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味——中国特色小吃文化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10-05 22:34:12 阅读: 次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建国初期,人们对于美食并没有很高的要求,能填饱肚子已是万幸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物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人们开始寻找他们身边的小吃,曾经被忽略的小吃又重回大众视线。
特色小吃是中国饮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成为中国饮食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的每个地区都有着其独特的小吃,被称为当地的特色小吃。这种小吃,已经是一种在当地的饮食文化,绝非只是在三餐之间填饱肚子,追求不饿肚子的层次。通常地方小吃被当成当地的名片去吸引各地民众去品尝。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56个民族,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丰富的饮食习俗。特色小吃通常就地取材,具有当地特色,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如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藏族的牧民,食肉饮乳;而生活在兴安岭密林中的鄂伦春人,食必鸟兽肉。南方适于种水稻,故南方人民普遍以大米为主食;北方多种小麦、杂粮,故北方人民以面、杂粮为主食;青藏高原宜种青棵,故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农民主食青稞。蜀湘湿气重,人多食辣;晋、陕、甘、湘、贵及许多山区,或因水土矣系,或因历史上长期缺盐,人喜食酸……饮食上的这些地方特色使中国饮食文化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而各地的特色小吃通常也与人们的主食口味分不开关系。
极具代表性的特色小吃
中国疆域辽阔,气候多样,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兼而有之;地形多样,江河湖海,山川平原,无一不备,这就为中国的饮食与烹调提供了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鱼肉禽蛋、山珍海味、瓜果蔬菜等丰富的动植物原料、调料。数千年来,中餐积累了多样的烹调技艺,仅烹调的操作方法就有:烧、炸、烤、烩、熘、敦、爆、煸、熏、卤、煎、氽、贴、蒸等近百种,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千差万别、风味各异的菜系和品种。
淮南牛肉汤(安徽)
上文说到,我国小吃种类繁多,但大体可以分为南北方两个地域。首先,我们从“不南不北”的安徽(我的家乡)说起。
牛肉汤是家喻户晓的小吃,甚至我们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制作,但是当牛肉汤的前面被冠了“淮南”两个字,那这份牛肉汤就显得与众它的起源不会晚于春秋战国时期。《淮南子·齐俗训》中有曰:"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这是对淮南牛肉汤最早的文献记录。清乾隆年间,翰林大学士、淮南人张政深研百草,擅长美食,曾任宫廷御膳高官。告老还乡后,将清宫秘方流传后人。因此,淮南牛肉汤以它特有的风味名盛淮河两岸,传遍大江南北。
我们都说吃粉丝吃的不是粉丝,而是它的汤,“汤”是粉丝的灵魂,汤的味道直接决定了粉丝的口感,甚至品尝者的心情,正因如此,我们称之为“淮南牛肉汤”。那为什么淮南牛肉汤可以做到鲜醇、清爽、浓郁呢?淮南牛肉汤选料讲究,取制江淮一带的黄牛为原料,用牛骨头熬汤。煮牛肉时必须浸泡血污,内脏清洗干净,方可下锅同煮,还用自制的牛油,将炸制好的淮椒做成红油。另外,选用几十种滋补药材及卤料按一定的比例,经传统工艺炮制制作而成这些工序缺一不可。骨头是动物体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地方,它用牛骨头熬汤,将牛的营养全部融入汤中,不仅会丰富汤汁的口味,还能将牛肉的高营养利用的淋漓尽致。牛肉和羊肉一样,未下锅煮之前,都有一股刺鼻的腥味,有的甚至过了一遍水还是扑鼻的腥味,但是淮南牛肉汤不会,浸泡血污可以让牛肉的肉质松软且干净,清洗内脏可以去除腥气味,擅气味,使煮出的肉味更适口,煮后撒上的红油带有辛辣味,不仅满足了爱吃辣的人们,并且巧妙地利用辣味掩盖住了余下的腥味,使口感更佳。另外,卤料利用的药材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发展。我曾有幸吃过几次。寒冬,你走进一家淮南牛肉汤馆,冷风飕飕的从你身边溜走,只剩下你瑟瑟发抖,这时,一碗淮南牛肉汤拯救了你。牛肉松软却又不失嚼劲,汤汁散发出浓郁的“鲜”味,零散的葱花更使其多了一份香味,鲜香中又不失牛肉汤的醇香,再配上一份大馍,啃着大馍,喝着牛肉汤,吃着晶莹剔透的粉丝,骤然间,你会发现你的身上暖和了起来。冬天御寒,夏天大汗淋漓的功效更使淮南牛肉汤深受大家喜爱。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