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术有关的诗词

1.关于绘画的诗词有哪些
1、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
清代: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2、金陵图
唐代: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3、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4、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题秋江独钓图
清代: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2.有关艺术的诗句
一·关于琴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
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应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白居易《对琴酒》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王昌龄《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听蜀僧氵睿琴》
十指生秋水,数声弹夕阳。不知君此曲,曾断几人肠?
心造虚无外,弦鸣指甲间。夜来宫调罢,明月满空山。
声出五音表,弹超十指外。鸟啼花落处,曲罢对春风。
——白玉蟾《无题》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卢仝《风中琴》
二·关于棋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登观音台望城 白居易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2]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3],一条星宿五门西。
--------------------------------------------------------------------------------
别房太尉墓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
江村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
更漏子 冯延巳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夜初长,人近别,
梦断一窗残月。
鹦鹉睡,蟪蛄鸣,
西风寒未成。
红蜡烛,半棋局,
床上画屏山绿。
搴绣幌,倚瑶琴,
前欢泪满襟。
3.有关绘画的诗词
画堂春 本意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宝篆烟消鸾凤,画屏云锁潇湘。
暮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画堂春暖风和雨暗楼台。
馀寒巧作愁媒。半春怀抱向谁开。
忍泪千回。断梦已随烟篆,醉魂空殢琼杯。
小窗瞥见一枝梅。疑误君来。
画楼空/诉衷情吴门春水雪初融。触处小桡通。
满城弄黄杨柳,著意恼春风。弦管闹,绮罗丛。
月明中。不堪回首,双板桥东,罨画楼空。
画堂春令/画堂春画堂霜重晓寒消,南枝红雪妆成。卷帘疑是弄妆人。
粉面带春醒。最爱北江临岸,含娇浅淡精神。
微风不动水纹平。倒影斗轻盈。
画堂春东堂西畔有池塘。使君棐几明窗。
日西人吏散东廊。蒲苇送清凉。
翠管细通岩溜,小峰重叠山光。近池催置琵琶床。
衣带水风香。浣溪沙 书虞元翁画水榭风微玉枕凉。
牙床角簟藕花香。野塘烟雨罩鸳鸯。
红蓼渡头青嶂远,绿苹波上白鸥双。淋浪淡墨水云乡。
画堂春春波浅碧涨方池。池台深锁烟霏。
缓歌争胜早莺啼。客忍轻归。
合坐香凝宿雾,垫巾梅插寒枝。渐西蟾影漾馀辉。
醉倒谁知。僧师源画观音赞三世如来同一哄,大雨料作补陀梦。
佛子无财可修供,尺纸寸毫俱妙用。寳缨天冠俨四众,长年造极笔愈纵。
唯师鲁公为作颂,十方世界俱震动。题莹上人二画右剡溪天地又秋风,溪山忆剡中。
孤舟幸闲著,借我访支公。题宣律师画像秀目大头颅,英姿举世无。
平生一瓦无,何处有天厨?题庠闍黎二画秋山瘦嶙峋,秋水渺无津。如何草亭上,却欠倚阑人。
题王仲信画水石横幅王郎书逼杨风子,画亦凭陵蜀两孙。岂是天公憎绝艺,一生憔悴向衡门。
题少陵画像长安落叶纷可扫,九陌北风吹马倒。杜公四十不成名,袖里空余三赋草。
车声马声喧客枕,三百青铜市楼饮。杯残朒冷正悲辛,仗内斗鸡催赐锦!题画薄荷扇一枝香草出幽丛,双蝶飞飞戏晚风。
莫恨村居相识晚,知名元向楚辞中。题画薄荷扇薄荷花开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
自怜不及狸奴点,烂醉篱边不用钱。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残雪覆枯颅,手扶短榔栗。
送酒无苏州,一醉未易得。青旗猎猎秋风吹,长瓶一吸亦足奇。
但办道傍常醉倒,不须解作藏真草。小昭庆院讲僧旧在都下与之相从今没已久见画曩岁曾陪夜讲灯,伏犀插脑齿如冰;假令重见应难识,遗像臞然一老僧。
夜梦与数客观画有八副龙湫图持奇客请予作诗高堂阅画娱嘉宾,巨幅小卷纵横陈。其间一图最杰作,命意落笔惊倒人。
奇峰峭立插地轴,飞瀑崩泻垂天绅。寿藤老木幻荒怪,深潭危栈愁鬼神。
忽然白昼起雷电,始觉异物蟠奫沦。阴云四兴诛老魃,甘澍连夕苏疲民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厌烦只欲长面壁,此心安得顽如石。
杜门复出叹习气,止酒还开惭定力。成都二月海棠开,锦绣裹城迷巷陌。
燕宫最盛号花海,霸国雄豪有遗迹。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
繁华一梦忽吹散,闭眼细思犹历历拜刘凝之画像弃官清颍尾,买田落星湾。身在菰蒲中,名满天地间。
谁能四十年,保此清静退。往来涧谷中,神光射牛背。
4.有关"绘画"的诗句有哪些
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唐·高蟾《金陵晚望》 释义: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可都画不出内心的伤感。 2、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宋·王安石《明妃曲》 释义:离别归来却怪罪丹青画图手,美貌如此在眼中平生实未曾见有。 3、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唐·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释义:如此美的景色,只能用颜料勾勒出来,画上题诗,寄送给不在身边的好友。 4、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
——唐·杜牧《屏风绝句》 释义:屏风上周昉画的美人丰满而细腰,时间长久画上的颜色大半已褪消。 5、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明·唐寅《画鸡》 释义: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6、唐代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译文:水波动荡,风吹浪翻,好像许多花片飞舞一样;彩云过后晴空一碧,雁群凌空飞翔,好像是青天上的一行字迹。
如此美的景色,只能用颜料勾勒出来,画上题诗,寄送给不在身边的好友。 7、宋代秦观《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译文:有人为崔徽画了一幅肖像,画上的两眼清澈明亮如同秋水剪成,嘴唇红润如用朱色点染。
画面是一幅半身像,犹如东邻女偷看宋玉,墙头半遮玉体一样。 8、唐代杜甫《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译文:作画用的白绢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
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只要轻轻呼唤一声,画鹰就会拍翅飞来。
何时让它搏击凡鸟,就会见到凡鸟血洒草原的壮观景象。
5.关于艺术的古诗词
李凭箜篌引 《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
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全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对乐曲本身,仅用两句略加描摹,而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作品原文 版本一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版本二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箜篌:古代弦乐器。
又名空侯、坎侯。形状有多种。
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⑵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
张:调好弦,准备调奏。高秋:指弹奏时间。
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⑶空白:一作“空山”。
《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
⑷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一名湘妃竹。”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这句说乐声使江娥、素女都感动了。
⑸中国:即国之中央,意谓在京城。⑹昆山玉碎凤凰叫:昆仑玉碎,形容乐音清脆。
昆山,即昆仑山。凤凰叫,形容乐音和缓。
⑺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⑻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
这句是说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⑼二十三丝:《通典》卷一百四十四:“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
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
这里用来指皇帝。⑽女娲: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
《淮南子·览冥训》和《列子·汤问》载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故事。⑾石破天惊逗秋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
逗,引。⑿坤山:一作“神山”。
神妪(yù):《搜神记》卷四:“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
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所谓“神妪”,疑用此典。
从这句以下写李凭在梦中将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惊动了仙界。⒀老鱼跳波:鱼随着乐声跳跃。
源自《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⒁吴质:即吴刚。
《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⒂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
寒兔:指秋月,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白话译文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当时李贺任职于长安,官奉礼郎(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诗。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