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句子摘抄 > 全国首张低头族罚单:过马路看手机罚10元!但是,还有几个问题……

全国首张低头族罚单:过马路看手机罚10元!但是,还有几个问题……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1-20 21:39:10 阅读: 次

全国首张低头族罚单:过马路看手机罚10元!但是,还有几个问题……

新闻链接

“你好,刚刚你拿着手机边看边过斑马线,根据《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行人横穿道路时低头看手机要处以10元的处罚。”1月14日上午9点24分,在温州市区学院路口,交警对斑马线上的“低头族”市民胡女士现场开具了处罚罚单。

据报道,这是《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今年元旦开始实施后,行人在斑马线上看手机被处罚的首张罚单。当日上午1个半小时内,现场开具了2张过斑马线低头看手机的罚单。

“过斑马线玩手机看不到来往车辆很危险,同时走路慢吞吞妨碍交通。罚不是目的,而是希望引起行人的重视,达到文明、安全通过斑马线。”交警介绍。

光明网评论员

给低头族开罚单,还有几个问题要说说

  日前,浙江温州交警对斑马线上的“低头族”胡女士,开具罚单一事,引发社会广泛讨论。这是《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自2019年元旦实施后,温州交警对在斑马线上看手机的行人开具的首张罚单。该条例第二十八条(三)规定,对于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穿道路时低头看手机、嬉戏等,影响其他车辆或者行人通行等不文明行为要重点整治,违反该规定的会受到警告或十元罚款。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从新闻报道看,罚款金额不大,10元,并且“在开具罚单之后,由志愿者扮演的‘慢羊羊’,现场给‘低头族’赠送了一只慢羊羊玩偶,以示教育,希望他们下次能够快行通过斑马线”。从新闻中大致能看出,该立法及执法旨在警示教育,并且手法颇有温度,文明执法,当然是值得肯定的。

  “低头族”可能面临的风险不言而喻,检索新闻可以发现由走路玩手机引发的交通事故并不少见。手机介入生活,乃至干扰公共秩序,变成交通陋习,对此进行一定警示,唤起公众注意,确实有此必要。

  但是,将此纳入行政处罚,变成公共治理机制的一部分,依然有几个问题需要深思。

  斑马线罚行人看手机,是否符合路权基本的风险排序?从道路设计的本意上讲,斑马线理当是行人最安全的地方,是车辆必须让人的地方。行人玩手机,确实有安全隐患,理当有所提醒,但在斑马线这个区域,车辆需充分考虑行人状况。行人在道路上,是最为弱势的群体,即便有错,但相较于肉身对钢铁的巨大风险后果差别,强势一方有所谦抑,这一基本逻辑并未改变。

  之前杭州大力推广车让人,收获舆论好评,恰也是这个道理。车让人意味着车辆充分考虑行人的状况,这包括“低头族”,也包括行人的各种状况,比如腿脚不便、疏忽大意、推着婴儿车等各类主客观情况。这不是出于分对错的算计,而是考虑危险结果的人道选择。

  此外,也正如法律学者所说,处罚“低头族”也面临着标准不清、力度不好掌握等问题。比如究竟怎么看算是“低头族”呢?看几眼可以算?一边看手机一边看路呢?是看手机就算还是造成了实质性结果才算?这就可能带来不小的自由裁量空间,增加了不小的执法难度,也可能由此引发争议。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不提倡行为,是否就要处罚,或是怎么处罚,仍是个精细处理、充分讨论的问题。目前看,对于难以准确纳入执法体系的行为,可能仍以警告或宣传较为有效,温州在相关规定中的“警告”与“十元罚款”也是比较实际的做法。这种警告,既包括交警的警告,社会层面来理解,也包括在舆论宣传或是信号指示灯处有所警告,同时也要考虑赋予机动车警告的能力。有些地方为了控制噪音污染,将鸣笛纳入违章行为。乱鸣笛固然不文明,但很多时候鸣笛起着警示作用,对于“低头族”等行人来说仍是必要的,一刀切恐怕并不合适。对此,一些地方不妨妥善考虑。

  “低头族”是个新问题,他们需要改变这一行为习惯,毋庸置疑;车让人则是个颠扑不破的老共识了,这一原则更不能忘。

内容来源:综合光明网评论员文章、中国青年报微信

本期编辑:吴亚琦 张永群 孙小婷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全国首张低头族罚单:过马路看手机罚10元!但是,还有几个问题……

其他美文推荐: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其他美文推荐:心语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