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诗词有关的节目

1.赏读古诗词的电视节目有哪些
1.河北卫视《中国好诗词》
2.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
3.陕西卫视的《唐诗风云会》
节目简介:
1.《中华好诗词》是河北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档文化类季播节目。节目以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以寓教于乐为目标,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通过全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档观众喜闻乐见、社会反响的品牌节目。《中华好诗词第五季》于2017年8月5日起每周六21:15播出,口号延续常规赛“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和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担任大学士。
2.《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3.《唐诗风云会》是以唐诗为载体,以知识竞答形式为节目主体,辅助紧张刺激的规则设置,全景展示及考察华夏文化。节目主持人担任主考官,与身怀绝技的唐诗悍将终极PK,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风云对决。三位夺人眼球、满腹经纶、幽默风趣的嘉宾明星化身“翰林学士“,与选手一起诵唐诗、听唐史、忆唐人,煮酒论剑、吟诗作对。
2.东方卫视,现在每周末播出,跟诗词有关的节目,是什么
《诗书中华》是每周五晚十点在东方卫视首播的节目,但是每周日中午十二点左右有重播。
《诗书中华》是东方卫视4月播出的传统文化诗词节目。节目将考察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诗文的内容,围绕 “诗礼传家”、“诗教家风 ”的主题,通过现场 42 组家庭之间的比拼,展现中华古诗文经典独有的表意能力与审美特征,带领全国观众重温中华民族文化之美。
《诗书中华》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携手作战代替了传统的个人应战,传统文化的考察范围也从古诗词扩展到了古诗文。独特的节目形式不仅注重古诗文的活学活用,更通过家庭成员间的默契充分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好的家风、家训、家史。
3.与传统节目有关的诗词
我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明:公历日期都是按照2011年。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习惯上按照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一些差异。
4.赏读古诗词的电视节目有哪些
河北卫视《中国好诗词》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 简介: 《中华好诗词》是一档由河北电视台发展研究部自主研发的文化类大型季播节目。
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集娱乐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运用闯关、益智、综艺等电视包装手法,通过寓教于乐的轻松形式,打造出一档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优质节目。《中华好诗词》第三季已于2014年11月28日首播,《好诗词》第二季收官 “国学迷”期待第二季 第三季整体升级。
舞美华丽,守关明星更具特色,题型设置更偏年轻化,大学士更具权威性。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于2016年2月12日(正月初五)起每周五晚19:30分播出,至2016年4月15日,主持人是董卿,总共有10期,每期90分钟。
节目获得2016年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综艺栏目奖。
5.有关节目的古诗词3首以上
下面是比较常见的几首,希望喜欢。
1. 有关除夕的:《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有关春节的:《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 有关元宵节的:《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有关清明节的:《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有关端午节的:《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6. 有关七夕节的:《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7. 有关中秋节的:《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8. 有关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