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2.丰乐亭游记(其三) 古诗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译文〕
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春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向滁州人讯问泉水的所在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都 看过,很爱这里的风景。由于这样,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就同滁州人在那里游玩。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此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因为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
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成为敌国的,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的凭靠险要的割剧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死光了。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江淮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宝刀不老耕田各地和穿衣吃饭,欢乐地度过一生,死后被人送进坟墓。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在山谷之间找到这泉水以后,就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丰山,低头听泉声;春天采摘幽香的山花,大旱天托庇在乔木下乘凉,妻了秋冬两季,经过风霜冰雪,山水更加清楚地显露出明净秀美,四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可爱的。双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因此我根据这里的山水,称道这里的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幸运地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3.与山川有关的古诗词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嵋山月歌》 李白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
4.和浪子有关的诗句
《题漠口铺》
年代:宋 作者: 韩玉父
南行逾万山,复入武阳路。
黎明与鸡兴,理发漠口铺。
旴江在何所,极目烟水暮。
生平良自珍,羞为浪子妇。
《新市杂咏十首》
年代:宋 作者: 华岳
青衫揾泪向人啼,妾本秦楼浪子妻。
流落南州归不得,青楼今在画桥西。
《如梦令·秋千争闹粉墙》
年代: 宋 作者: 吴文英
秋千争闹粉墙。闲看燕紫莺黄。啼到绿阴处,唤回浪子闲忙。春光。春光。正是拾翠寻芳。
《使北》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江南浪子是何官,只当空庐杂剧看。
拨取公卿如粪土,沐猴徒自辱衣冠。
5.与遥有关的诗词
《梅花》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夜》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清平乐·红笺小字》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渔家傲·红粉墙头花几树》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红粉墙头花几树。落花片片和惊絮。墙外有楼花有主。寻花去。隔墙【遥】见秋千侣。绿索红旗双彩柱。行人只得偷回顾。肠断楼南金锁户。天欲暮。流莺飞到秋千处。
6.与鹤有关的古诗词
唐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刘禹锡《鹤叹》)、“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二首》)、“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杜牧《鹤》)、“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鲍照《鹤舞赋》)、“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郑谷《鹤》)、“丹砂结顶煜有辉,咳吐璀错生珠玑”(刘伯温《云鹤篇赠詹冈》)、“丹砂作顶耀朝日,白玉为羽明衣裳”(谢缙《题松竹白鹤图》)。
鹤行走时,细腿高抬,挺胸昂首,迈着“矩步”,从不萎萎缩缩,徐缓而高雅,有一种“绅士”风度,透着阳刚之气。诗人们写道:“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张籍《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刘禹锡《鹤叹》)、“夕阳滩上立徘徊,红蓼风前雪翅开”(韦庄《失鹤》)。
诗人们写鹤的飞,凌霄直上,翱翔万里。“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张九龄《羡鹤》)、“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李峤《鹤》)、“匝日域以回鹜,穷天步而高寻”(鲍照《鹤舞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东游扶桑略西极,上下九天仅咫尺”(谢缙《题松竹鹤图》)、“分飞共所从,六翮势摧风”(杜牧《别鹤》)、“苍波万里茫茫去,驾风鞭霆卷云路”、“四海明月五湖风,飞冲直上凌虚空”(友鹤仙《友鹤吟》)。
“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孟郊《晓鹤》)、“闲整素仪三岛近,回飘清唳九霄闻”(李绅《忆放鹤》)、“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元稹《和乐天感鹤》)、“清音迎晓日,秋思立寒蒲”(杜牧《鹤》)、“清响彻云霄,万籁悉以屏”(于谦《夜闻鹤唳有感》)。
:“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刘禹锡《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惊身蓬集,矫翅雪飞”(鲍照《舞鹤赋》)、“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李绅《忆放鹤》)。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随机推荐
- 早晨自我激励的正能量经典语录 周末早安人生哲理感悟短句
- 家庭的作文叙事400字(精选7篇)
- 我爱我的书包优秀作文400字(满分5篇)
- 对你的爱就是这样我们却开始了
- 简单大方的英语自我介绍面试_Simple and generous self introduction 3篇
- 梦打破了
- 森林防火作文600字(精选范文6篇)
- 分享议论文600字(通用范文3篇)
- 项目简介怎么写范文700字(精选范文7篇)
- 有关描写渭河的诗词
- 人生哲理作文800字(通用范文7篇)
- 人员调整通知范文600字(通用范文6篇)
- 当青春不再青春
- 记叙文100字(通用范文7篇)
- 有关思乡的诗词
- 怜悯之心初中议论文600字(通用范文5篇)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