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1000字

第一篇:论语读后感1000字
读完《论语》这本经典著作,让我感触颇深,不但从书中学习到了很多道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
《论语》这本书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撰写成的。《论语》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
《论语》是孔子学说的体现,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主张仁爱,这是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则与和品质。
《论语》之中有几句让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第一则就是论语学而篇第一篇的第一章,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却因此而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
多么勤奋、乐观、大度的人啊,这样的人不正是君子所为吗?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学习知识后并时常复习,不仅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从旧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起讨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学习,真的是很快乐。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和喜好都各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因此而恼恨恼怒,而是应该用宽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别人,包容别人,这样的才能被称得上是君子。
孔子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篇第七中的第二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还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意思就是说:如果全心全意地培养仁德,那么就可以消除恶。确实,品德对一个人的人生都有着重要地位,它决定了着人的一生,品德不好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容易让人走上歪路;而一个具有良好的品德的人,在生活会更加受到别人的喜爱。由此可见,培养仁德是非常重要的。
《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不愧是经典读物和启蒙书籍。我相信,不只是现在,即使是几百年、几千年、甚至是几万年后,《论语》都会激励着人们不断的积极进取,在各个不同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