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美文百科 > 刘辰翁:忆秦娥·烧灯节

刘辰翁:忆秦娥·烧灯节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1-16 08:53:14 阅读: 次

刘辰翁:忆秦娥·烧灯节

  《忆秦娥烧灯节

  作者:刘辰翁

  原文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
  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
  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
  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注释

  1、中斋:邓剡号中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幕僚,他和刘辰翁常有唱和之作。当时邓剡于上元节聚客叙旧,之后写了一首《忆秦娥》赠刘辰翁,刘便写了本篇以寄悲凄感旧的爱国情思。
  2、随韵寄情:用原韵写词以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3、烧灯节:即元宵节。
  4、京:指南宋旧京临安(今浙江杭州)。
  5、百年短短兴亡别:短短一生竟划为兴亡各别的两个时期,遭遇亡国的惨痛。百年,指一生。
  6、烛泪:形容泪水就像蜡烛燃烧流下的烛膏。以此形容词人泪流不尽,直至泪干,暗用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诗意。
  7、梅发:花白的头发。梅有红白两种,这里以白梅喻发,意为忧愁使人头发变白。

  赏析

  这是刘辰翁于宋亡之后写的一首小令。小序中所说的中斋,乃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幕僚邓光荐之号,宋亡,以义行者(《历代诗余》引《遂昌杂录》)。当时,邓光荐于上元去聚客叙旧,客散之后写了一首《忆秦娥》赠给刘辰翁,刘辰翁就写了这首步韵的和作,以寄托其悲凄感旧的爱国情思。

  开头两句,纯粹写景,描写元宵之夜故都路上弥漫着一天风雪的严寒景象。烧灯节,即元宵节;烧灯,谓燃灯。唐宋以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十五夜称元夜、元宵,家家燃灯观赏,热闹异常。朝京,谓朝拜京城。南宋每逢元宵节,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赶往京城临安(杭州)观灯,络绎不绝。然而,如今的元宵节却风雪交加,遮天盖地,故都内外,一片苍凉。词人起笔,就以故都烧灯节极度的繁华欢乐与现实中的风雪酷寒、无限凄凉进行强烈的对比,烘托出严酷冷寂的气氛。

  面对这刮着大风、下着大雪的荒凉萧杀的景象,词人感到故国的江山虽然还象原来一样,然而去京城朝拜观灯的人却一个也看不到了。这里的风和雪,不单是自然景象的实写,更成了元蒙统治下那种严酷气氛的象征。正因如此,风和雪的再次复述,既是适应词牌格式的需要,更是词人着意的强调。有了这着意的强调,作者一腔亡国之痛就顺势而出了。江山如旧的如字,已蕴含着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世说新语》)的深哀大痛;朝京人绝的绝字,又寄寓着故都易主、人心绝望的深仇大恨。字里行间,充满了悲苦凄怆的情调。

  上片写景,景以引情,描写元宵之夜故部路上风雪交加行人断绝的凄凉景象;下片抒情,景以衬情,抒发物是人非、怀念故国的悲苦心情。

  百年二句,承上生发,直抒胸臆,感慨系之。人生百年,本已十分短暂,偏又经受了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深哀大痛;尽管人们都不再去故都观灯欢度佳节了,自己却还要跟知己好友面对故国的明月感旧寄情。兴亡,偏义复词,着眼于亡;君,指与他同怀亡国之恨的遗民词人邓中斋。使词人锥心泣血的兴亡别,不仅指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永遇乐》)的一去不返,更指南宋覆亡之后无花只落空悲(《汉宫春》)的眼前处境。江山剧变,明月如故,只能对月凭吊,寄怀故国了。一个犹字,既表达了永念故国的执着深情,也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悲凉心境。词意发展到此,可谓沉痛至极。

  词人面对着当时月,故国情景,纷拥而来,眼前处境,却无比悲凉。这里的当时月,当然也不仅是适应词牌格式的需要,更是词人着意的强调,突出了他对故国的耿耿丹心和对元蒙统治的强烈厌恶。词人对月凭吊,寄情故国,当时月又是怎样,它在默默地照人如烛之泪,照人如梅之发。烛泪,本指蜡烛燃烧淌下的蜡如泪流下之状,这儿拿来形容词人之泪水不绝,(www.cdrckt.cn)直至流尽,自然会引起人们那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联想;梅发,喻白发,因为梅有红白两种,这儿以白梅喻发,即形容词人愁极发白之态,又暗含词人迎霜斗霜、节操凛然之情。这两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把当时月之善解人意和词人之悲凄坚贞交织起来了,意境苍凉,余味绵绵。李清照写过: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这儿创造的境界,的确十分神似了。

  • 刘辰翁:永遇乐
  • 范成大:忆秦娥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本文标题:刘辰翁:忆秦娥·烧灯节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