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雄关的诗词

1.关于嘉峪关的诗句
描写嘉峪关的诗词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出塞》--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上
胡宿
汉家神箭定天山,烟火相望万里间。
契利请盟金匕酒,将军归卧玉门关。
云沈老上妖氛断,雪照回中探骑闲。
五饵已行王道胜,绝无刁斗至阗颜。
闻山海古榆关,今日行经眼界宽;万顷洪涛观不尽,千寻绝壁渡应难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青云。(明.陈棐《祁连山》)
七古.嘉峪关秋望
边塞暮雨催霜秋,黄花泼香竞野畴。
最是烽堠经世面,长烟落照立云头。
浪淘沙.嘉峪关
雪舞冻云低,变幻熊罴。飞檐重阁比天齐。铁马冰河闻柝斗,风掣旌旗。
叹赏一砖泥,远望安西。丝绸古道旅人稀。梦上昆仑寻隐士,再论禅机。
七绝.咏嘉峪关
关山南北共争雄,云压缭垣雪压峰。
黄昏宿燕归来晚,怨锁双扉鸣漠风。
古风.嘉峪关吟(二首)
一
秋登嘉峪关
天高云谈远
仰视古关隘
犹聆壮士面
俯拾残箭镞
顿觉体生寒
伊吾古天地
思绪怅茫然
二
茫茫戈壁缈缈天
遥想迁客泪不干
叹服先贤投笔志
驼铃声里夕阳圆
七律.咏嘉峪关
胡杨已老叶仍青,沙枣花开香满庭。
种柳千丛欺大漠,驰峰万里揖长城。
钢花更比春花艳,古月岂如今月明?
莫道河西焦苦地,楼台处处阻云行!
破阵子.游嘉峪关
万里长城西起,边陲锁钥雄浑。
悬壁纵伸山脉里,策马挥鞭第一墩。
轻蹄重辙痕。
战鼓咚咚又击,呐声阵阵欣闻。
天地静观奇布阵,铁马金戈气势存,
沙场壮士魂。
卜算子.嘉峪关
百丈伟雄关,
楼角悬星斗。
万里城垣远接天,
垣上飞云走。
秋夜月如钩,
风雪长相守。
昔日狼烟不再看,
牧笛东风柳。
2.关于“嘉峪关”的诗句
1、《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2、《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3、《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4、《嘉峪关前长城近处远望》
清代:于右任
天下雄关雪渐深,烽台曾见雁来频。
边墙近处掀髯望,山似英雄水美人。
译文:嘉峪关的雪越来越深,在烽火台经常看到大雁。在墙的附近摸着胡子向远处眺望,山看起来像英雄,水像美人。
5、《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
清代: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译文:嘉峪关把守严格,万里征召而来的人驻扎在关下。城阁连接一片,城墙斜压,云彩低空飘荡。天山高险陡削,遥望茫茫大海,眼神迷离。谁说崤函有着千年的险峻,和它比只不过是一团泥。
3.关于嘉峪关的诗词
1、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出自:清·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
译文:嘉峪关的把守非常严格,有从万里之外征召而来的人驻扎在关下。城阁连接一片,城墙斜压,云彩低空飘荡。
2、一纸将军令,重门六扇开。
当关资虎将,题壁费鸿裁。
出自:清·史善长《进嘉峪关》。
译文:一张将军令传来,重开了嘉峪关的六扇城门。镇守关门的是资深的将领,在墙壁上题字的是有名的书法家。
3、天下雄关雪渐深,烽台曾见雁来频。
边墙近处掀髯望,山似英雄水美人。
出自:清·于右任《嘉峪关前长城近处远望》。
译文:嘉峪关巍峨耸立,大雪渐渐变大,烽火台上以前经常有大雁飞来。在城墙脚下捋着胡子向远处眺望,大山像英雄,水像美人一样。
4、回首昆仑万叠山,黄沙白草几人还。
出自:清·施补华《题嘉峪关驿壁》。
译文:回首昆仑万重交叠的雄山,黄沙漫飞舞寸草不生,去了那里有几人回来。
5、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
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
出自:清·裴景福《登嘉峪关》。
译文:长城和白云齐高,一登上高楼,万段的城墙就很低了。这里是连接漠北的重要关口,从这里划分出四郡。
4.有关嘉峪关的诗词
从军行(唐)王昌龄玉门山障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嘉峪晴雪(明)戴弁烟笼嘉峪碧?,影拂昆仑万里遥。
暖气常浮春不老,寒光欲散雪初消。雨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雾飘。
最是晚来闲望处,夕阳天外锁山腰。出关作(清)洪亮吉半生踪踪未曾闲,五岳游完鬃乍斑。
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塞外杂咏八首(之二)(清)林则徐雄关楼堞倚云开,驻马边墙首重回。
风雨满城人出塞,黄花真笑逐臣来。登嘉峪关(清)裴景福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
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雪中苜蓿绿鹦…。
5.描写嘉峪关的诗句有哪些
1、《嘉峪关前长城近处远望》 清代:于右任 天下雄关雪渐深,烽台曾见雁来频。
边墙近处掀髯望,山似英雄水美人。 释义: 嘉峪关的雪越来越深,在烽火台经常看到大雁。
在墙的附近摸着胡子向远处眺望,山看起来像英雄,水像美人。 2、《嘉峪关登筹边楼时宁远查大将军入觐》 清代:方正瑗 金锁严关绝塞开,旅人乘兴上楼台。
天山雪影浮空去,瀚海风声卷地来。 揽辔平生微有志,筹边万里愧无才。
遥闻戍鼓传呼急,内召将军拔马回。 释义: 当金锁被关闭时,旅行者来到了城楼上。
雪在天空中飘动,海风卷着浪花的声音而来。 一个年轻人的生活是非常雄心勃勃的。
他听到鼓的消息,朝内召集将军回来。 3、《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 清代: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释义: 嘉峪关把守严格,万里征召而来的人驻扎在关下。
城阁连接一片,城墙斜压,云彩低空飘荡。 天山高险陡削,遥望茫茫大海,眼神迷离。
谁说崤函有着千年的险峻,和它比只不过是一团泥。 4、《登嘉峪关》 清代:裴景福 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
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 雪中苜蓿绿鹰觜,天上桃花红马蹄。
飞将神兵纷出塞,圣恩可许到伊犁。 释义: 长城和白云齐高,一登上高楼,万段的城墙就很低了。
长长的城墙一直连接到大漠以北,西域四郡划分。 雪中苜蓿绿鹰紫,天上桃花红马蹄。
飞神军队纷纷出塞,圣恩可以传达到伊犁。 5、《登嘉峪关》 近代:水梓 嘉峪关西接大荒,万山形势锁高岗。
雄才大略今何在,凭吊汉武与秦皇。 释义: 嘉峪关的西部连接着大荒漠,万山连环围住高岗。
雄才大略今天又在何处,凭此吊念汉武帝与秦始皇。
6.写嘉峪关的诗词
嘉峪关诗的突出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描绘大漠雄关的瑰奇景观。
有侧重写关的:“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青云。”(明·陈棐《祁连山》)
有侧重写风沙的;“风摇柽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清·汪漋《敦煌怀古》)。
更多的诗是侧重描摹关城的雄姿:“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险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清·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
“冈峦重叠戴雄关,关势峥嵘霄汉间”(清·宋伯鲁《入关》)
“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清·裴景福《登嘉峪关》)。
7.描写山海关 嘉峪关 玉门关的诗句
嘉峪关: 嘉峪关诗的突出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描绘大漠雄关的瑰奇景观。
有侧重写关的:“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青云。”
(明·陈棐《祁连山》)有侧重写风沙的;“风摇柽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清·汪漋《敦煌怀古》)。更多的诗是侧重描摹关城的雄姿:“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险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清·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冈峦重叠戴雄关,关势峥嵘霄汉间”(清·宋伯鲁《入关》);“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清·裴景福《登嘉峪关》)。
明清时期这些诗作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天下雄关”的粗犷而奇异。嘉峪关是西北的军事要冲,许多嘉峪关诗反映了西北政治军事形势。
清初,常出兵西北,金戈铁马,鼓角相闻。雍正军机大臣鄂尔泰的《送查大冢宰领大将军敕出嘉峪关》诗就反映这种场面:“宣麻西下领诸侯,小驻筹边望戍楼”,“旌旗一变思汗羽,挞伐重光问虏酋”。
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从嘉峪关向西进军的。幕僚施袖华有诗云:“暮宿嘉峪关,别酒破萧瑟。
凌晨出西门,送客旌旗密”(《出嘉峪关作》)。后来西北地区太平无事,但嘉峪关仍驻重兵:“防边自古建雄关,圣代于今卧鼓闲”,“风腾瀚海鲸鲵吼,月冷荒城剑戟环”这是陕西提督周达武《登嘉峪关》里的诗句。
上海关: 有关山海关的诗作,其内容很丰富,有赞美长城的险要和景观的壮丽的,有反映时代的风云及其他抒怀之作,但最富特色的是描写战争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爱国名将戚继光镇守蓟州长城一线长达16年之久,他曾率兵出关作战,写《出榆关》:“前趋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反映了当时军威之壮。万历中期,女真族崛起,东北多战争,黄洪宪《山海关》中写道:“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
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平沙万马明。
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表达了诗人请缨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
明末,山海关常有朝庭重臣统兵与后金作战,大学士、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的《重登山海关城楼》:“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
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群雄骄语日,一剑几经过。”抒发了人生易老,报国任重,壮志难酬的感慨。
清代前期有关山海关的诗作,多反映时代的巨变,民生疾苦,语多沉痛哀怨。思想家顾炎武的五言长诗《山海关》是其中的一首。
全诗36句,首先写山海关的险要地理形势,其次写明清战争及山海关的防务,最后写吴三桂迎清兵入关及明亡后山海关环境的悲凉。风格古朴平实,慷慨生哀。
陈天植《山海关》:“疆场百战地,烟火几家残”;王模的《榆关》:“荒沙寒白骨,新鬼啸黄泉”、“前年百战地,遗恨至今存”。把山海关作为一个古战场来凭吊,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对战死沙场者遗恨的同情。
尤侗的长诗《山关行》真实地反映了清初京郊闹饥荒,清廷招募穷苦百姓经由山海关向辽东移民,百姓扶老携幼,号哭上路的惨状:“山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白头龙钟扶老翁,红颜伶俜携儿童”;“亲戚坟墓天一方,惜别临歧泪如雨。”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玉门关: 和王七玉门关吹笛 (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玉门关盖将军歌(岑参) 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 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 金铛乱点野酡酥。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清歌一曲世所无, 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 众中夸道不曾输。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我来塞外按边储, 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军行》唐. 王昌龄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唐. 戴叔伦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关山月》唐. 李白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军行七首》唐. 王昌龄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玉门关盖将军歌》唐. 岑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 王之涣。
8.描写《嘉峪关》的诗句,是什么
1、烟笼嘉峪碧岧峣, 影拂昆仑万里遥。——戴弁 《嘉峪晴烟》
2、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洪亮吉 《出关作》
3、驰鸣玉垒移封旧,雁带金城振旅还。——陈其学 《防秋登嘉峪关纪事》
4、暮宿嘉峪关,别酒破萧瑟。——施补华 《出嘉峪关作》
5、名心我比班超少,不待封侯巳入关!——施补华 《题嘉峪关驿壁》
6、一纸将军令,重门六扇开。史善长 《进嘉峪关》
7、冈峦重叠戴雄关,关势峥嵘霄汉间。——宋伯鲁 《入关》
8、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裴景福 《登嘉峪关》
9、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四首》
10、雄关楼堞倚云开,驻马边墙首重回。——林则徐 《塞外杂咏》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