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注释:
1、鹧鸪天,词牌名。
2、代人赋: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赋的,故加上代人赋。
3、晚日:夕阳
4、寒鸦:亦称慈鸟,小山老鸹。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翻译:
晚日寒鸦,一片伤心景色。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
显出温柔情境。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
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一夜白头的事。
离肠寸断,泪流难止。
怀着相思之情,
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乱山无数,
遮断了远方的天空,
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
频频凝望。
赏析: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
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凭借我们的经验: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www.cdrckt.cn)可如今呢?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 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 辛弃疾:鹧鸪天游鹅湖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