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郑成功有关的古诗词

1.有关郑成功的诗句
郑成功个人诗集作品有:《春三月至虞谒牧斋师同孙爱世兄游剑门》《越旬日复同孙爱世兄游桃源涧》《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复台》。
1、《复台》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2、《郑成功词》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3、《谒郑成功祠》
孽子孤臣一稚儒,
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
确保台湾入版图。
扩展资料
郑成功诗集典故:有一天,郑成功带领将士去拜访高山族一个部落时,从欢迎的人群中走出4人,他们各自端着一个盘子,里面分别放着金、银、野草和泥土,献给郑成功。郑成功看了看面前4个盘子里的物品,略有所思后,笑着对高山族同胞说,他到台湾来是为了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而不是为了要金银的。
说完后,他收下了野草和泥土,将盛有金、银的盘子都退还给高山族。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岛,使高山族同胞很受感动。所以在收复台湾的多次战斗中,高山族同胞都积极大力支持郑军的驱荷斗争。
2.有关郑成功的诗句
郑成功个人诗集作品有:《春三月至虞谒牧斋师同孙爱世兄游剑门》《越旬日复同孙爱世兄游桃源涧》《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复台》。
1、《复台》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2、《郑成功词》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3、《谒郑成功祠》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扩展资料 郑成功诗集典故:有一天,郑成功带领将士去拜访高山族一个部落时,从欢迎的人群中走出4人,他们各自端着一个盘子,里面分别放着金、银、野草和泥土,献给郑成功。
郑成功看了看面前4个盘子里的物品,略有所思后,笑着对高山族同胞说,他到台湾来是为了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而不是为了要金银的。 说完后,他收下了野草和泥土,将盛有金、银的盘子都退还给高山族。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岛,使高山族同胞很受感动。所以在收复台湾的多次战斗中,高山族同胞都积极大力支持郑军的驱荷斗争。
3.关于郑成功的诗词
歌颂郑成功的诗句 1、蔡延锴将军见景生情,命笔写下了七绝:“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兵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
对郑成功赞美有加。 2、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绝:“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
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也对郑成功大家赞颂。
3.气止惊涛,波澜处,白袍身觅。遥海望,北风狂啸,浪流还击。
五十万顷国土裂,七千里路人声寂。仰天叹,三百载轮回,骄阳熄。
4.祭沧海,行舟疾。假潮水,山河辟。
渡我明师,踏浪驱荷夷。血染沧海何畏首,复我华夏犹不弃。
期夙愿,秣马厉寒兵,江山易。 扩展资料: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成功。
4.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诗歌
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诗歌 复台 郑成功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复台诗是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时写下的七言绝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荷兰人入侵台湾强占38年之久。
郑成功北伐抗清失败后退守福建于1661年率领将士2.5万人从金门出发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激战,终于驱逐了荷兰人,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复台诗便是这一历史记录。民族英雄郑成功 大明江山气数尽, 闯王进城变废墟。
三桂降清狼入室, 民遭涂炭烽烟起. 。 九州泣泪阴风惨, 不堪阅目三千里。
江南江北屠城空, 白骨腥臭如山积。 更有宝岛被霸占, 忍辱隔海望凄漓。
雄杰志士怒火起, 义愤投戎舍捐躯。 复国蓄锐铸根基, 收回宝岛藏大计。
樯橹飞帆掀巨浪, 剑戈幡舞指荷夷。 竖船利炮威无比, 远攻近砍刀兵袭。
弹炸巨响尸无数, 荷蛮颤悚魂飞离。 勇士持刀驾舴艋, 箭似飞蝗火神驱。
败甲残兵如丧犬, 磕头求饶走降旗。 大业暂成新铺就, 两岸骨肉重团聚。
忘食废寝劳成疾, 英雄含恨九泉里。 赫赫战功载史册, 后人敬仰永激励。
绸缪宝岛费神机, 几经战乱又分离。 尔来台独跳梁丑, 欲焚玩火毁一炬。
九州华夏新崛起, 屹立东方谁敢欺? 仇敌胆敢干内政, 战神霹雳灭熊罴。 长眠英雄亦欣慰, 拔剑激歌更惊喜。
何时重得龙虎将? 雷霆一战归统一!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幼名福松,名森,字明俨,诣明末大儒钱谦益时受字大木。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
5.与战争有关的古诗
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选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 日 绝 句 ★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 儿 ★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 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初入淮河 (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题 临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安 军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话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题郑所南兰 元·倪 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望 阙 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马 上 作 ★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榆 河 晓 发 明·谢 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渡 易 水 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海 上 (选一)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漫 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