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诗歌大全 >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2-28 19:14:23 阅读: 次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赏析

  题中的癸卯岁,是公元403年(晋安帝元兴二年),陶渊明三十九岁。先二年,公元401年(安帝隆安五年),渊明似曾出仕于江陵,旋丁母忧归家。这首即丁忧家居时之作。敬远是渊明的同祖弟,其母与渊明的母亲又为姐妹;先渊明卒,渊明有文祭他。文中可见两人饥寒相共、志趣相投的密切感情。渊明这首诗借赠敬远以自抒情怀。作诗当月,桓玄篡晋称楚,把晋安帝迁禁在渊明的故乡寻阳。这是一场政治上的大变局,诗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渊明不是对于世事无所动心的人,但处在当时东晋统治阶级自相争夺严重的险恶环境中,他只能强作忘情,自求解脱。解脱之道,是守儒家的固穷之节,融道家的居高观世之情,但又不取儒家的迂腐,道家的泯没是非。

  寝迹四句,写自己隐居家中,销声匿迹,与世隔绝,四顾没有知己,只好白天把荆扉(柴门)长闭。寝迹衡门(指陋室),并不是渊明本怀消极,是被黑暗世局迫成的。邈与世绝,实际是绝不了的;邈更难说,安帝就被禁近在咫尺的寻阳。复杂的情怀,坚苦的节操,莫谁知倒是真的,就诗篇来说,只把敬远除外。这四句转折颇多,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为:一意一转,曲折尽致。起四句叙事,接下去四句写景。景有凄凄之风,翳翳之雪。凄凄来自岁暮,翳翳由于经日,轻淡中字字贴实。四句中由风引起雪,写雪是重点,故风只一句,雪有三句。倾耳二句,千古传诵,罗大经《鹤林玉露》说:只十字,而雪之轻白虚洁尽在是矣。查慎行《初白庵诗评》说:真觉《雪赋》一篇,徒为辞费。《采菽堂古诗选》说:写风雪得神。其妙处在轻淡之至,不但全无雕刻之迹,并且也无雕刻之意,落笔自然而兴象精微,声色俱到而痕迹全消,不见工之工,较后人一意铺张和雕刻,能以少许胜多许。劲气四句,紧承风雪叙事:写寒气侵衣,饮食不足,屋宇空洞萧条,没有什么可娱悦的。一劲字备见凛冽之状;谢屡设三字,以婉曲诙谐之笔写穷困,尤饶达观情趣;了无撇扫之词,束上启下。历览八句,议论作结:屋内外一片严寒(暗包政治气候),事无可悦,唯一的排遣和安慰,只有借读千载书,学习古代高人志士的遗烈;遗烈两字,偶露激情。高操两句,又出以诙谐,掩抑激情。有人说这是讽刺当时受桓玄下诏褒扬的假高士皇甫希之之流,实际上还包含作者不愿为司马氏与桓氏的争夺而去殉臣节的意思;假高、愚忠,俱不屑为。固穷自守,本无以此鸣高之意,故自嘲此节为谬得。诙谐中表现了坚贞与超脱的结合,正是前面说的对于儒道精神很好的取舍与结合:是非不昧,节行不辱,而又不出于迂拘。仕进的平津(坦途)既不愿再走,那么困守衡门,就不自嫌其拙了;不说高,又说拙,正是高一等,超一等。寄意二句,才写到赠诗敬远的事,说寄意于言外,只有敬远能辨别此心契合之道,归结诗题,又露感慨。黄文焕《陶诗析义》说这八句,转折变化,如层波迭浪,庶几近之;但更应该说这层波迭浪表面上竟能呈现为一片宁静的涟漪。

  此诗前半叙事、写景,后半议论,俱以情渗透其中。尽管事写得很简洁,景写得传神入化,议论很多;但终以情为主,而情偏没有直接表露。把悲愤沉痛和坚强,变成闲淡乐观和诙谐,把层波迭浪变为定流清水,陶诗的意境,自然达到了极顶的深厚和醇美。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