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江西宜春的古诗词

1.关于“宜春”的诗句有哪些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2.关于明月山的古诗词
1、《与子先足及伯畅甥别投宿明月山客邸怅然有赋》
年代: 宋 作者: 程公许
相思命千里驾,惨别缓三叠歌。
幸祖帐得少住,奈征夫催发何。
2、《明月山怀独孤崇鱼琢》
年代: 唐 作者: 贾岛
明月长在目,明月长在心。在心复在目,何得稀去寻。
试望明月人,孟夏树蔽岑。想彼叹此怀,乐喧忘幽林。
乡本北岳外,悔恨东夷深。愿缩地脉还,岂待天恩临。
非不渴隐秀,却嫌他事侵。或云岳楼钟,来绕草堂吟。
当从令尹后,再往步柏林。
3、《寄明月山僧》
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山称明月好,月出遍山明。要上诸峰去,无妨半夜行。
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声。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城。
4、《声声慢·平沙催晓》
年代: 宋 作者: 张炎
平沙催晓,野水惊寒,遥岑寸碧烟空。万里冰霜,一夜换却西风。晴梢渐无坠叶,撼秋声、都是梧桐。情正远,奈吟湘赋楚,近日偏慵。客里依然清事,爱窗深帐暖,戏拣香筒。片霎归程,无奈梦与心同。空教故林怨鹤,掩闲门、明月山中。春又小,甚梅花、犹自未逢。
5、《谢益仲惠黄鸡苦笋新茶三物书意勤渠欲索鄙制》
年代: 宋 作者: 冯时行
明月山中谢惠连,远将何物饷柴门。
仙归碧落鸡遗种,龙入丹渊竹有孙。
欲索风骚供咏味,仍分雪乳涤蒙昏。
殷勤雅意知何报,待把禅宗与细纶。
6、《村社歌》
年代: 宋 作者: 李若川
清晓冬冬鸣杜鼓,前村后村走儿女。
田家醵钱共赛神,谢神时晴复时雨。
案有肴酒炉有香,老巫祷祝躬案傍。
愿得年年被神福,秋宜稻谷春宜桑。
人淳礼简酒无数,歌笑喧阗日将暮。
田翁敧侧醉归来,山头明月山前路。
7、《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年代: 宋 作者: 赵蕃
明月山前明月池,两崖壁立类磨治。
浯溪未识应相似,好刻中兴第二碑。
明月山(宜春市境内山岳)
明月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温泉之乡,江西省新赣鄱十景之一-----明月山,位于全国第一个生态城市宜春市城西南15公里处,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属武功山东北端的山麓部分,是以"奇峰险壑、温泉飞瀑、珍稀动植物和禅宗文化"为主要特色,集"生态游览、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和宗教旅游"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
明月山以月为名,因月扬名。月亮文化,是明月山之灵,是明月山之魂。明月山将月亮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形成了 “山上有个月亮湖,山下一个月亮湾,沿途都是月亮景,处处体现月亮情”的情景交融格局,从月亮湾到月亮湖,可倾情体验浪漫月亮情怀:明月广场相遇、荷塘月前相识、咏月碑林相知、竹林月影相约、晃月桥上相牵、抱月亭中相恋、浸月潭边相印、月下老人相系、拜月坛上相誓、梦月山庄相拥,明月处处有,此山月最明。在明月山你可享受着独特的“月在山中行,山在月中明”的绝妙意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item/%E6%98%8E%E6%9C%88%E5%B1%B1/2231?fr=aladdin
3.关于宜春名胜古迹古诗和对联
为您奉上一则介绍,请参考:
宜春文化积淀厚重。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韩愈在宜春担任刺史时,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赞美宜春。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所说的宝剑精气,藏于今丰城荣塘。"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所说的高士徐稚,家于今丰城市白土。科举时代有"袁州进士半江西"之说,江西第一个文科状元唐代人卢肇曾苦读于袁州城东一沙洲上,后人名之"状元洲"。第二个状元唐代人易重,亦出自袁州。宋代状元姚勉,宜丰人。明代探花吴山,高安人。清代榜眼郑秉恬,上高人。
4.与宜春有关的名胜古迹的诗句和对联
宜春是一个文明古城,有关的介绍以及对联解释如下:
1、介绍
宜春有着2200余年的悠久历史,境内有486处历史文化遗址和54处名胜。袁州谯楼,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樟树吴城商代遗址,改写了中国史学界“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靖安东周古墓,被誉为“2007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一是墓坑形制最特殊,二是出土的金饰物--金龙神徽体量最大,最精美,比四川成都的太阳神鸟还更大、三项“首次发现”(“一坑多棺”葬俗、纺织品文物、保存相对完好的人体遗骸等三项属于国内重要发现),填补了我国考古学的众多空白。宜丰天宝古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拥有保存完好的2.5公里护城河、1.5公里的古城墙遗址和江西最早的职业学校;高安畲山贾家古村,是江西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江南古村;丰城厚板塘村,其古建筑体现了江西土建筑的最高水平。
2、对联
袁家谯楼高;
宜春百姓幸。
5.关于宜春名胜古迹古诗和对联
为您奉上一则介绍,请参考: 宜春文化积淀厚重。
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韩愈在宜春担任刺史时,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赞美宜春。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所说的宝剑精气,藏于今丰城荣塘。"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所说的高士徐稚,家于今丰城市白土。
科举时代有"袁州进士半江西"之说,江西第一个文科状元唐代人卢肇曾苦读于袁州城东一沙洲上,后人名之"状元洲"。第二个状元唐代人易重,亦出自袁州。
宋代状元姚勉,宜丰人。明代探花吴山,高安人。
清代榜眼郑秉恬,上高人。
6.宜春苑的相关诗词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唐】李白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石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宜春苑【北宋】王安石宜春旧台沼,日暮一登临。
解带行苍藓,移身坐绿阴。树疏啼鸟远,水静落花深。
无复增修事,君王惜费金。相和歌辞·蛾眉怨【唐】王翰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
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宫中彩女夜无事,学凤吹箫弄清越。
珠帘北卷待凉风,绣户南开向明月。忽闻天子忆蛾眉,宝凤衔花揲两螭。
传声走马开金屋,夹路鸣环上玉墀。长乐彤庭宴华寝,三千美人曳花锦。
灯前含笑更罗衣,帐里承恩荐瑶枕。不意君心半路回,求仙别作望仙台。
琳琅禁闼遥相忆,紫翠岩房昼不开。欲向人间种桃实,先从海底觅蓬莱。
蓬莱可求不可上,孤舟缥缈知何往。黄金作盘铜作茎,青天白露掌中擎。
王母嫣然感君意,云车羽旆欲相迎。飞廉观前空怨慕,少君何事须相误。
一朝埋没茂陵田,贱妾蛾眉不重顾。宫车晚出向南山,仙卫逶迤去不还。
朝晡泣对麒麟树,树下苍苔日渐斑。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
情知白日不可私,一死一生何足算。秦时在宜春宫东,汉称宜春下苑,即后所称的曲江池,在今陕西长安县南。
二世死后,以庶人之葬仪,草草掩埋于杜县南部的宜春苑中,至今坟丘尚存,在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江池村。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出丽华之金屋,下飞燕之兰宫。
钗朵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影来池里,花落衫中。(已上十句从《初学记》补)宜春苑范成大狐冢獾蹊满路隅,行人犹作御园呼。
连昌尚有花临砌,肠断宜春寸草无。注释①宜春苑,指旧宋门(汴京内城东面城门丽景门的俗称)外的“东御园”。
②冢:坟墓。狐冢:指有狐狸出没的荒坟。
獾:野兽名,毛灰色。獾蹊:有獾出没的小径。
御园:皇家园林。两句意为:虽然狐狸,猪獾的踪迹遍布满了路边,可是人们还把这里叫作御园。
③连昌:唐代宫殿名。玄宗时曾盛极一时,安史之乱后荒废。
唐元稹写有《连昌宫词》。花堆砌:《连昌宫词》有句:“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砌念器声,指台阶的意思。两句意为,唐时连昌宫虽然荒废,仍有花长在阶上,可是眼前宜春苑,却寸草也不生。
译文 路旁布满野狐窝巢和野豕穿行的小道,来往行人不忘过去依然把御园旧名叫。连昌宫残存的阶石边倒还有花儿开放,宜春苑寸草不生怎能不使人心痛如绞!鉴赏 此诗是诗人经过北宋京城汴梁宜春苑旧址有感而作的作品,诗人在他另著的《揽辔录》里说:“丁卯过东御园,即宜春苑也,颓?荒草而已。”
当诗人看到宜春苑里一派萧条冷落时,自然而然地生出故国山河破落零碎的哀愁之感。早在《诗经》里,就有着这类抒发故国兴亡情感的篇章,《诗·王风·黍离》便是周大夫行役,经过周朝丢荒了的宗庙宫室,看见那里长满了禾黍而写的诗。
这首诗秉承了这种深沉凝聚的感情,语言看似平淡,却蕴涵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让人真感觉到了“中心摇摇”(《诗·王风·黍离》)般的悲恻。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