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般

《诗经:般》
于皇时周!
陟其高山,嶞山乔岳,
允犹翕河。
敷天之下,裒时之对。
时周之。
注释:
1、皇:伟大。时:是,此。
2、陟:登高。
3、嶞(堕):低矮狭长的山。乔:高。岳:高大的山。
4、允:通沇,沇水为古济水的上游。犹:通沋,沋水在雍州境内。翕:通洽;洽水又作合水,流经陕西合阳东注于黄河。河:黄河。
5、敷:遍。
6、裒:包聚。时:世。对:封国,疆土。
7、时:通侍,承受。
译文:
啊辉煌的周朝,
登上那巍峨的山顶,眼前是丘陵峰峦,
沇水沋水合水与黄河共流。
普天之下,所有周的封国疆土,
都服从周朝的命令。
赏析:
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般》是《大武》中的一个乐章的歌辞。(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见《周颂-我将》篇作品赏析析字)《大武》六成对应六,据《毛诗序》《武》,奏《大武》也、《酌》,告成《大武》也的说明及《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记楚王之言武王克商,……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铺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则可确定四篇,另两篇,王国维认为其中一篇即此篇《般》,他并且认为它当是《大武》六成的歌诗,说:《酌》、《桓》、《赉》、《般》四篇,次在《颂》末,又皆取诗之义以名篇,前三篇既为《武》(指《大武》乐舞,非《周颂》中之《武》篇)诗,则后一篇亦宜然,……至其次第,则《毛诗》与楚乐歌不同,楚以《赉》为第三,《桓》为第六,毛则六篇分居三处,其次则《夙夜》(王氏认为即《昊天有成命》)第一,《武》第二,《酌》第三,《桓》第四,《赉》第五,《般》第六,此殆古之次第,……与《乐记》所纪舞次相合。……《般》云:‘於皇时周,陟其高山。’则与‘六成复缀以崇’(《乐记》中语,全段见《周颂-我将》篇赏析)之事相合,是毛诗次第与《乐记》同,恐是周初旧第,胜楚乐歌之次第(《左传》所引《大武》之次第)远矣。(《周大武乐章考》)但高亨认为王氏之见过于相信毛诗篇次,他确定《般》是《大武》四成的歌诗,指出从诗中所述,表明周朝广大的疆土,有小山大山,有小河大河,普天之下包括当时的边疆,都遵奉周朝的命令,很明显是中国统一的景象,是征服南国后的景象,既然诗的内容和《大武》舞第四场所象征的故事如此相符合,那末《般》篇是《大武》舞第四场所唱,是《大武》诗的第四章,也是很明显的(《周代大武乐考释》)。兹从高氏之说,确定《般》是《大武》四成的歌诗。《大武》四成的舞蹈是表现周公东征平乱、至于江南的事迹的。武王崩后周公摄政期间,东南先后发生过好几次大规模的叛乱。据《史记》记载,先有管叔、蔡叔与武庚的作乱,后有淮夷之乱,却没有周公征讨江南叛乱的记载。不过《鲁颂-閟宫》中有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之句。孟子认为这原是周公说的话、做的事(见《孟子-滕文公上、下》),这正与《吕氏春秋-古乐》中所述相合。看来周公征讨过江南叛乱当为事实。《般》诗就其内容而言,当为天子巡狩时祭祀山河之辞。而所谓巡狩,本来就包括镇压叛乱在内。诗中声称普天之下的疆土都归周室所有,是针对叛乱不服者而发的。所以这首诗当为周公平乱结束时所作。因为诗题名为《般》,般为般乐,即盛大的快乐。平乱之后,天下太平,远方邦国悉来朝贺,自然要痛痛快快地大乐一番了。那么,该诗原来大概是周公经过数年平乱之后,在班师回朝的路途中祭祀山川的祷辞。后来又成为《大武》四成的歌诗,用以表现平乱成功。这首诗和《武》一样,是四言七句,语言虽然非常简练,但是用了高、乔、敷、裒等表示空间之大的字眼,用了最能体现空间感的山峰河流来实化这种象征、隐喻周室伟大的空间之大,便具有一种雄浑的气魄,体现了圣王天下一统的恢宏之势。
- 诗经全文
- 诗经关雎
- 诗经:渐渐之石
相关阅读

随机推荐
- 急而不慌,忙而不乱,是一生的修行
- 最爱夏天的傍晚,行驶在仿佛开往云端的高架桥上
- 关于春节压岁钱的英语作文_Spring Festival lucky money 4篇
- 从此我的心固守一份平静,再也无人闯入
- 2020年秋分祝福问候语合集34句推荐
- 初中作文感恩600字(通用范文3篇)
- 爱真的需要勇气作文700字(精选范文8篇)
- 万能保证书100字(精选范文7篇)
- 高中记叙文范文精选600字(通用范文8篇)
- 得病心烦的句子说说心情(精选16句)
- 揭谜真相的脚步声
- 科普 | 小满节气谈养生
- 写几句有关西部的古诗词
- 感恩的泪初中优秀作文600字(优秀范文5篇)
- 勤,改变命运;善,改变人生!
- 作文推销商品400字(通用4篇)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