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美文百科 > 诗经:葛藟

诗经:葛藟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1-15 15:55:59 阅读: 次

诗经:葛藟

  《诗经: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
  终远兄弟,谓他人母。
  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注释

  1、葛藟:藟,音垒,蔓长植物,所以长势连绵。
  2、终:既,
  3、远:音院,远离
  4、兄弟:代指家人。
  5、谓:呼喊,
  6、顾:关心、照顾。
  7、涘:音四,水边。
  8、有:同友,亲近。
  9、漘:音纯,河岸
  10、昆:兄
  11、闻:同问,问候。

  译文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湾旁。
  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爹爹心悲凉。
  叫人爹爹心悲凉,他也哪里会赏光。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岸旁。
  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妈妈心悲凉。
  叫人妈妈心悲凉,她也哪里会帮忙。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滩旁。
  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哥哥心悲凉。
  叫人哥哥心悲凉,他也只把聋哑装。

  赏析

  《葛藟》是一首真正的流浪的歌,抒写了流离在外的遭遇和忧伤。就常理而言,流浪遭遇的苦难多种多样,难以尽言,然而人却只选择了得不到父母兄弟关怀的侧面,应该说是抓住了根本,流浪的苦难最根本的正在于失去了亲情,所以又以葛藟起兴,正在于申言这种从伤怀与渴望的连绵不断,悠长不尽。旧说以为此诗乃东周初年姬姓贵族所作,旨在讥刺平王弃宗族而不顾。《毛诗序》:《葛藟》,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毛氏说诗多牵强附会,常把表现人之常情的诗作拉扯到政教、美刺上去。宋人说诗较为通达,朱熹《诗集传》云: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作此诗以自叹。得其旨矣。

  要义:一个流浪者埋怨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诗凡三章,章六句。首章緜緜二句写眼前景物。诗人流落到黄河边上,见到河边葛藤茂盛,绵绵不断,不禁触景伤情,联系到自己远离兄弟、飘泊异乡的身世,感到人不如物。他流落他乡,六亲无靠,生活无着,不得不乞求于人,甚至覥颜谓他人父。处境之艰难,地位之卑下,可见一斑。但是即便如此,也未博得人家的一丝怜悯。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直书其事,包含许多屈辱,许多痛楚,正如朱熹所叹:则其穷也甚矣!(同上)第二、第三章诗意略同首章,仅二、四、五、六句句尾更换一字,丰富了诗的内涵,反覆咏叹中稍有变化。此诗两句表达一层意思,六句有三层意思,两层转折。由绵绵不绝的葛藟对照兄弟的离散,是一折,由谓他人父、谓他人母、谓他人昆而竟不获怜悯,又是一折。每一转折,均含无限酸楚。诗人直抒情事,语句简质,却很感人,表现了飘零的凄苦和世情的冷漠。牛运震《诗志》评曰:乞儿声,孤儿泪,不可多读。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沉痛语,不忍卒读。都对诗中表现出的流离之苦深为致慨,相信这也是每一位读此诗者的共同感受。

  • 诗经全文
  • 诗经关雎
  • 诗经:君子偕老
本文标题:诗经:葛藟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