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观时髦的网络热词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9-01 00:19:33 阅读: 次

其文见于《语文报》,大意便是传统文化乃天空之皓月,流行文化乃腐草之荧光云云,还不忘嘲讽一番今人,说当下人们网络上以热词交流,大概是语文功底不足,词不达意,句不成章。回头来结论是:尔等草民,何故舍远求近,日常对话全掉书袋用古诗岂不甚好?传统文化是母亲,你们只是被流行文化拐走的傻孩子,快点回来吧!
这一番话真的使我出离愤怒了,一个青年,竟如此致力于抹杀国人的真性情,真前途!而且他自己也自取其辱了:为成一家之言,置千万高学历网民于文盲之境,令无数同学无故受辱,这哪里能立言?简直是败坏道德。传统文化就有资格居高临下了?我唯听说古时万事万物以德为尊,没有听说中华文化有所谓种姓制度,使老者不但倚老卖老,而且可以有婆罗门的优越了!
这位青年不但自傲,而且颇有改革家精神。他说:你们年轻人,为什么要说“蓝瘦香菇”、“臣妾做不到”呢?多么颓丧,不知进取,若是真有苦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种劳动人民的诗句岂不更能表意?不是更真切?他的这段话使我大大失望,本来我以为他题有“网络热词”四字,必有什么高论,没想到只是随手摘几个过时的旧事出来,胡乱批判一番。这样一来,他不但道德上跳进了坑,也明显暴露出对实际的缺少体察了,这且不言吧,先看他的论断:
他说古诗句更真情,可我想想,以我市井小民之身,人生落魄时必然是想不出什么精深的诗句,反倒是一口气吐不出,愁肠百结,最终一声叹息比较有可能。这时若带着哭腔来一句带着方言味的“难受想哭”,岂不是更加真情,更使人有切肤之感?北上广的青年,拼搏一生,命不如人,形容枯槁,颜色憔悴,沮丧之余调侃一句电视剧台词:“臣妾做不到啊!”按照这位青年的想法,老先生们还应该跳出来训斥精疲力尽的人们不知进取——我愿代疲劳的工作者们扇这些理论家一巴掌。最使我愤怒的就是论农事,彼与我辈皆秀才耳,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手不触犁,脚不接地,以己胸臆,妄言人悲。有这个时间何不好好考虑三农问题!何不让“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诗句永远成为过去式!
他所仰仗的所谓的经典,其实也不过是个伪命题。好比种树,撒一大把种子下去,总是大部分不能成材,小部分七歪八扭,最后剩下来的就是参天大树。这就是经典怎么产生的。可要是觉得现在的新苗太不成体统,太不正经,就一刀砍光,以后怎么还有经典呢?到时候旧的大树枯了,后人便要感叹:我们的老祖宗怎么就不积点阴德呢?我们连乘凉的地方都没有!
然而他最后的结论,我却要赞同一半了,他说:传统文化是母亲,我们应该回归她的膝下。至于流行文化,冷观其成寻常吧。的确,传统文化是母亲!我们今天所有的所有,都要扎根于她。若无乡音,则“难受”不能成“蓝瘦”;若无帝阙,不能有后宫宫斗之事;若无汉字,则根本叹不上“词”一说。但这位母亲老了,她半只脚已踏进了名为博物馆的棺材里,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些做孩子的忍心不搞自己的产业,忍心不发展新的文化来供养她吗?呜呼!老先生不想让我们把旧酒装新瓶,中国青年还要玩日本的《三国无双》到何日?“十五从军征”的乐府诗还要在外国的宣传片里传唱到何时?守旧的国人看不起网络热词,看不起流行文化,看不起电子游戏,甚至看不起一切新的不“经典”的事物,结果就是国外游戏的宣传片里曹操剑履上殿,国内却要争合不合礼仪;国外知道王莽摔过大汉的传国玉玺,国内却说那玉玺金镶玉是贴图错误;国外的考证严谨使部分人醒悟了,另一部分还要指责先觉者是看着“国外的月亮圆”!呜呼!只怕以后的人只知道自己是天朝上国,不知道自己身在中国了!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