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诗词的题以及答案

1.与古诗有关的练习题.我们曾学过许多古诗,仔细阅读可以发现有许多
遥知不是雪,遥知兄弟登高处春眠不觉晓,春风不度玉门关孤舟蓑笠翁,孤帆一片日边来白日依山尽,白毛浮绿水两岸青山相对处,两岸猿声啼不住独坐幽篁里,独钓寒江雪一去二三里,一片冰心在玉壶千山鸟飞绝,千里江陵一日还万径人踪灭,万条垂下绿丝绦在写出的词句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这一首完整的古诗,这首诗的题目是《江雪 》,作者是(唐 )代诗人( 柳宗元).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背景,其中(千山 )和(万径 )两词突出了背景的广大,(鸟飞绝 )和( 人踪灭)渲染了背景的寒冷和凄清.后两句集中塑造了一个( 凄冷)形象,( 钓)写其形,( 独)写其神.整首诗充分表现了作者(桀骜孤单清高 )的性格.。
2.40个关于古诗文的填空题(附答案
有关古诗词的一些填空题
1.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
2.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
4.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
6.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
7.___________,没在石棱中.
8.___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
9_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水晚来急,___________.
【咏物诗】人选下面景物中的三样赋诗,注意把使命合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
【填地名】1.()野草花,()口夕斜阳.
【填动物名或植物名】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2.留恋戏()时时舞,自在娇()恰恰啼.
【按诗意填空】1.翁卷的《 》以白描手法谢江南农村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寥寥几笔就把水乡时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2.唐代诗人在诗《乐游园》中以一句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3.《游园不值》的作者是 ( )代诗人( ).这首诗赞美了( ),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___________.
4.《晓出进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这首诗赞美了( ),诗中描写景色的著名句子是___________.
5.《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本诗描写了( )的美丽景色,广为流传的名句是__________.
【引用古诗名句】
1.教育人有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
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_________
3.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__________
4.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_________
5.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_________
3.求诗词以及诗词的问题及其答案
谁有 李清照 凤凰台上凤凰游 赏析标签:凤凰台 凤凰,李清照,凤凰台 读了半天没明白翚靡醨 回答:2 人气:9 解决时间:2009-06-27 11:34 检举 【赏析一】 这首词概作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之际,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思念。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为对偶给人以冷漠凄清的感觉。金猊,指狻猊(狮子)形铜香炉。
“被翻红浪”,语本柳永《凤栖梧》:“鸳鸯绣被翻红浪。”说的是锦被胡乱地摊在床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波纹起伏,恍似卷起层层红色的波浪。
金炉香冷,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心情下的感受;锦被乱陈,是她无心折叠所致。“起来慵自梳头”,则全写人物的情绪和神态。
这三句工炼沉稳,在舒徐的音节中寄寓着作者低沉掩抑的情绪。到了“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则又微微振起,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词人情绪流程中的波澜。
然而她内心深处的离愁还未显露,给人的印象只是慵怠或娇慵。慵者,懒也。
炉中香消烟冷,无心再焚,一慵也;床上锦被乱陈,无心折叠,二慵也;髻鬟蓬松,无心梳理,三慵也;宝镜尘满,无心拂拭,四慵也;而日上三竿,犹然未觉光阴催人,五慵也。慵而一“任”,则其慵态已达极点。
词人为何大写“慵”字,目的仍在写愁。这个“慵”字是“词眼”,使读者从人物的慵态中感到她内心深处有个愁在。
“生怕离怀别苦”,开始切题,可是紧接着,作者又一笔宕开,“多少事,欲说还休”,万种愁情,一腔哀怨,本待在丈夫面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又吞咽下去。词情又多了一层波折,愁苦又加重了一层。
因为许多令人不快的事儿,告诉丈夫只有给他带来烦恼。因此她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自己折磨自己,也不愿在丈夫面前表露,真可谓用心良苦,痴情一片,难怪她会“慵怠无力”而复“容颜消瘦”了。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她先从人生的广义概括致瘦的原因:有人是因“日日花前常病酒”,有人是因“万里悲秋常作客”,而自己却是因为伤离惜别这种不足与旁人道的缘由。
从“悲秋”到“休休”,是大幅度的跳跃。词人一下子从别前跳到别后,略去话别的缠绵和饯行的伤感,笔法极为精炼。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多么深情的语言!《阳关》,即《阳关曲》。
离歌唱了千千遍,终是难留,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把双方别后相思的感情作了极其精确的概括。
武陵人,用刘晨、阮肇典故,借指心爱之人。秦楼,一称凤楼、凤台。
相传春秋时有个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一夕吹箫引凤,夫妇乘凤而去。李清照化此典,既写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也写赵明诚对其妆楼的凝望,丰富而又深刻。
同时后一个典故,还暗合调名,照应题意。 下片后半段用顶真格,使各句之间衔接紧凑,而语言节奏也相应地加快,感情的激烈程度也随之增强,使词中所写的“离怀别苦”达到了**。
“惟有楼前流水”句中的“楼前”,是衔接上句的“秦楼”,“凝眸处”是紧接上句的“凝眸”。把它们连起来吟诵,便有一种自然的旋律推动吟诵的速度,而哀音促节便在不知不觉中搏动人们的心弦。
古代写倚楼怀人的不乏佳作,却没有如李清照写得这样痴情的。她心中的“武陵人”越去越远了,人影消失在迷濛的雾霭之中,她一个人被留在“秦楼”,呆呆地倚楼凝望。
她那盼望的心情,无可与语;她那凝望的眼神,无人理解。唯有楼前流水,映出她终日倚楼的身影,印下她钟情凝望的眼神。
流水无知无情,怎会记住她终日凝眸的情态,这真是痴人痴语啊。词笔至此,主题似已完成了,而结尾三句又使情思荡漾无边,留有不尽意味。
凝眸处,怎么会又添一段新愁呢?自从得知赵明诚出游的消息,她就产生了“新愁”,此为一段;明诚走后,洞房空设,佳人独坐,此又是“新愁”一段。从今而后,山高路远,枉自凝眸,其愁将与日俱增,愈发无从排遣了。
这首词虽用了两个典故,但总体上未脱清照“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格调。层层深入地渲染了离愁别念,以“慵”点染,“瘦”形容,“念”深化,“痴”烘托,逐步写出不断加深的离愁别苦,感人至深。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27 11:34 【赏析二】 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美满,情深意笃。心爱的丈夫即将出游,作为妻子,情知无法挽留,离恨别苦自然难以尽述。
此词写与丈夫分别时的痛苦心情,曲折婉转,满篇情至之语,一片肺腑之言。 上片俱写离别前情景。
起首五句,是对由夜及晨情事的交代:由于一夜没有续填香料,铜制的狮形熏炉中早已香消烬冷,红色的锦被胡乱地堆在床上,早晨起来后情绪不佳,诸事无心,连头也懒得去梳,任凭那镜奁之上盖满灰尘,渐升的晓日高过帘钩。这五句词,十分形象、具体地展现了词人与丈夫临别时怅然凄然、百无聊赖的心情。
“香冷金猊”,首先创造出一种凄清幽寂的环境气氛。“被翻红浪”,化用柳永《凤栖梧》词“酒力渐浓。
4.小学范围内 关于诗、诗歌的题目 (附答案)
1、具有下列称号的的诗人分别是:“诗仙”—— 李白;“诗圣”—— 杜甫
“诗鬼”—— 李贺。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 代 杜甫。
3、在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中,让我们知道了有一种味美但内脏有毒的鱼叫 河豚。
4、“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是唐朝诗人柳宗元 的佳句。
5、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王维。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是指 重阳节节 。
7、陆游写的《咏梅》这首词中,它的词牌名是:卜算子 。
8、告诉我们要拥有更的知识,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七步诗》的作者是 曹植,告诉人们不要手足相残 的道理。
10、“岁寒三友”指 松竹梅 ;描写“岁寒三友”古诗分别是:《松树 》、《 竹石》、《 梅花》。
二、请用你的金睛火眼,判断下面的题目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0分,每小题1分)
1、《渔歌子》是宋代诗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
2、“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树”。( *)
3、《送元二使西安》《鹿柴》《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诗。(* )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单、寂寞”的意思。(* )
5、《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 )
6、《如梦令》是清代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诗。(* )
7、王昌龄是以写边塞诗而闻名。(√ )
8、“初唐四杰”是指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洞庭湖。(* )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描写西湖的美景。(* )
三、请用你的细心,给下面的题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小题2分)。
1、《山行》是描绘了( C)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B)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C )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D)。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B )。
A、花 B、风 C、竹 D、水
四、请用你的积累,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诗词。(70分,每小题2分)
(一)、直接把诗词补写完整。(10分,每小题2分)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3、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5、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二)、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花名、动物名或色彩名。(8分,每个空格1分)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紫千 红总是春。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菊花。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4、柴门闻 犬吠,风雪夜归人。
5、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 丝绦。 6、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三)、根据要求写诗词(各写一句)。(10分,每小题2分)
1、写冬天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写爱国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写黄河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写边塞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写思乡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希望对你有帮助,(*^__^*) ……
5.跪求25道古诗问答题+答案,好的哦
1、儿童相见不相识,( )。
2、白发三千丈,( )。 3、( ),早有蜻蜓立上头。
4、( ),二月春风似剪刀。 5、接天莲叶无穷碧,( )。
6、( ),欲饮琵琶马上催。 7、柴门闻犬吠,( )。
8、( ),天下谁人不识君? 9、( ),孤帆一片日边来。 10、( ),只是近黄昏。
11、昼出耘田夜绩麻,( )。 12、野旷天低树,( )。
13、( ),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日出江花红胜火,( )。
15、停车坐爱枫林晚,( )。 16、人有悲欢离合,( )。
17、________日依山尽,_______河入海流。 18、日暮_______山远,天寒_______屋贫。
19、飞流直下_______尺,疑是银河落_______天。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开。
答案: 1.笑问客从何处来。 2.缘愁似个长。
3.小荷才露尖尖角, 4.不知细叶谁裁出, 5.映日荷花别样红。 6.葡萄美酒夜光杯, 7.风雪夜归人。
8.莫愁前路无知己, 9.两岸青山相对出, 10.夕阳无尽好, 11.村庄儿女各当家。 12.江清月近人。
13.春风又绿江南岸, 14.春来江水绿如蓝。 15.霜叶红于二月花。
16.月有阴晴圆缺。 17.白日;黄河 18.苍;白 19.三千;九 20.梨花《喜月》(非格律) 透竹梅尖巧,映阶指甲新。
玉宇一轮满,蓬瀛万象清。 皎洁千里共,婆娑十分侵。
骚人伴夜彻,墨客常年经。 世上鸳鸯梦,尘寰蛱蝶吟。
嫦娥多惠顾,岂能不留情。 《痴月》 欲梦清虚桂子飘,一杯浊酒向天邀。
何人恁爱今宵月,也上楼头弄玉箫。 《伤月》 月序盈亏莫奈何,从来美满费蹉跎。
嫦娥也破团圆镜,难怪人间别离多。 《月思》 素月明空最醉怀,诗书万卷压高台。
多情骚客深钟爱,可见嫦娥玉阙来? 《感月》 良夜原宜月满时,情天冉冉寄相思。嫦娥若解怜知己,莫向人间照别离。
《杯中月》 嫦娥嗜酒更情深,惯向杯中自醉沉。我便连卿都咽下,教卿细细照侬心。
《月夜问梅》 为谁耐冷月明中,瘦骨甘禁永夜风。谅是罗浮香梦好,素心犹愿待师雄。
《月夜咏采莲》 红蕖披露夜生香,女伴轻舲趁月光。嘱咐采莲休击楫,恐惊花下宿鸳鸯。
人如韵,韵如声,这声里便有了一颗善感之心,多情之意 《竹夫人》 不妆不饰不温柔,百折微躯强配夫。篱下自怜空立节,世间因望觅封侯。
性生梗朴难邀宠,心太玲珑易感秋。早识人情分冷暖,故园合守旧风流。
《松》 夙世根株植岱宗,在山已博大夫封。清操久共严霜励,劲节端由浩气钟。
天半风声饶鹤唳,夜深月色隐仙踪。岁寒且自修鳞甲,只待春云好化龙。
《喜雨》 黍稷行看欲槁然,多情造物复垂怜。连朝好雨都盈浍,四境欢声直接天。
新吐晚霞红挂树,尚余残霭绿堆烟。砚田我本无凶岁,也与农书大有年。
《午睡后咏蝉》 寒蝉忽尔到山城,隔叶随风断续鸣。似为我来呼午梦,奈无人肯听秋声。
虽经溽暑心原冷,幸得晨餐露总清。栖隐好从高洁处,莫嫌一树碧无情。
《长夏偶成》 偶然得句莫思量,曦驭迟迟过草堂。放旷似嫌天地窄,清闲才觉日时长。
懒谙世事谙花事,不笑风狂笑柳狂。将暑欲先寻避处,野航期入海云乡。
思乡之情的诗?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月夜 今夜福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保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帮乡。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赏析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诗歌竞赛试卷 一、填写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 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6、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7、__________,内举不避亲。 8、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二、按要求写诗题。 1.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填写表格。
作者 朝代 题目 名句 白居易 《忆江南》 王冕 《墨梅》 于谦 《石灰吟》 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根据情景填写名句。
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2、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
6.有关古诗的题
1、《山行》是描绘了( C)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B)的名句。
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3、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C )
A、《忆江南》 B、《滁州西涧》 C、《咏柳》 D、《游园不值》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中写的名胜是( D)。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庐山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写的是(B )。
A、花 B、风 C、竹 D、水
6.“雨前初见花间蕊,(2)”是王驾的诗句。
(1)雨后兼无树里花 (2)雨后兼无叶里花 (3)雨后兼无花里叶
7.“长江悲已滞”里的“悲”是(3)的意思。
(1)悲伤 (2)悲惨 (3)感叹
8.“撩乱边愁(2),高高秋月照长城”是王昌龄的诗。
(1)说不尽 (2)听不尽 (3)听不进
9.“闺中少妇不知愁”和“不破楼兰终不还”都是(2)的诗。
(1)李白 (2)王昌龄 (3)王维
10.“近乡情更怯,(1) ”选自《渡汉江》。
(1)不敢问来人 (2)经冬复历春 (3)不敢问人来
11.“门泊东吴万里船”里的“泊”指(3)。
(1)水泊 (2)泊船 (3)停泊
12.“当春乃发生”里的“乃”意思是(2)。
(1)就是 (2)于是 (3)还是
13.“又送王孙去”的下句是(3)。
(1)期期满别情 (2)萋萋满不情 (3)萋萋满别情
14、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老师要求这样的
7.十首宋词的题及答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 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本词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释放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所作。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恨”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 河 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融情于景”是本词的突出特色,你是否同意此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题。
月 上 瓜 洲——南徐多景楼作南宋·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愁”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愁”在上下两片中的寓意分别是什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词题“代人赋”,所代之人不详,但从词中可以推测,词中主人公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 溪 沙晏 殊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酒醒人散得愁多”一句是理解全词思想感情的关键,词中“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春晚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前人在评论这首宋词的构图艺术时曾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春意图是从音响和色彩两个方面构制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 8.阅读下面一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出红尘”一词最能表现词人的思想感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答: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玉 楼 春宋 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本词上片是通过哪几个物象来表现“风光好”的?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是全词最传神的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前人在评论这首词的抒情时说,“忽见”二字是表现词人心情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参 考 答 案1.“恨”的内容是封建社会文字冤狱对人才的摧残。同意。
本词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这些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本词以鸿写人,整首词用一个“恨”字统辖,意境深邃,主旨鲜明)2.同意。
本词上片先写薄暮凄清之景,孤独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长鸣传来,不见雁影,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下片的“孤灯”与上片相呼应,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词的字里行间。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艺术技巧的鉴赏能力,只要在原词中找出融情于景的根据就行)3.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本词上片突出了一个“愁”,下片塑造了“渔翁”的形象)4.上片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的愁是关心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全词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社会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郁激愤感情。(第一问需要注意上片“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两句和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一句,还要结合词人身世和经历进行深入思考。
8.古诗的练习答案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
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4、按要求写诗句:(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秋“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秋“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9、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春光二月迎新绿,四季常青不老松” “潇洒自然成族居,心中有节不全虚 ”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
”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不错,正如一句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竹” 具有刚强勇敢特点。
请写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明)。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
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