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的一篇哲理散文,构思奇特,更令人深受启迪

一篇优秀的诗文不仅令人过目难忘,而且总是可以激发想象。比如我们读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铿锵有力,字字警策;再如苏轼的《赤壁赋》,意境悠远,令人仿佛听取了一场关于人生的对话。而近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也是朴实典雅,表达了家庭的困境和作者苍凉的心情,也让读者感同身受。而鲁迅先生的作品更是侧重于世态人情的描写,读完更觉余味无穷。下面分享徐迟的一篇哲理散文,构思奇特,更令人深受启迪。
《枯叶蝴蝶》(精选)作者:徐迟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当它阖起翅膀时,像一张干枯了的树叶。它收敛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可是人们却将它制成标本去出售,最后这一物种快要绝种了。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翅膀,做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我愿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徐迟是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浙江湖州,抗战爆发后与戴望舒等人合编《中国作家》,还曾协助郭沫若编辑《中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诗刊》副主编等职务。徐迟在报告文学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等。这篇散文充满哲理,枯叶蝶为了保护自己,伪装成一片枯叶,然而它的伪装却导致了更彻底的毁灭。作者借枯叶蝶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寓意,并希望自己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更愿自然界的一切都显示其真相。
枯叶蝴蝶是峨眉山稀有的物种,即将濒临灭绝。但作者却独辟蹊径,一针见血地提出,它即使善于伪装,依然逃脱不了被捕捉的命运。作者形象地用了4个动词进行描写,“收敛、隐藏、逸出、停止”,可是在人类面前,枯叶蝶即使再聪明,这一切的努力却都是徒劳。作者在悲叹枯叶蝶命运的同时,也批判了人类的一些丑陋和贪婪。
作者最后诗人又深情地说,既然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徐迟告诫世人,不要学习枯叶蝶的伪装,而应该敞开心扉,真诚待人,才能换得彼此的互信和互助。作者采用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提示大家,做人要表里如一,不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就像叶公好龙,却名不副实。
纵览徐迟的这篇散文,短小精悍,构思奇特,却又意味深长。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描写了美丽而善于隐蔽的枯叶蝶,更抒写了对虚伪作假的憎恶、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正如老子所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语未经加工,无法做到美妙动听;而经过雕琢的文字,却难以令人相信真伪。读完全篇,读者也会感到身心受到洗礼和升华,更体现出哲理散文的巨大魅力。
再细细品味,作者抒写委婉,也用心良苦。人世间充满了欺诈和狡猾,令人防不胜防。但是那些歹人又有几个能有好的下场,正如狡猾的狼逃不过猎人的眼睛。枯叶蝶聪明反被聪明误,令人唏嘘。这篇散文更提醒人们,为人处世需要真诚和善良,才能细水长流、岁月静好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