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玄奘的古诗词

1.关于"玄奘"的古诗有哪些
1、跏趺清书永,玄奘壁间回。
解释:跏趺的书籍一直在,玄奘却离开了 作者:丘葵 出自:《游龙湖庵》 2、旧时僧已去,前度客重来。 解释:就时候的和尚已经离开了,以前的客人又回来了 作者:丘葵 出自:《游龙湖庵》 3、愧如玄奘新归洛,欲学翻经独未能。
解释:就像玄奘带着新装回归洛阳,想要再学习经书一个人却办不到 作者:全室宗泐 出自:《和苏平仲见寄》 4、青盖赤幡迎汉使,茜衣红帽杂番僧。 解释:穿着青衣摇着红旗迎接汉中来的使者,素衣红帽的是和尚 作者:全室宗泐 出自:《和苏平仲见寄》 5、本朝唯有宗元近,国本长留后世模。
解释:在本朝代中只有宗元与我亲近,国土长流的楷模就是他 作者:苏辙 出自:《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二武宗元比部画文殊玄奘》。
2.关于"玄奘"的古诗有哪些
1、跏趺清书永,玄奘壁间回。
解释:跏趺的书籍一直在,玄奘却离开了
作者:丘葵
出自:《游龙湖庵》
2、旧时僧已去,前度客重来。
解释:就时候的和尚已经离开了,以前的客人又回来了
作者:丘葵
出自:《游龙湖庵》
3、愧如玄奘新归洛,欲学翻经独未能。
解释:就像玄奘带着新装回归洛阳,想要再学习经书一个人却办不到
作者:全室宗泐
出自:《和苏平仲见寄》
4、青盖赤幡迎汉使,茜衣红帽杂番僧。
解释:穿着青衣摇着红旗迎接汉中来的使者,素衣红帽的是和尚
作者:全室宗泐
出自:《和苏平仲见寄》
5、本朝唯有宗元近,国本长留后世模。
解释:在本朝代中只有宗元与我亲近,国土长流的楷模就是他
作者:苏辙
出自:《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二武宗元比部画文殊玄奘》
3.形容“唐僧”的诗句有哪些
1、《送水云归吴》
年代: 宋 作者: 郑惠真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2、《拍板谣》
年代: 宋 作者: 王禹偁
麻姑亲采扶桑木,镂脆排焦其数六。
双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瑶池白云曲。
几时流落来人间,梨园部中齐管弦。
管弦才动我能应,知音审乐功何全。
吴宫女儿手如笋,执向玳筵为乐准。
数声慢,仙人履齿下云栈,
老狐腊月渡黄河,缓步轻轻踏冰片。
数声急,空江雹打渔翁笠,
鲛人泣对水精盘,满把珠玑连泻入。
划然一声送曲彻,由基射透七重札。
金罍冷落阒无闻,陇头冻把泉声绝。
律吕与我数自齐,丝竹望我为宗师。
总驱节奏在术内,歌舞之人无我欺。
所以唐相牛僧孺,为文命之为乐句。
3、《和徐国录韵》
年代: 宋 作者: 释善珍
当今称文宗,斗南一和仲。
掣鲸力倒海,兰苕不同梦。
百年日苦短,千载事谁共。
赋诗推义山,论旧数季重。
客持邀我读,欢喜蹋破瓮。
疾抄畏纸尽,饥诵忘浆冻。
欲传换骨方,伎工恐无用。
涂窗谩成鸦,过门任题凤。
唐僧句月炼,一步不敢纵。
高参鬼仙吟,下比古佛颂。
湖江大国楚,宫阙天府雍。
小大材则殊,未易求折衷。
公文如珠玉,盛世盍包贡。
一鹗剡交腾,万牛挽难动。
造物或困之,郁怒使快痛。
晋康名远郡,侯印亦久弄。
蜃嘘横跨海,龙潜中兴宋。
年丰秔多,守醉宾客从。
时时写乌丝,虹光穿屋栋。
祖帐在何时,行色当倥偬。
相期远公社,后会邈鸿洞。
拟办酒椀招,更出虎溪送。
4、《送吴僧庆闲上人》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唐僧穷岛可,应是笔能追。
投卷初来此,回船忽去之。
味□工会合,情淡惯分离。
许读红楼集,昌黎亦赠诗。
5、《苏幕遮 示李梁张三人》
年代: 元 作者: 王处一
李张梁,听少告。休恁踌躇,纵得心颠倒。每恨玉阳无答报。似此修行,何日归蓬岛。大唐僧,九度老。万种难辛,一志终须到。东进佛经弘释教。相契如来,证果真常道。
4.形容“唐僧”的诗句有哪些
1、《送水云归吴》 年代: 宋 作者: 郑惠真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2、《拍板谣》 年代: 宋 作者: 王禹偁 麻姑亲采扶桑木,镂脆排焦其数六。
双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瑶池白云曲。几时流落来人间,梨园部中齐管弦。
管弦才动我能应,知音审乐功何全。吴宫女儿手如笋,执向玳筵为乐准。
数声慢,仙人履齿下云栈,老狐腊月渡黄河,缓步轻轻踏冰片。数声急,空江雹打渔翁笠,鲛人泣对水精盘,满把珠玑连泻入。
划然一声送曲彻,由基射透七重札。金罍冷落阒无闻,陇头冻把泉声绝。
律吕与我数自齐,丝竹望我为宗师。总驱节奏在术内,歌舞之人无我欺。
所以唐相牛僧孺,为文命之为乐句。 3、《和徐国录韵》 年代: 宋 作者: 释善珍 当今称文宗,斗南一和仲。
掣鲸力倒海,兰苕不同梦。百年日苦短,千载事谁共。
赋诗推义山,论旧数季重。客持邀我读,欢喜蹋破瓮。
疾抄畏纸尽,饥诵忘浆冻。欲传换骨方,伎工恐无用。
涂窗谩成鸦,过门任题凤。唐僧句月炼,一步不敢纵。
高参鬼仙吟,下比古佛颂。湖江大国楚,宫阙天府雍。
小大材则殊,未易求折衷。公文如珠玉,盛世盍包贡。
一鹗剡交腾,万牛挽难动。造物或困之,郁怒使快痛。
晋康名远郡,侯印亦久弄。蜃嘘横跨海,龙潜中兴宋。
年丰秔多,守醉宾客从。时时写乌丝,虹光穿屋栋。
祖帐在何时,行色当倥偬。相期远公社,后会邈鸿洞。
拟办酒椀招,更出虎溪送。 4、《送吴僧庆闲上人》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唐僧穷岛可,应是笔能追。
投卷初来此,回船忽去之。味□工会合,情淡惯分离。
许读红楼集,昌黎亦赠诗。 5、《苏幕遮 示李梁张三人》 年代: 元 作者: 王处一 李张梁,听少告。
休恁踌躇,纵得心颠倒。每恨玉阳无答报。
似此修行,何日归蓬岛。大唐僧,九度老。
万种难辛,一志终须到。东进佛经弘释教。
相契如来,证果真常道。
5.赞颂玄奘(唐僧)的诗词有哪些
【唐】【道恭】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不持金作缕,还用彩成文。朱青自掩映,翠绮相氤氲。独有离离叶,恒向稻畦分。
【宋】【赵諴】世称幽景属金仙,若是精蓝岂妄传。涧涌双泉雷出地,山围四面管窥天。唐僧手泽神毫健,梁帝宸恩宝器妍。今日喜偿平昔志,更逢闽客此安禅。
【宋】 【郑惠真】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送吴僧庆闲上人
【宋】【方回】唐僧穷岛可,应是笔能追。投卷初来此,回船忽去之。味□工会合,情淡惯分离。许读红楼集,昌黎亦赠诗。
6.有没有关于玄奘的简介
玄奘(602~664),名陈炜,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
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遍学了传入中国的各家经论,但也看到其间所隐含的相异之处,特别是在同一个瑜伽行派的体系里,在中国佛教中又形成摄论学派和地论学派的重大差别,而在地论学派里,又分化出南北二道。隋唐诸宗,立宗的趋势是侧重一点而融合各家,玄奘也想解决这些分歧,他选择的也是西行求法的道路,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玄奘带回并译出大量经典。组织法相唯识理论,而有法相宗的创立。
玄奘13岁出家。贞观三年(629),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
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
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译,世称“新译”。与
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和弟子窥基等人创立唯识宗。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
等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另译有《大般若经》。著有《会宗论》、《破恶见论》,和由他口述、门徒辩机记录的
长达12卷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小说《西游记》都源自他的故事。玄奘圆寂于
长安玉华寺,葬于白鹿原。
7.一首赞美唐僧的诗句,七言五言均可,写得柔情优美
《赠唐僧歌》
现代:佚名
妖魔鬼怪何所惧,八十一难只等闲。
唐僧西去如来地,取得真经归家园。
译文:妖魔鬼怪有什么畏惧的,九九八十一难只是只是很平常,唐僧一路西去大雷音寺,取得真经归大唐。
在小说《西游记》中,作者把唐僧这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地刻画,成为多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扩展资料
角色背景
提起《西游记》里的唐僧,可谓是家喻户晓。唐僧的原型就是唐朝的玄奘。玄奘这位唐代高僧出生于河南洛阳。他13岁时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他远游印度,精心钻研佛教经典。
17年后回到长安,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书译经。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记》《会宗论》《制恶见论》等,翻译印度佛经75部,共1335卷,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玄奘故里,到处都遍布着他的圣迹。主要有玄奘故居、唐僧寺、唐僧墓、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恭陵、和陵等。当地人很少用法号称呼他,通常都称他为唐僧。
走入偃师境内,求人问路若问唐僧的老家,要比问玄奘故里容易的多。人们习惯这样称呼,因为这样既通俗易懂,又能表现出家乡人的特殊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僧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