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死的古诗词

1.古代有关生死观的诗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注释】 ①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
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③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
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④“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⑤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
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⑥“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
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⑦汗青:史册。
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
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2.有关生死的诗句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照汗青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与鸿毛 名和利啊,什么东西。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面对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我的笑声中动摇!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拼得十万头颅血,要把乾坤力挽回。 生于忧患,死与安乐。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慷慨过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必马革裹尸还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但觉高歌有鬼神, 安知饿死填沟壑?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去黄泉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为赴大义轻生死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3.关于死亡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顾我于今归去也,白云堆里笑呵呵——袁枚
身中清白人谁信,世上功名鬼不知-——袁崇焕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千古艰难唯一死——曹操
一岁春回即一死,为君零落终如此。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元好问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明)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白居易
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上,生命偈是死神唇边的笑。——李金发《有感》
夜台渺渺魂归处,差胜人间叹路穷。——潘崇体(清)
误落人间七十年,今朝重返旧林泉。嵩山道侣来相仿,笑指黄花白鹤前。——严我斯(清)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有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它乡。——唐伯虎
如此江山怒不平,中原无主倍增愁 ——蒋翊武(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战时总司令)
4.关于生死的名言 、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晋·陶渊明)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三国·曹植)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唐·李白)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 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叔本华)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中国)陈独秀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
——(中国)萧楚女 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 ——(中国)沈从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西汉)司马迁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北宋)欧阳修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南宋)李清照 生死本是一条线上的东西。生是奋斗,死是休息。
生是活跃,死是睡眠。 ——(中国)郭沫若 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中国)沈从文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中国)鲁迅 人生的路上,有洁白芬芳的花,也有尖利的刺,但是自爱爱人的人儿会忘记了有刺只想着有花。
——(中国)矛盾。
5.古今中外有关生死的诗句
中古: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中今:白天,我在河上漂浮的棺材竟拼凑成目前的桥梁或婚娶之船。
我的白骨累累是水面上人类残剩的屋顶。——海子
外今: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村上春树
外古:死即睡眠, 它不过如此!
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
那么, 此结局是可盼的!
死去, 睡去。
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 啊, 这就是个阻碍:
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
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
它令我们踌躇,
使我们心甘情愿的承受长年之灾,
否则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折磨,
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
假如他能简单的一刃了之?
还有谁会肯去做牛做马, 终生疲於操劳,
默默的忍受其苦其难, 而不远走高飞, 飘於渺茫之境,
倘若他不是因恐惧身后之事而使他犹豫不前?
此境乃无人知晓之邦, 自古无返者。 ——莎士比亚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