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句子摘抄 > 只有在博物馆,你才是有矿的人

只有在博物馆,你才是有矿的人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3-25 11:28:49 阅读: 次

只有在博物馆,你才是有矿的人

强烈给你推荐一个朋友:F小姐。

文青这个词被用烂了,可如果F小姐不是文青界的扛把子,我把小新这个名字倒过来写。

喜欢逛博物馆、美术馆,甚至要打飞的去看展。

她有很好的审美品位,衣食住行她都有涉猎。

你以为她只能谈艺术吧,结果我跟她谈起摇滚和悬疑小说照样停不下来。

如果你生活需要一点灵感,可以看看她如何又作又快乐。如果你急需一个美学砖家来拯救生活品味,我建议你关注她。

| 永 远 别 对 生 活 冷 感 |

长按关注

首先,我并没有买爱马仕。

我根本就没空去逛街。每次出国,我几乎大半时间都泡在博物馆里。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看着一幅画,心脏周边的毛细血管突然异常活跃。

这一刻你变成全人类最矫情的人。颜料与光线如此伟大,泪腺怎么能压得住。后来我听说了人类两种精神性疾病:大卫综合症和司汤达综合症。我想大概就是用来形容我们这种人。

眼前美感太强烈了,“司汤达综合症患者”会心跳加速、晕眩、昏厥、慌乱甚至产生幻觉。为什么叫司汤达综合症?法国大作家司汤达就是典型患者,沉迷艺术不能自拔,差点一头栽倒在佛罗伦萨的圣十字教堂门前。

去年我在巴黎奥赛博物馆,大家就那么站在画前,好久好久都挪不开腿。可见司汤达综合症,一点都不小众。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1马奈自画像

《草地上的午餐》前总是站着很多人。难道大家都在用目光致敬那位皮肤会发光的裸体女人吗——现在的马奈已经是大师级人马了,可1863年这幅画登场的时候,几乎被diss得体无完肤。

1863年,老学院派恨得牙痒痒,要把这“伤风败俗”的画剔除于沙龙名单。学院派觉得裸体女人只可代表神话人物,她们是神圣的、无性的。马奈这兔崽子画的是什么玩意儿?一个裸体的资产阶级妇女?

学院派的老古董被气得鸡飞狗跳。

马奈在此之前画了幅《喝苦艾酒的人》,主角是一个社会边缘穷困潦倒的酒鬼。现在看来,这幅画看来更为现代,可当时学院派不屑地拒绝了它:画资产阶级生活是鸡零狗碎的,画边缘群体更是不入流的。

▲好多画家画过喝苦艾酒的人,左上德加,右上毕加索,左下马奈,右下梵高

所以后来马奈才假装迎合学院派的套路,“模仿”古代大师画“神话”里的圣洁女人,结果,他画了个一丝不挂的资产阶级妇女,画里的男人还盯着她。我想学院派要被气疯了吧哈哈哈。

后来的事情更好笑了。马奈又假装臣服,用古希腊绘画元素画了貌似一本正经的《奥林匹亚》。沙龙派大概以为马奈终于“改邪归正”,接受了这幅画。到了沙龙上,人们吵起来才发现,马奈画的是真实世界的妓女。

真是世界唯一的马奈啊。

▲马奈《奥林匹亚》

博物馆里藏着太多故事了,有时候我不仅仅被画的魅力所折服。更震撼的是博物馆里的故事。艺术家总是先锋人物,他们是勇于挑战权威的一群人,即便今天看来依旧很强大。每一次在博物馆,分分钟能让我察觉自己的“烦恼”渺小。

所以我最爱的无聊事干,就是逛博物馆。

博物馆不适合和恋人一起去。在博物馆谈恋爱太浪费,光顾得谈情说爱,看了什么转眼就忘记,对不起艺术家。我经常一个人去看展,工作日坐标在广州,但周末不时一个人跑到香港、深圳、上海……去看展。

对我来说,没去博物馆的旅行,等于没有来过。博物馆对一个城市太重要了。我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当一次城市潜水员,去博物馆挖掘城市的精神内核。城市的血脉总是隐藏在博物馆。

去过不少地方,如果让我排行可以不断反复前往的城市,巴黎肯定在榜单上。

▲去年在奥赛,碰上毕加索特展1毕加索蓝色时期自画像

有博物馆的巴黎太美好了。

巴黎有很多瑕疵。十天半个月就罢工一次,交通系统瘫痪,巴黎人民早已熟练应对。巴黎太过包容,也因而混乱,小偷小贼闻名欧洲乃至世界。巴黎人民太懒,甚至有些骄傲。

可你哪怕听说过她的种种毛病,到巴黎来,又马上倾倒在她的盛宴里。瑕疵无法掩盖巴黎的动人。

巴黎的文化密度太高了。博物馆、美术馆安驻在城市各个角落,就像这座城市的引擎,生产新鲜血液。巴黎人一生也逛不完巴黎,更别说我们这些游客,百分之一都没看透。

不止罗浮宫、奥赛、橘园、罗丹博物馆、蓬皮杜,随便溜达就有沙士比亚书店,存在主义咖啡馆,海明威故居,梵高旧所……这座城市有艺术的高光。她不完美,却始终有饱满的精神内核,不像用工业和金钱垒起来的新贵城市浮躁。

▲10月在蓬皮杜顶楼拍下了秋天的巴黎

不说这么深奥的道理吧,我觉得喜欢看展的人都有一个共性:他们必定对世界与美充满好奇,肯定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儿。

现代都市的人画画的不太多了,我们早就习惯摄影、电视剧、电影。可绘画和雕塑真的没有东西可以替代。

大卫·霍克尼搞过摄影艺术,混过好莱坞,他也骂过照相机,太多人以为照相机更能抓住现实,“可他们都错了,相机看不到人类可见的东西,总有什么会漏掉。”

看看莫奈、梵高、高更和霍克尼的画,画的就是被相机“漏掉”的东西。

这是他们所“见”到的世界,是他们年复一年观察累积形成的经验、记忆与印象,又或者说已经成了精的情感和精神。看起来与“现实”不太一致,不过有一句歌词,我觉得用来形容艺术家们的世界很适合:“Dreams are my reality.”梦境就是我的现实。

▲梵高、高更自画像;大卫·霍克尼著名的“泳池系列”

艺术评论家John Berger在《抵抗的群体》里说过一段话,原话很翻译腔,但意思正合我意:我们眼前的一切出现又消失,可博物馆里的东西看起来依然不变,牙齿,双手,太阳,女人的腿,鱼。

在博物馆里,所有年代并存而永恒。有时画并非复制现实,他们有话想说——只要倾听,便能和他们对话。在瞬息万变的都市,他们与我们一同对抗孤寂。

能触碰到艺术家的梦境,是我最欢喜的事情了。我甚至会为此放弃吃吃吃和shopping。

我并不是什么美术史专家,只是一个单纯喜欢艺术,会为喜欢的画读传记、买画册的人。生活有时确实对人不怎么样,但一点美好的颜色、光线,就能让我满血复活。

好些时候我满腔苦楚,站到一幅画前,看着它包含的勇气和力量,就觉得那些糟心事通通不值一提。

我这么反鸡汤的人,艺术是我唯一义无反顾一灌到底的鸡汤了。

▲梵高,弹钢琴的女人

F小姐巴黎博物馆list

一点旅行灵感

塞纳河旁:奥赛美术馆、橘园、卢浮宫、小皇宫。蓬皮杜艺术中心离卢浮宫也不太远,但地铁更方便,在4区。

荣军院旁:罗丹博物馆。

蒙马特高地:蒙马特博物馆、达利空间。

玛莱区:卡纳瓦莱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雨果故居。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不好好生活,对得起钱吗?》

[about Miss F ]

和你一起收集生活灵感

我是F小姐,专栏作家

在这儿,跟你分享好物、艺术和生活之美

业余观察繁华世象

如果你对生活冷感,请到F小姐处挂号治疗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只有在博物馆,你才是有矿的人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