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生哲理 > 人生的三次觉醒,读懂方为成熟

人生的三次觉醒,读懂方为成熟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8-22 11:17:46 阅读: 次

人生的三次觉醒,读懂方为成熟

  作者|樊登读书 ·木木林

  有位哲人曾说:

  你的人生,就是你做出的所有选择的汇总。

  但遗憾的是,不论我们怎样选,总要失去些什么:

  有人毕业后留在大城市,获得了更多资源和机会,却少了陪伴家人的时间;

  有人选择安稳的工作,拥有了稳定收入,却也错失一个个创业风口和良机……

  越长大越明白,所谓一帆风顺,不过是美好的愿景,现实的生活总是有残缺。

  就像麦家在《人生海海》中写的:“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既然生活无法完美,那我们这一生,该怎样过才能少些遗憾?

  如果你有相同的困惑,不妨读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

  书中,托尔斯泰借由一名官员的生与死,试图更深入地省察生活的内涵,探寻生命的价值。

  当你读懂了伊凡·伊里奇的悲和喜,生命中的那些苦难,便不再是你通往幸福的阻碍。

  看淡脸面,不活在他人的眼光里

  故事的主人公伊凡,出身于官宦之家。

  在父亲教导下,伊凡从小就像飞蛾向往光明一样,对上层社会生活无限景仰。

  他期盼有朝一日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为此,他追随父亲的脚步,在恰当的年纪考上一所好大学,选择一个前途明朗的专业,并为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努力学习。

  四年后,他顺利从法律学校毕业,并在父亲安排下,进入当地一家法院担任预审官。

  踏入官场后,伊凡为自己确立了一套处事原则:公务上,秉持公办谋求晋升;社交上,广结名流提升人脉。

  很快,他就成为单位里的“红人”,并如愿挤进梦寐以求的上流圈层。

  一场宴会上,伊凡认识了一位年轻姑娘,她出身良好,家境殷实。

  伊凡认为,拥有这样一位妻子将使自己更加体面。

  于是,他在该结婚的年纪结了婚,之后又按部就班地买房,生儿育女。

  在外人眼中,伊凡无疑是成功的:他年轻有为,成家立室,前程无忧……

  然而,托尔斯泰却说:“伊凡的生活是最平淡无奇,但也是最可怕的。”

  这一切,其实从他人生中的每个选择就可见端倪。

  无论面对学业、事业、还是婚姻上的抉择,伊凡最关心的,从来都不是内心是否想要,而是这个决定能否让自己更加体面。

  虽然这一度让他在职场上高歌猛进,在生活中如鱼得水。

  但所有的一切,都在他大病一场后原形毕露。

  当伊凡孤独地躺在病床上,回忆往昔时,他才痛苦地发现:那些生命中真正让他幸福的时光,都停留在童年

  而一直以来被他引以为傲的事业和家庭,不过是为了脸面,才处心积虑地经营和维持着。

  就像有句话讲的:

  “我们曾经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人生在世,向外寻求认同本无可厚非。

  可若把他人的欣赏当成衡生活的唯一标准,必然会被外界的条条框框所束缚。

  既失去生活的重心,也背离幸福的方向。

  生活百转千回,活得通透的人,都懂得要看淡面子,才能过好日子。

  与其在意世俗的眼光,不如多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

  看清现实,不逃避生活的诘难

  在《脱口秀大会》上,王勉曾说:

  有时我们做一件事情,不是因为喜欢它,而是想逃避另一件事情。

  小说中的伊凡,也不例外。

  新婚之初,伊凡沉醉在和妻子的甜蜜与浪漫之中。

  可好景不长,温馨的氛围随着妻子的怀孕发生了转变。

  很长一段时间,她变得喜怒无常,对周遭的一切吹毛求疵,对伊凡更是粗鲁无礼。

  这令伊凡烦懑不堪,但他却没有勇气和妻子沟通解决问题。

  而是决定将更多精力花在公务之上,竭力避免和妻子的单独相处。

  然而,逃避问题并不等同于解决问题。

  多年之后,尽管伊凡和妻子已孕育了多个孩子,但妻子的性情依然没变,甚至还因无处发泄,变得更加易怒暴戾。

  面对这一切,伊凡仍旧无动于衷,继续用公务上的繁忙逃避面对。

  久而久之,夫妻之间的感情已名存实亡。

  他们的女儿,也由于伊凡对家庭的逃避,长期缺乏关爱,变得自私而冷漠。

  原本只是夫妻间的沟通问题,但伊凡一味的逃避,不仅让事情愈演愈烈,还滋生出更多的矛盾。

  其实,伊凡的经历生活中并不罕见,他随时都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有人明知身体不对劲,却用“不去体检就没有病”宽慰自己,结果耽搁了治疗时机;

  有人怕苦怕累,把有难度的工作项目推脱给同事,结果能力得不到提升,只能原地打转;

  有人生活入不敷出,却不想着努力挣钱,而是买酒消愁,任凭日子越来越糟……

  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中有句台词:

  一直逃避,直到连走路,吃饭和呼吸都会觉得麻烦。

  很多时候,逃避虽能暂时减少内心的痛苦,但缓和过后,裹挟我们的往往是更大的恐慌和焦虑。

  那些被藏起来的问题,从来不曾消失,它们暗藏在岁月的角落里,随时伺机而动。

  逃避,就像暂且有效的安眠药。

  偶尔服用,能解燃眉之急;长期依赖,只会产生更大的副作用。

  看懂人心,不高估任何一段感情

  杨绛曾说:“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这句话放在晚年的伊凡身上,再恰当不过。

  在确诊绝症前,伊凡热心投身各种社交活动:

  在家举办派对,把身边的贵族朋友们邀请到家热情款待;

  他从不摆领导架子,始终以温尔文雅的态度跟下属打成一片;

  下班后积极参与每一场聚会,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和朋友吃饭打牌上……

  而身边的人,也都乐意和他结为朋友,这一度让伊凡十分欣慰。

  然而,一场猝不及防的伤病,却让他看清人情的真相。

  当他卧病在家,第一次有时间用冷静的视角来观察身边的人时,他发现爱慕虚荣的妻子和女儿从未真正关心过他,只在乎他的俸禄能给家庭带来的好处。

  当他为了寻找慰藉,带病回到岗位上时,他发现尽管同事们表面上还关心自己,暗里却早已盘算着他死后空缺的职位能带来的利益。

  更令他绝望的是,好不容易有下属登门来拜访时,对方竟是为了处理公务。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伊凡只能零零地躺在病床上,静静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夜以继日的折磨中,他终于明白,所谓的亲情和友谊,在利益面前不过一场空。

  东野圭谷曾在《白夜行》中写道:“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错觉,以为只要自己付出真心,对方就一定会热情回应。

  但很多时候,那些因你的光环而来的人,也会在你光环消失后自行离去。

  所谓人脉,不过是一场旗鼓相当的利益交换。当利益扯下人性的遮羞布,再牢固的感情也可能瞬间倒塌。

  行走世间,永远记住一句话: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别高估感情,更不要低估人性。人这辈子唯一能依赖的,也只有你自己。

  写在最后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伊凡的结局固然可悲,但百年之后的我们,又何尝不像书中人,面临相似的困境:

  在外界的期待声中,活成别人的提线木偶;在一味的逃避中,丧失前行的勇气;对关系抱有过高的期待,让自己遍体鳞伤。

  其实,所有痛苦和迷茫的根源,在于我们没把心放在正确的位置。

  人这一生,终要摒弃杂念,向内寻找。

  他人的眼光,不必迎合;人情的冷暖,不必在意。

  当你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理会外界的纷扰,就会发现人生可以比你想象得更肆意精彩。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人生的三次觉醒,读懂方为成熟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