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电商还会玩?百度为何搞出了一条关于“年货”的爆款H5

作者:江山(【PR人】创始人)
PR人(ID:publicrelationship)和(ID:prren)出品
一、百度怎么突然搞起了“年货节”?
1月15日,百度的官微忽然发布了“小度年货节”的推文,并且通过艾特网易考拉、网易云音乐、联想、百雀羚等14家品牌官微联合造势,通过寻找锦鲤,赠送2019年春节超级“AI大礼包”的形式,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截止1月17日,转发近6000次,数百万人关注,这几乎是百度其它推文的2、30倍。
百度怎么突然搞起了“年货节”?对了,小度,小度是谁?小度年货节又是怎么回事?除了对超级“AI大礼包”的丰厚内容好奇之外,大家对这些问题也有些不解。
原来,“小度”是百度在AI(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布局、研发的对话式AI操作系统。为此,百度还搭建了小度商城,后者是承载百度智能硬件产品及相关周边的电商销售平台。因此,百度在春节临近的节点,推出“小度年货节”,也就顺理成章了。
配合百度在微博掀起的“小度年货节”声浪,一则《穿越1979:年货进化论》的H5,几乎同时在朋友圈里刷屏了。
这则H5讲述了男主在2019年挑年货时,面对市场海量琳琅满目的年货不知如何下手时,百度AI带他穿越了往日时光,从1979开始,经历了1989、1999、2009及以后,四十年极具时代背景的春节,家人和他挑选年货的场景,并通过在四个十年节点的年货选择,让参与者生成符合其个性特点的身份标签,既温故了四十年年货进化的历史,又完成了有趣的心理测试。因此,朋友圈里人气高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二、“年货进化论”为什么受欢迎?
从社交媒体的角度而言,活动受欢迎的唯一硬指标就是能激发用户在社交媒体的自传播,而社交媒体的自传播是按圈层传播的规律来扩散,如果自传播还能刺破初始圈层,在多个圈层中流转,那么活动传播的量级就更大,就更受欢迎。从目前的观察来看,“年货进化论”H5已经是刷屏之势,显然,形成了多圈层的传播。
营销类的H5如今其实并不鲜见,几乎很多品牌都有涉及,因此用户参与和自传播的阈值也变得更高了,换言之,H5的传播其实是越来越难,尤其在临近春节,各大品牌营销扎堆使力,极尽能事的争夺用户注意力的高竞争时段区间。但是,为什么“年货进化论”H5,还能突出重围,脱颖而出呢?
不绕弯子,直接谈下我的看法——
1、迎合大市场的心理趋势;春节大家挑年货,享受过年的喜庆是普适性的心理趋势。H5的营销定位是迎合普适性的心理趋势,方向对了,营销战术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用,更容易引发大家的关注与参与。显然,在2019年的今天,大家都有挑选年货的刚需,也都有面对市场海量商品无所适从的茫然,“年货进化论”的H5,内容背景定位于此,自然也就很讨巧的迎合了大市场的心理趋势,顺应潮水方向,自然容易借势潮头。
2、所有激发用户自传播的营销类H5,“好玩”几乎是普适性最强、风险最低的策略设计主线。和“好玩”相比,激发用户自传播,常见的策略方法还有——
1)传播干货、分享有用信息。但“玩”的用户基数远远多于“学习”的用户基数,因此,“好玩”的普适性更强。
2)激发用户强情绪;激发用户强情绪引发用户自传播常常适用于慈善公益、共同体情怀、社会责任等主题,这类主题和营销结合,会因操盘的尺度较难把控以及用户情绪引导的难度自带风险。而相反,“好玩”是一个安全边际很高的策略设计主线,因此,年货进化论H5就围绕这一主线做了精心的策划。
当然,还有帮助用户实现“社会炫耀/攀比”,以及让用户“寻找同类”等激发自传播的策略主线,无论是在普适性,还是在低风险的维度,都无法与“好玩”相提并论,篇幅关系就不展开了。
3、激发自传播,内容为王。如果把好玩类的H5看作一个游戏的话,那么游戏的内容架构一定是这个H5的灵魂。穿越的内容设计新潮,也是容易引起年轻人兴趣的内容;通过“穿越”,巧妙的把79、89、99、09、19,四十年来人们对年货所折射的时代特征巧妙又很有洞察的总结出来。穿越的路径也分别以十年为节点,设置了不同的选项,不同的选项指向不同的内容发展路径,也通过用户的不同选择,及时反馈给出一个心理测试结果。而个性评估几乎又是绝大多数用户都无法拒绝的诱惑(这也是星座、性格之类的心理评估内容拥有广泛受众的根本原因),每一个测试结果都用极具网络文化的标签来定义,让用户既有文化共鸣,又觉得好玩过瘾。因此,内容自然就容易在用户那边收获高分,引发分享。
4、精细的用户体验设计是保证H5良好体验的另一大保障。画面卡通且精致,音乐嘻哈且说唱歌词十分接地气,大红的主色调寓意喜庆吉祥,体验上,衔接流畅,一步步的感受年货的变化...这些,都保证了用户在观看和互动时良好的使用体验。
5、预埋社交货币,激发自传播;
1)承载情绪的社交货币;洞察四十年时代特征的年货概括,让这个H5的初始圈层用户90后,可以找到80、70、60,甚至50后都有共鸣点的内容点。比如79年的肉票、89年的自行车、手表、录音机还有果丹皮、99年的CD机、旺旺雪饼、09年的诺基亚手机、普雷station...每一个极具年代感的标志性年货,都能引发对应年代人群的无限遐想、怀旧与共鸣。同时,每一个圈层对其它年代圈层的年货,也有天然的好奇心,怀旧、共鸣与好奇情绪都是很好的社交货币,在其综合作用下初始用户不自觉的就转发社交媒体,最终穿越圈层,实现跨圈层传播。
2)自我表达的社交货币。H5生成的宠妈狂魔、戏精、肥宅…等自黑却不失幽默的标签,具有天然的话题感和适合自我表达的属性,也是天生的容易引发朋友圈点赞、评论的社交货币,这些标签的形成使得用户更愿意分享朋友圈。而极方便的生成自我个性测试的海报,方便用户分享则进一步降低了分享的门槛,提升了分享率。
三、H5背后的营销深意
每一个营销类H5都有它的营销使命,“年货进化论”也不例外。这则H5除了毫无违和的植入了百度的人工智能,还将流量导向了小度商城,强调了19年后年货的新趋势是选择(百度)人工智能。
更深层的营销影响,是它创造了一个“年货进化论”的概念。那么,这个概念对市场竞争而言,又有什么益处呢?有营销功底的同学都知道,产品的差异化定位是产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基础,但在商品极大丰富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堪称红海的今天,要做到产品的差异化定位又谈何容易?
但产品差异化最终的目的还是实现用户的认知差异化,因此,在产品差异化难度较大的前提下,高阶的营销操盘手通常会使用一项技术——通过建立概念包装,另辟蹊径,形成营销差异化,最终建立用户心智中的认知差异化。
因此,百度提出了“年货进化论”的概念,这是一个很容易迎合大家在海量年货选择前无所适从痛点的概念,而这一概念作为一个新的需求品类是真实存在的,由此,用户心智的购买逻辑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年货不知道选什么——原来挑年货需要进化——小度提出了“年货进化论”——因此,年货选“小度”。
在消费者心智定位的策略选择中,占据品类的定位,是最容易被认知,也容易被记忆,一旦消费者因为某个场景产生了该品类的需求,那么,产品购买的优先选择也就产生了。
因此,“年货进化论”H5作为百度在这一营销策略下的宣传出口,就具有特别的意义。
另一方面,百度还联合了14家品牌联合发声,借机推广“年货节”,引发更多关注,而关注流量的着眼点,又通过“年货进化论”,最终又落在小度商城上,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高明的营销路径设计。
当然,H5本身设计的还有些“魔怔”,借用我们访问的几位体验用户的话,也许是——“玩完这个H5,我就知道年货买什么了,这不就是(小度)人工智能”,“完了,我怎么脑子里一直是年货、人工智能的旋律节奏,我这是被这个人工智能的音乐洗脑了吗?”
是的,小度AI的这条H5,也许就是这么魔性的“人工智能”。
END
附:希望体验有些魔怔的“年货进化论”的H5,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问题是,你敢扫吗?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