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古诗词 > 有关五台山白塔诗词

有关五台山白塔诗词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6-14 15:28:44 阅读: 次

有关五台山白塔诗词

1.写五台山大白塔美景的诗句

1.《五台山》 年代: 清 作者: 顾炎武 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

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 2.《五台山和韵》 年代: 宋 作者: 史监 群峰历尽到巅峦,极目清凉境界宽。

山入雁门真设险,地藏佛国即长安。 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

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3.《送僧游五台山》年代: 宋 作者: 释简长 五峰横绝汉,寒翠倚苍冥。

积雪无烦暑,高杉碍落星。 碛雪檐外见,边角坐中听。

师到栖禅夜,龙湫独灌瓶。 4.《故人梁天机家岢岚即五台山之南也余驰使云中》 年代: 宋 作者: 郑獬 君家在山南,我行在山北。

山如碧连城,千里万重隔。 我行君不知,乘冰赴异域。

异域无春风,未晚日先黑。 思君应在家,游衍甘眠食。

复恐为荐书,去谒天子国。 寒云在山头,应见真消息。

我欲讯寒云,云飞攀不得。 我马不行空,如何度山侧。

相望两不知,立马情何极。 5.《颂古二十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嗣宗 婆婆不在五台山,平地行人作易难。

蓦直坦然今古路,区区却过赵州关。

2.关于五台山诗词

关于五台山诗词有: 《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北望清凉山 》《僧伽歌》《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送僧游台》 五台山:五台山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在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

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方圆达250公里,总面积592.88平方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素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同时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2015年4月2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因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被国家旅游局警告。

上述诗词全文如下: (1)《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 张 籍 远去见双节,因行上五台。化楼侵晓出,雪路向春开。

边寺连烽去,胡儿听法来。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

(2)《北望清凉山 》 苏 轼 西登太行山,北望清凉山。晴空浮五髻,晻霭卿云间。

余光人岩石,神草出茅菅。何人相指拟,稍稍落人寰。

能令堕指儿,虬髯茁冰颜。祝君如此草,为民已痌瘝。

我亦老且病,眼花腰脚顽。念当勤致此,莫作河东悭。

(3)《僧伽歌》 李白 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问言诵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

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

意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瓶里千年舍利骨,手中万岁胡孙藤。

嗟予落泊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一言忏尽满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

(4)《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杜 甫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余业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离素晚相逢,仓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应手看捶钩,清心所鸣镝。

精微穿溟滓,飞动催霹雳。陶谢不枝梧,风骚艺推激。

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君意人莫名,人间夜寥阒。 (5)《送僧游台》 贯 休 羡师游五顶,乞食值年丰。

去去谁为侣,栖栖力已充。浊河高岸坼,衰草古城空。

必到华严寺,凭师问辩公。

3.五台山大白塔上的铜铃的传说

五台山传说故事---大白塔上的铜铃 从前,在今大白塔西北二里许,有个新坊村,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母子二人,本村人管他母亲叫郭 大娘,年已古稀,家境贫穷,住半间草房,另外还有半间灶屋,但母子二人和睦度日,相依为命。

儿子 五岁死了父亲,尚无大名,小名叫虎子,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一年四季除了采蘑菇,就是到十里外 小煤窑背煤。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三十出头还没有成家,可是在母亲面前竭尽孝道,供养侍奉,从不怠 慢,是本村出名的大孝子。

虎子既老实又孝顺,年岁又这么大,为什么还不成亲呢?是不是五官上或生 理上有什么缺陷?其实虎子长得很英俊,什么缺陷也没有,只因他家太穷,用“一贫如洗”来形容,那 是再恰当也没有了,有谁愿嫁给有上顿没下顿的穷光蛋呢?就这样,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已三十出头了 。他母亲为虎子的亲事,愁得常卧病不起,头发也都愁白了。

有一年,阁院(即今塔院寺)要重修大白 塔,四面八方来塔的人可多啦,有木匠,有石匠,也有泥水匠……由于当时的阁院放不下那么多人,都 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郭大娘家来了一位上年纪的白胡子老头,身背褡裢,手拿一只铜铃,据他自己介 绍,他是个翻砂匠,手中的铜铃就是他自己翻砂制造的。

郭大娘指着灶屋说:“你要不嫌房子小,就住在灶屋里。” 老翻砂匠连说“好!好!” 说着郭大娘就帮老翻砂匠搁铺搭床。

一天生,两天熟,三天下来,两位老人亲热得就象一对同胞兄妹。老翻砂匠有个怪癖,不论早 晨出去或是晚上归来,手不离铜铃,而且还走到哪里摇到哪里,没有多久人们都认识他了。

一天,老翻砂匠告诉郭大娘,大白塔快修成了。他要先走一步,留下这只铜铃抵住宿钱。

郭大娘不 理解老翻砂匠的意图,说什么也不要。老翻砂匠不得不说实话了,他告诉郭大娘,这只铜铃日后有人来 要,虎子就有娶媳妇的钱了。

郭大娘一听,这只铜铃能解决她多年的心病,也就收下了。 郭大娘把老翻砂匠送上大路,转瞬间,老翻砂匠走的无影无踪了。

老翻砂匠走后第三天,大白塔的 塔顶上面该安装围长二十三米的圆盘了。圆盘上要饰垂带拴侗铃二百五十二个。

这一天是个黄道吉日, 远近各村的老百姓都赶来看热闹,六十多米高的空中作业,安装大圆盘的该是何等困难啊!不知怎么搞 的,到安装时大圆盘上的铜铃少一个,左数右数,十几个人数了二、三十遍,还是少一个,这可把老方 丈愁坏了。因为错过了今天安装圆盘的黄道吉日,就不吉祥了,甚至会发生大塔倒塌的灾祸。

这时老方 丈想起老翻砂匠的那只铜铃,立即派人到郭大娘家里去找老翻砂匠。 “老翻砂匠前天就走了。”

郭大娘对来人说:“临走时他把铜铃留下了,说是谁要这只铜铃,谁得 拿出盖三间瓦房的钱。” 来人说:“只要能用,别说盖三间瓦房,就是盖十间也行啊!” 来人把铜铃拿回工地,往圆盘上一拴,不仅大小一样,就连色调、式样、花纹也相同,恰如用一个 模子倒出来的一样,真是天衣无缝。

老方丈望着铜铃,前前后后一琢磨,他认为老翻砂匠非一般人,很 有可能是文殊菩萨化身前来帮助孝子成家。当他琢磨到这里,立即令人给郭大娘送去纹银五十两。

郭大 娘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望着白花花的银子,惊喜交集,万万没有想到一只铜铃竟值这么多 的银子,高兴得郭大娘,谢天谢地谢菩萨保佑,也感谢那位白胡子老翻砂匠。没多久,三间瓦房盖起来 了,虎子也完了婚,郭大娘沉浸在愉快和幸福之中。

照片源自百度。

4.五台山白塔代表什么意思

大白塔之于五台山,犹如艾菲尔铁塔之于巴黎,大笨钟之于伦敦,自由女神之于纽约,天安门之于北京。

结缘五台山,往往从大白塔开始。作为佛国圣地的形象大使,清凉胜境的独特名片,其浑身发散的异国情调,朴拙丰润的优美线条,素心慧质的傲然风骨以及内心隐藏的种种秘密,吸引了无数双充满向往与景仰的眼睛。

大白塔之于五台山,犹如艾菲尔铁塔之于巴黎,大笨钟之于伦敦,自由女神之于纽约,天安门之于北京。青山翠谷、蓝天白云之下,层叠错落的伽蓝梵宇之中,大白塔卓尔不群的形象已成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

5.赞美五台山的诗词有哪些

1、《送沙弥大智游五台》 唐代:皎然 童年随法侣,家世本儒流。

章句三生学,清凉万里游。 云归龙沼暗,木落雁门秋。

长老应相问,传予向祖州。 释义:童年时期跟随着僧侣,家里本来是儒家流派。

学习三生三世,游玩万里风景。 龙回归深潭,树叶在秋季飘落。

长老答应解答我的疑问,传给我带回家乡。 2、《送造微上人游五台及礼本师》 唐代:栖白 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

极目多来雁,孤城少故人。与师虽别久,于法本相亲。

又对清凉月,中宵语宿因。 释义:天气寒冷,金属器具叮叮作响,要过渭阳津。

极目远眺飞来许多大雁,这座城里也没有多少熟悉的人。 与老师虽然别久,在以前我们的关系本是亲近。

又对清凉月,半夜说话入眠。 3、《送僧游五台》 唐代:贯休 羡师游五顶,乞食值年丰。

去去谁为侣,栖栖力已充。浊河高岸拆,衰草古城空。

必到华严寺,凭师问辨公。 释义:斛律羡师游五顶,乞食正值丰收。

去去谁作为伴侣,忙碌力已充。 浊河高地拆,衰草古城空。

一定要到华严寺,凭老师问辨公。 4、《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 唐代:司空图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

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

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 释义:中峰曾到处,题记被青苔。

振锡传深谷,翻经想起旧台。 危害松树临砌堰,惊鹿突然溪来。

内殿御诗切,我回心还没回来。 5、《送果上人游五台》 宋代:林景熙 飘飘孤锡度风沙,南北由来本一家。

参透五台峰顶雪,却归大庾看梅花。 释义:飘飘孤锡度风沙,南北由来本一家。

参与穿过五台峰顶雪,退回大庾看梅花。

6.描述五台山的句子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太原市北230公里。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峰组成。五台山曾经有360座寺庙,到1956年时还有124处,现存寺庙四十余处。

五台山据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这里众多寺庙的正殿都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最流行的说法是他出身于舍卫国的婆罗门家庭,因有慈爱之心,后随释迪牟尼佛出家,成为佛的大弟子,帮助佛化导苔艺众生。

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故专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号。文殊的坐骑丸请狮,表示智慧威猛,他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

文殊菩萨因智慧第一,所以被推为众菩萨之首。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部海拔624至3061米,横跨忻州5个县,周围逶迤500余里。

与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和安徽的九华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由5座山峰组成,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桂目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头峰、中台翠岩峰。

举目"台山如五瓣莲花。(明王思任《游五台山记》)"山上有台,台上有峰。

"峥嵘接势","献态呈奇","幽靓曰绝","高峰对峙,俱如仙掌插天。""寺宇幽丽,高下如图画"。

(《徐霞客游记》)清徐天叙《五台山奇胜》诗又记:"屈指奇峰数,清凉绝尘埃。"山上有大小寺庙68座。

在众多的菩萨之中,以大普文殊和大行普贤、大悲观普贤最为显赫。登上五台山,只见寺庙星罗棋布,高低错落有致。

"无寺不树,无山不林。(梁衡《清凉世界五台山》)"游览之余,有优哉游哉的清凉感受。

山西的山一般都干燥缺水,黄沙弥漫,但一进五台山,却是满眼碧绿,莽莽苍苍,空气清新湿润,截然另一片天地。导游小姐说,五台山树木繁茂,乾隆皇帝怕藏匿刺客,便张弓四周放箭,箭到之处,树木全砍掉。

于是五台山又有了郁郁葱葱的牧场,膘肥精壮的骡马牛羊,成了五台山特有的产物。山上有马道,专供骑马上下山的旅客用。

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齐名,五台山座落于"华北屋脊"上,海拔3058米,面积2837平方公里,导游小姐张开手掌,伸着五个指头说: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为五方文殊的殿堂。又说,登上一处台顶,坐小车需要大半天时间,到顶上得穿棉衣。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庙宇繁多一座挨着一座。台怀镇是寺庙最集中的地方,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罗侯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林。

一般游人都只围着塔院寺的白塔转。华夏有四大佛教名山,依次是,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他们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的道场。虽然佛教进入华夏的时间说法不定,但大多数还认为是东汉初年。

史载,汉明帝曾派使臣迎奉天竺高僧前来传法,回来后敕建了号称中华第一寺的洛阳白马寺,几乎同时,建造了五台山的古刹显通寺。据传,显通寺的地址,是天竺高僧选定的,因为,这里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与释迦佛祖在印度修行的灵鹫山极为相似。

寺院建成后,寺以山名,汉明帝为了表示信佛,敕封"大孚灵鹫寺,"大孚是弘信的意思,这也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于是,五台山从那时起就确立了佛法传入华夏最早建寺的地位。

五台山寺庙从始建开始,历朝历代都在修茸扩建,史载,最鼎盛时达到三百六十多座,虽历经战火屡遭破坏,但解放初期统计仍存一百二十多座寺院。历史长河的演绎,真实的展现了寺院群如此集中的宏大场面,人们诚服的把五台山称之为佛国,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历史地位。

到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年代,五台山更是全力打造发展已经存在的辉煌,凭借历史,凭借五台山的人文与自然优势,现在已经跨入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序列。五台山的寺庙分布很广,最集中的地方在台怀镇。

这里的寺庙,无论从规模还是样式,都称得上是佛国的精华所在。这里的寺庙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青庙,一种是黄庙,青庙住的是和尚,黄庙住的是喇嘛,信仰相同,分支有别。

在天子皇帝为此为大的年代,青庙黄庙谁来主持五台山的佛教事务,还得皇帝老子说了算,当然,现在五台山不分青庙黄庙,由佛教协会来领导主持。台怀镇的寺庙集中。

相邻之近,飞檐几近勾心斗角,寺内古树,一墙之隔枝叶交汇,平地古寺,金顶红墙相互辉映,山巅古刹,隐在林间海市蜃楼。塔院寺的大白塔雄伟壮观,藻瓶形状,方圆搭配,粗细相间,高耸入云。

它通高56.3米,周长83.3米,上束252个风铃,微风吹来清音入耳,塔身巍峨令人仰慕,人们通常把大白塔看成是五台山的标志。这里有喇嘛宫之称的菩萨顶,开花现佛的罗睺寺,五爷庙,善财洞,东山顶上的黛螺顶……当然,这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闻名的殊像寺就坐落在紧邻的塔院寺南边。

这里的庙宇有的顺山走势,有的平地拔起,有的建在山巅。近视大德威坐法相庄严,远眺庙宇巍峨肃穆庄严。

这里随处可听朗朗经声,不时飘来阵阵梵音,旺盛的香火青烟飘渺缭绕,做功课的出家人念经打坐,信众居士烧香礼佛与师傅不时的交谈,更多的是游人摩肩擦踵,虔诚的观摩佛国建筑,驻足倾听佛家佛事。台怀镇之外,五台山的寺庙还广布延绵在附近的村庄,山间,相隔远近不同,建庙年代不同,。

本文标题:有关五台山白塔诗词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其他美文推荐:贺卡 母亲节贺卡
其他美文推荐:高考加油打气幽默句子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