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琵琶的诗词忧伤

1.琵琶行中写诗人催泪伤感的诗句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写诗人,为第四段,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诗人和琵琶女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这偏僻处,诗人的同情中饱含叹息自己的不幸,“似诉生平不得志”的琵琶声中也诉说着诗人的心中不平。
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
2.琵琶行中写诗人催泪伤感的诗句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写诗人,为第四段,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诗人和琵琶女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这偏僻处,诗人的同情中饱含叹息自己的不幸,“似诉生平不得志”的琵琶声中也诉说着诗人的心中不平。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
3.描写琵琶的诗句
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唐·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2、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唐·牛殳《琵琶行》
译文: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这一琵琶,三尺春天的冰一样难得,而且五音俱全。一但弹起来时,好象把真珠袋撕破,真珠迸落在金盘中发出时断时续的圆润声音。
3、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宋·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
译文:佳人正在慢拨慢弹着琴,表达着心中的郁结,她的伤心泪沾湿了那美丽的长睫毛。
4、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宋·苏轼《诉衷情·琵琶女》
译文:小莲刚刚给琵琶调弦,声音清越,好像要冲破云天。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6、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译文: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4.形容琵琶的诗句有哪些
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白居易·唐代《琵琶行》 译: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唐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唐代《凉州词二首·其一》 译: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4、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宋代《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译: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
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5、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王昌龄·唐代《从军行七首》 译: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6、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李颀·唐代《古从军行》 译: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7、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唐代《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译: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8、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孟浩然·唐代《凉州词》 译:浑然天成的紫檀金屑文,可以做成琵琶其声音洪亮直上云霄。 9、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岑参·唐代《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译: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10、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宋代——《清平乐·春晚》 译: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
看那不肯进入豪门大户的杨花,自由自在地漫舞春风。 。
5.琵琶行中暗示秋意浓烈的时节充满离别伤感诗句
如题主所问,应是如下俩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琵琶行 作者:白居易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暂歇 一作: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银篦 一作:云篦)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作为一首叙事长,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
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
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
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
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
琵琶女因“平生不得志”而“千呼万唤始出来”,又通过琵琶声调的描写,表现琵琶女的高超弹技。用手指叩弦(拢),用手指揉弦(捻),顺手下拨(抹),反手回拨(挑),动作娴熟自然。
粗弦沉重雄壮“如急雨”,细弦细碎如“私语”,清脆圆润如大小珠子落玉盘,又如花底莺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述。“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
“小。
6.形容琵琶的诗句有哪些
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白居易·唐代《琵琶行》
译: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唐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唐代《凉州词二首·其一》
译: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4、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宋代《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译: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5、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唐代《从军行七首》
译: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6、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李颀·唐代《古从军行》
译: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7、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唐代《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译: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8、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孟浩然·唐代《凉州词》
译:浑然天成的紫檀金屑文,可以做成琵琶其声音洪亮直上云霄。
9、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岑参·唐代《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译: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10、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宋代——《清平乐·春晚》
译: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看那不肯进入豪门大户的杨花,自由自在地漫舞春风。
7.有一首关于琵琶的古诗..不理解
琵琶行
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象是儿女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
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
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
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
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
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象撕裂绸帛。
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