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美文大全 > 考古人类学随笔

考古人类学随笔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7-09 18:22:41 阅读: 次

考古人类学随笔

  考古人类学随笔【第一篇:张光直《考古人类学随笔》读感】

  有些书买了很久了,却一直没有读。一读起来,便很佩服自己当日买书时的直觉:果然是好书啊。呵呵。此书便如此。

  在西宁的傍晚,校园一号教学楼前的草坪旁,坐在椅子上看书。天是青藏高原的蓝天,地是校园的绿地,人是学生,小孩,老人,书是好书。夫复何求啊?

  书分几部分,如第一部分是给人写的序。可不要小看了这序,这可不是大陆知识分子的游戏规则下的序,而是真正的序,一个学者写的真东西。试录几行,以飨读者。

  “考古学理论在中国一向不大受人重视。最近两年来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年鉴》对当代中国考古研究活动固然是很可靠的反映,而在这里面根本没有'考古学理论‘’这个范畴。可见,‘理论’这件东西在当代中国考古活动中可以说没有什么地位。我相信中国考古学界对理论的漠视不是偶然的,而有些它历史上的一些因素。首先,中国传统史学本来就缺乏对历史理论的有系统的讨论。黑格尔曾经说过:‘中国人的历史只包含**裸的、明确的事实,而对它不加以任何意见或推论。’”

  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性认识的总结,并反过来指导具体的研究工作。

  未来科技发展不宜再有独尊技术的做法,而应该与多元化的社会价值适度调和,还要受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社会制度的控制。

  中国文明,起源于上古的夏商周三代,当时的物质财富,正是发扬这文明的基本条件;而要积累并集中这些物质财富,又有赖于掌握及运用政治权力。至于西方文明,乃起源于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它当时的财富得以积聚,却有赖于应用新科技,并通过贸易加强对各种资源的运用。历史上,中国与西方都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变化过程,但,很概括地说,过去数千年,在财富的产生与人事管理上,中西两者一直保持着两种不同的方式,即政治方式和经济方式。

  夏都傍晚,看书自乐,趣味盎然。

  考古人类学随笔【第二篇:读张光直《考古人类学随笔》笔记】

  这两天读了张光直先生的《考古人类学随笔》,我知道此书已经很久了,然而至于今日才拜读。这是他众多小书中的一本,也是很有名的一本,文章比较短,写得深入浅出,简单易懂,也不枯燥,将考古的理念、方法和自己的想法展现给读者,是一本不错的书。

  张先生在《中国古代史的世界舞台》一文中说到了中国古史尤其是上古史研究的局限性问题。中国自太史公司马迁以来,至于今日的两千多年间,研究历史者众多,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史学家,然而总不能走出自己国家的范畴,研究更加广阔的世界史。二十世纪的中国除了许多大家甚至大师,然而他们的名衔皆是国学大家,极少有对于外国历史有深入研究的人,亦少有闻某中国学者被外国知名大学请去教英国史、欧洲史的。我想造成这种原因的这种现象的原因或为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自给自足的小农基础不需要和外国过多的交流,这种画地为牢的做法实在不可取,观夫今日中国之学术,大多是在研究中国之历史中国之文化,开会也逃不出亚洲,就拿考古来说,前几十年来总是局限在中原地区,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考古才逐渐兴旺,然而终于还是难以走出国门,不惟是政治上的原因,也是由于我们几千年来形成的观念和现状所决定的。这些年来总算通过新疆在中亚开了一个口子,也算是开了一个头,希望中国的考古会走向世界。其他的学问大致也类似,我们自小受到教育说闭关锁国不可行一定要开放,然而在经济上开放走在了前列,而在文化上却相对滞后,孔子学院算是一个文化输出的窗口了,然而在学术上在众多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我们还是说不上话,只闻外国有汉学家,未闻中国有多少著名的外国史专家、考古学家。欲除此弊,非一日之功,需要众多学者努力将中国的学术推广出去,努力发掘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就像开拓经济市场一样,多了解洋人的规则多引用世界名家的论点,在富有中国和东方的视角下研究外国和世界文化。

  我想,我们多多少少要学一些世界史,这不仅由于近日国际之形式,世界之一体化趋势,更是由于置于其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有对比和环境才能看得更加清楚,要不然总是在一个角度看未免有些局限了。吾侪不可固守笼中,须当顺应时世,开拓创新。

  张先生建议文物考古工作者多读一些民族学的书,因为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于同在人类学下的考古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这话使我想起了曾经听过的陈春声教授的讲座,他是一个历史学家却做了许多田野工作,在田野中广泛运用各种学问来看历史,便能够得到只在书本研究中得不到的东西。古史已经过去,然而曾经存在过必然有一定的痕迹,而研究这些痕迹的做法其一便是考古发掘,其二便是民族学,古人留下的物质在地下,留下的文化的蛛丝马迹还在人间,他们之间必然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因而了解民族学对于考古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学习民族学我们要用他们的方法,融会贯通,但对于其资料当审慎用之,学习也要深入,不要半瓶子醋。

  其实和尝试民族学,其他的相关学科也要学习,比如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文献和考古资料,这样的大家不多,因为大家总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的圈子里,老一辈还好,这些年来逐渐将这个圈子更加小化,一些初学者将自己的专业局限在一个小的时期,造成了一些研究史前的不知秦汉的,研究秦汉的不知隋唐的局面,这是大不利的九十年前已经需要我们多方面着手了,至于今日学术发展,自然有更多的学问需要掌握,如此才能全面的了解问题。考古学也要学习甲骨学、人类学、文献学、科技等学问,只有地层学和类型学的中国考古学已经不能走多远了,传统的方法需要革新了。

  说道革新,西方六十年代兴起的“新考古学”和几十年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包括好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张光直先生批评了以新为旗号实际上还是老东西、不顾实际轻视材料预设结果等现象,这是我们要避免的,然而其终究还是有一些可以借鉴的优良的精华的。

  在研究上他说要方法体系化、理论多元化、技术国家化。我饿们今日之研究方法还要提高,不过相对于他所在的九十年代似乎已经出现了一些新方法的萌芽,对于人的族群、生活、风俗的研究在兴起。理论上我们不能总是一元化,要百花齐放,允许学术上的不同声音,这样才能丰富我们的理论界,在同等的资料下发掘学问提升研究水平。在技术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碳十四的侧年的引入为中国考古年代的测试提供了新思路,然而仅仅在碳十四的测年上中外的标准就不一样,现在通用的两种标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别的新技术还在兴起,要在国际上站稳取得认可就要走向世界,在传统学问扎实的基础上还要在技术上与国际接轨。

  他还提到了要尊重老先生,因为毕竟是文化学科,经验还是学术中巨大的资本,然而老一辈的人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即人与人之间的派系关系,他告诫年轻人万不可入,然而我想如果不入的话会不会遭到排斥,可能我的顾虑是没有必要的吧。传统的师生关系也需要改进,一个老师教的学生不一定要和他的观点一样才是好的学生,我听说有些导师对于学生不符合自己观点的论文一律打回,窃以为不合适。我们现代的年轻人研究学问不能局限在旧的体系中,不能给自己划定圈套,而要博览众长,如此才有可能超越前人,要不然只是在继承而不发展,逐渐形成了门户,又相对封闭岂不是举步维艰了。

  这本书还有许多可观之处,在此不一一指出,这些是我阅读张先生这本书的一点笔记。

  考古人类学随笔【第三篇:《考古人类学随笔》读书笔记】

  质疑推论的逻辑,疑似仍旧是一种倒推,即中国近代以后的落后,必定是文化深层结构和历史文明基因就决定了的。

  实在很难想象,所谓没有生产力革命的文明,比之五千年前就开始有生产力革命传统的文明,长期以来在物质和经济的发达程度上,只是更加发展,仅仅到了近代,这很难用仅仅是通过政治程序作的财富积累来一笔带过。

  仍让人感觉有进化论的影子在作祟,似乎一方进化了,而另一方始终是反复,这种差别要等到五千年以后来见分晓,而之前的过程都可加以忽略。

  如果近代的文化弱势和西化要在早期历史里找原因的话,这几篇文章仍旧感觉缺乏逻辑上的说服力和各种证据。

  (作者虽然表示对中西两种方式,并不相信一种完全胜于另一种,但实际上,是作出了选择的。)

(责任编辑:副主编)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考古人类学随笔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