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句子摘抄 > 脱发与脱欧:当代英国人的难言之隐

脱发与脱欧:当代英国人的难言之隐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1-20 22:16:44 阅读: 次

脱发与脱欧:当代英国人的难言之隐

一种一言难尽的症状,正在困扰整个英格兰大地。

轻者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感到自卑与力不从心。

今天您的发际线又退后了几厘米?

重者产生怀疑人生的厌世心理,对未来充满绝望。

今天您的头发又掉了多少根?

在皇室成员中,这种症状甚至如同代代相传的魔咒。

从查尔斯王子到威廉王子,再到小乔治,英国王室的发际线一向堪忧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悬而未决,还是未知宇宙力量暗中操纵?

敬请跟随我们今天的特别报道,走近当代英国人的难言之隐——脱发,以及脱欧。

脱欧,顾名思义就是英国脱离欧盟。

2019年,英国首相卡梅伦率先提到,将就英国是否脱欧进行公投。这一下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墨盒,直到现在脱欧风波还没有尘埃落定。

最近有一部叫作[脱欧:无理之战]的电视电影,残忍地戳了一下这个当下英国政坛最令人头秃的话题。

[脱欧:无理之战],IMDb 7.0分,烂番茄新鲜度88%,豆瓣7.7分

《每日电讯报》称本片是“像《纸牌屋》和《白宫风云》一样的政治娱乐化佳作”。

影评人还肯定了本片的专业性

The Mail on Sunday则称赞了男主角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演技,说他“集风趣、智慧与天才与一体”。

The Mail on Sunday也特别提及了本尼饰演的主人公多米尼克·卡明斯的独断专行

好评不是吹的,[脱欧]的导演托比·海恩斯是英剧粉的老熟人了,经他手“搅和”过的,不乏《神探夏洛克》《神秘博士》《黑镜》《维兰德》这样的热门剧集。

也可以看出悬疑推理题材的故事是托比·海恩斯的专长(左为托比)

这一次他也把拍悬疑题材惯常的节奏控制用在了[脱欧]里,政治角力愣是让他拍成了夏洛克大型嘴炮传销现场。

电影开篇就是一组简单粗暴的快速平行剪辑镜头,贯穿起多米尼克·卡明斯在“脱欧战役”中的几大重要时间点。

加上本尼标志性的冷漠低音,简直像有人照你脑袋直接来了一拳,让你一瞬间回不过神儿。

姐妹们,跟上节奏

明明是CCTV4国际新闻,愣是让托比·海恩斯拍出了一丢丢盖·里奇那种话痨贱兮兮的气质,用荒唐的小戏法解构着无聊的话题。

鉴于盖导挖坑不填专注溜粉的恶行实在罄竹难书,我们也建议一下要是大!福!3!([大侦探福尔摩斯]续集)再交不上货来,干脆让托比接手得了,我们觉得他行。

不配吃烤鸭的盖导:弄啥嘞?没听到

除了紧张的快节奏叙事,托比·海恩斯还是个相当老派的讲究人。

比如影片伊始,两位脱欧派成员把私下秘密会面的地点选在泰特美术馆。

在一段《欢乐颂》的旋律里,两个人成功在这幅《皮尔森将军之死》的画前会师。

两个不愿暴露身份的人约在美术馆私下见面,是不少英国电影或者英剧里经常出现的桥段。

相约美术馆是不少英国电影的名场面了

00Q,不是,007也这么干过

英剧《浴血黑帮》里也用到了美术馆密谋的设计

说回[脱欧],这幅《皮尔森将军之死》(The Death of Major Peirsom)画的是18世纪英法泽西岛战争时,英军抵抗法国入侵者的场景。

让两个脱欧派主力和一幅英国御敌主题的画同框,托比你还真是想干大事啊……

脱欧这件事,就是又臭又长的英伦三岛大型即时家庭情景剧。

想要把东拉西扯能讲一天的故事统统塞进电影90分钟的体量,必须得要一位语速不拖后腿的选手,试问还有谁比本尼更合适呢?

脱欧小风吹满地,我们本尼最争气

不光是延续了自己真·满嘴跑火车的特殊技能,腐国男演员里为数不多的发量担当本尼,为了拍[脱欧]还第一次尝试了影视剧里的秃头造型。

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不算~

片中的多米尼克,在外要面对千头万绪的政坛风暴,在家又有妻子生产在即。脱欧派领导者、丈夫、父亲,几个身份在他体内不停地互相碰撞。

所以本尼在拿捏角色时,并没有一味把力气花在多米尼克的能言善辩上,还有意放大了这种人到中年焦头烂额的“丧”。

这里有句话,不只当不当讲,看到片中的多米尼克,让人忍不住觉得要是本尼不好好经营自己,十年后大概就是这幅德行了……

夏洛克式警告

不少影迷一沾政治片就想薅头发,其实政治没那么复杂。拿脱欧来说,你理解成一张美发卡引发的争(撕)端(逼)也没问题嘛!

故事还要从差不多80年以前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差不多把大半个欧洲夷为平地,所以1949年,丘吉尔率先提出了有必要将欧洲各国联合起来的建议。

怎么理解这个事儿呢?如果咱们把英法德意等等等这些国家,看成是欧罗巴的邻居,那么二战就可以当作导致大家集体头秃的一场灾难。

二战之后,英村的老丘说,咱们不如合伙办个美发卡去生发吧。

丘吉尔:谁还不是小机灵鬼儿咋地

没成想19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绕过了英国,暗搓搓地筹划起来欧洲经济共同体,也就是欧盟的雏形。

到了1963年,法国的戴高乐将军还公然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

这也不难懂,老戴的想法是,你们英村牵头办卡,我们以后想植发,不都得听你指挥了,这不能够。

磕磕绊绊进入1970年代,英国终于成功加入了欧共体。各国雄心勃勃,在致力于让欧洲成为全球最强贸易区的道路上,开始手拉手齐步走了。

1973年,英国终于“入欧”了

这些都是[脱欧]的前情提要。

[脱欧]把目光聚焦在英国脱欧公投前大约一年的时间里,脱欧派和留欧派之间的拉锯战。

其中本尼饰演的,正是脱欧派的核心人物多米尼克·卡明斯。

老多本人,发量瞩目

这位牛津大学历史系毕业生从千禧年之际,就在为反对英国加入欧盟的组织工作了。

好好的有卡大家办,有钱一起赚,为什么英国偏偏闹着要脱欧呢?

原因很多,所以多米尼克给我们总结了两个特别重要的理由:开销和主权。

cost and control,老多还会双押,了不起

所谓开销,就是老多代表的脱欧派所声称的,英国每周要支付欧盟3亿5千万英镑,用于自己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

还拿美发卡来打比方,就是英村每周得支付上亿英镑,维护自己对这张美发卡的使用权。不光不是尊贵的VIP会员,英村还觉得,这是给其他村倒贴钱。

科学吗?不科学

那么主权,就是近年来困扰整个欧洲的移民和难民问题了,特别是土耳其挤破脑袋都想加入欧盟,这个事足够让英国人民心理上很受伤。

英村的心理,就是老子花了这么多钱养卡,八竿子打不着的贫困村忽然想不掏钱还来蹭个会员使使,搁谁不来气?

在英国普通民众心里,一开始觉得脱不脱欧真的跟自己关系不大……但是能说会道的多米尼克,就是靠着让民众增加恐惧和积累仇恨,一点点扩大着脱欧派的胜算。

老多:想脱欧,先诛心

心理建设做完,接下来就得艹数据了,如何让英国民众参与到脱欧公投当中,尤其是把票投给脱欧派呢?

多米尼克想了个妙招,先做大数据分析,再根据不同偏好群体,在网络上定向推送广告。

这就和以往政客们印传单上电视的笨方法,不知道要高多少了。

用老多的话说,这就是新和旧的对抗

你想马路上发传单的小哥,喊破了嗓子让你游泳健身了解一下,和你半夜下单零食的时候,弹出个推送消息说“变成猪会被吃掉”,哪个更能吸引你的注意?一样的道理。

但是!想做大数据分析,就意味可能要收集数以亿计的用户资料,这个过程的合法性如何度量?

这也是多米尼克埋在脱欧派脚下的一颗地雷,并且就在脱欧公投之后,它炸了。

2019年6月23日,脱欧公投开始,支持脱欧选民以票数17,176,006票、52%占比获胜。

多米尼克雇佣聚合智囊公司进行大数据分析与广告投放的暗中交易也随之浮出水面,同时,另一脱欧派组织也承认,雇佣了剑桥分析公司,收集选民数据。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两家数据分析公司,都和一位名叫罗伯特·默瑟的亿万富翁过从甚密。

罗伯特·墨瑟是何方神圣呢?是特朗普竞选的最大赞助人。

哦呵……“欧盟”这张美发卡的局真是越做越大了……

[脱欧]的故事,到公投结果出炉,已经接近尾声,但现实中“脱欧”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公投结束后,戴维·卡梅伦宣布辞职。

曾经在大选中以“脱欧”作为主得分项的卡相,就这样从唐宁街10号卷铺盖走人了

经过一系列裁决,2019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并授权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然而不光卡相不够飘,梅姨也一样提不动刀,脱欧公投留下的烂摊子,到今天还没有完全解决。

1月15日,英国议会下议院,开始对脱欧协议进行表决。所幸协议以432票反对、202票支持被否决,否则一旦英国正式脱欧,等待英伦三岛的将是无数琐碎无比的现实问题。

先不论脱欧之于英国,是不是意味着甩掉了一堆拖油瓶,就可以自由飞翔,光是一个爱尔兰边境问题就足够炸锅了。

脱欧之后,隶属英国的北爱尔兰,与隶属欧盟的爱尔兰共和国之间,是否会设立海关检查站?这是否会给往来两地带来不便?这才是关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问题。

这位爱尔兰店主的商店里摆着脱欧倒计时的牌子,他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怎样的未来

无论之于英国、欧盟还是整个世界,脱欧所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复杂且长远的。

我们刚才一直用美发卡来做类比,玩笑归玩笑,目的也是想让影迷们对脱欧的前因后果,有一个逻辑上相对直观地印象。

事实上,政治和经济的变化,确实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蛛丝马迹。

比如经济学上经典的“裙边理论”和“口红效应”,都是根据民众的生活与消费习惯归纳形成的规律。

裙边效应:当妇女普遍选择短裙,裙边向上收时,股市也随之上扬,反之亦然

口红效应: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我们大胆猜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经济和社会学家,研究一下英国脱欧之后民众的发量情况,然后得出个什么结论。

毕竟脱欧留下的烂摊子,绝对够让英国从政府高层到普通民众,薅着头发犯愁了。

万一哪天真有“发际线理论”出现,希望大家不要忘了我们是这一理论的最初提出人啊!

别着急走,这儿有一条紧急提示。

微信又改版了,我们又走散了。

不想错过看电影的每日推送?

赶紧按照下图提示,将看电影设为星标,让我们和你不离不弃。

[德鲁大叔]正在热映中!

影迷互动

你怎么看英国人的脱发/脱欧?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脱发与脱欧:当代英国人的难言之隐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