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古诗词 > 有关人生的诗词解读

有关人生的诗词解读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4-03-12 09:43:30 阅读: 次

有关人生的诗词解读

1.关于生命的古诗词(带解析的)

短 歌 行 作者: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难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比喻用人要“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

),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赏析 东临碣石①,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②,山岛竦峙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④,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⑤,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⑥。 【注释】 ①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

也有说当时的碣石山今已沉陷海中。曹操袭击乌桓的进兵路线是经由卢龙塞(塞道自今天津蓟县起,经喜峰口,东至冷口)直插柳城,回师途中曾经过碣石山,故有登临之举。

②何:多么。澹澹:浩荡平满的样子。

③山岛:指碣石山,当时的碣石山在海边上。辣峙(sǒngchì耸斥):高峻挺拔的样子。

④萧瑟:秋风声。 ⑤星汉:天河。

⑥幸甚二句:是乐工合乐时加上去的,并无实际意思。《步出夏门行》全诗四首,每首后面都有这么两句。

幸,幸运。至,极。

【赏析】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

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

曹操此篇,《宋书·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

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东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

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

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不符,不可置信。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

“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

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的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么”,是叹美之词。

“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2.关于人生的古诗词 要有解析和题目

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一个人流落他乡,如果他常年飘零,那样的心绪肯定是非常难受的。而他如果他又体弱多病,那悲凉的意绪肯定是很浓的。在一个讲究平和安定、重土安迁的中国,如果到了晚年仍颠沛流离,那情形自是凄不可言。而如果他连一个可倾诉的人都没有,那么,其荒凉、孤独的心境又似霜天雪霰,冰寒不堪。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苦呢?且先不要这样问,我们再看看他如霜的两鬓,失意颓唐得连心爱的薄酒也不想去沾了的意绪,就会有些直接的感知,他苦而痛,内心百结不解,忧虑如焚。

那么是什么让他弄成这个样子的?且先也不要这样问,让我们再看看他的目见耳闻吧。

他心事重重,登上高处,想一抖而轻松一回,哪知疾风射眸,老泪涟涟,又禁不住青猿悲啼于山林之间,更不忍视于急风中盘旋不下的忧心之鸟。唉,他叹息一回,还是看看别的吧。然而不忍见而所见自排空而来,又似翻江倒海,山坼地裂般。在他面前,那细窣无声的落叶此时如雄壮的野马沸腾于猎猎的战原之上,无边无际,萧萧訇轰,好惊心动魄啊!那奔腾不息的江水又如另一支雄狮猛虎的战团,滚滚而来,势不可当,逼视压人,让人毫无退缩之地。那么,他的灵魂都震动了。

是的,青猿悲啼如那舞台上的主唱,秋鸟飞旋似那台上的舞者,而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就是那庞大的交响乐奏。

这时你感到的就是声声嘶啼和那躁动的急舞与那粗重悲壮的震撼之音!!

这不是一个人在悲啼私哭,也不是一群人在哀号哭吐,因为这是"无边"与"不尽"的铺天盖地的震慑与悲怆。

这是一个民族的悲痛,一个伟大民族沉沦的悲痛。时间仿佛已煎熬了上百年,也仿佛万里一片都是苦难。

这是哪个民族的不幸?

哪个民族有这样的不幸?

这只能是伟大的唐朝的不幸!

是的,一个伟大的唐朝的被群鬼所害,大厦正在崩塌,正在轰毁,那钢骨折断之声如天崩地裂!

再回头看看,那漂泊,多病,孤独,颓唐的苦命人,他正在看着。他目击,他亲临,他逃亡,但千里万里都只共演奏着一样的悲剧,他又彷徨于无地,他不知如何是好。他沉静在悲怆之中,那忘忧物已是没有丝毫的吸引力了。

这是一个一千多年前的人的苦痛,我们今人读之,仍震撼于那个时代的巨变和那种巨变在人们心灵里产生的巨痛。

这是一个历史的悲壮的记录,一个需要认真反思与变革的记录,一个后世欲登上辉煌颠峰时代的人们不可不读的警示记录!

正好历史又为我们上了一课。在我们的大洋彼岸,"9.11"正深刻地印刻在每一个文明世界的人们的心中,也一下子让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感受到了好多好多的东西。

3.诗歌《人生》的解析

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人,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哭在别人的泪水里结束, (人的生命结束了,留下的是别人的哭声,(这两句,用哭声简述了人的一生,在哭声中来,在哭声中走。)

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 (这两句说:生活是幸福的。

人活着当哭则哭, 声音不悲不苦,(这两句说,人,要真实的活着,千万不要虚伪。为国为民啼出血路。

(人活着,要活得有价值。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眼泪, (为别人做的每一件事情,别人都汇集在心理。

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在别人的记忆中,有多少你的成分,你就有多高的价值。

4.关于人生诗词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7、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9、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1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12、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1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1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15、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5.关于青春,人生的诗歌,加解析,明天要用,拜托了(ˉ▽ ̄~)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都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里

(赏析:“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说明作者的青春早已过去。“所有的泪水都已起程”是说作者步入中年开始想念青春时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却忽然忘了是怎样的一个开始”作者想念青春时的岁月,却忘记了那中间宝贵的点点滴滴。“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青春早已过去永远不会再回来。“夏日”是说青春的充满活力,火热燥动。)

无伦我如何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这段主要是写作者怀念青春,想要追回青春。“无伦我如何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就是指作者想要追回青春,却只能怀念。“年轻的你”指的就是青春。“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说明青春的记忆早已模糊,已经被淡忘。)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这段主要写作者怀念青春感动于青春。“逐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就说明作者步入中年远离青春,却怀念青春年代。“发黄的扉页”是说远离的青春。“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因为青春已经过去,再次回忆青春,感受青春的苦楚。“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作者一次次的怀念青春,发现青春过得太快,眼泪不禁潸然落下。)

6.求诗歌赏析

艾青《生命》

有时

我伸出一只赤裸的臂

平放在壁上

让一片白垩的颜色

衬出那赭黄的健康

青色的河流鼓动在土地里

蓝色的静脉鼓动在我的臂膀里

五个手指

是五支新鲜的红色

里面旋流着

土地耕植者的血液

我知道

这是生命

让爱情的苦痛与生活的忧郁

让它去担载罢,

让它喘息在

世纪的辛酷的犁轭下,

让它去欢腾,去烦恼,去笑,去哭罢,

它将鼓舞自己

直到颓然地倒下!

这是应该的

依照我的愿望

在期待着的日子

也将要用自己的悲惨的灰白

去衬映出

新生的跃动的鲜红。

《生命》这首诗的含意是明确的。

问题是这首诗的含意是如何表现的。

明快,是诗人对诗的一种理解,也说是对诗的一种要求。艾青说:“明快,不含糊其词,不写为了费解的思想。决不让读者误解和坠入五里雾中。”诗人认为,明快,是诗美的一个要素。

不错,诗是讲究含蓄的。但含蓄并不等于费解,让人摸不着头脑。艾青坚决反对晦涩,他说:“晦涩是由于感觉的半睡眠状态产生的;晦涩常常因为对事物的观察的忸怩与退缩的缘故而产生。”他热烈呼吁“用可感触的意象去消泯朦胧晦涩的隐喻!”

明快,也不同于直白,这完全是两回事。明快,是诗美的要求,而直白,是诗美的大忌。明快,犹如晴朗的天空,清晰而深邃;直白,犹如失去生命的败叶,枯黄而轻飘……

《生命》这首诗,就写得清晰而深邃,明快而含蓄。在明快之中能使人感到深邃而博大的思想,这才是高手的杰作,而这一点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生命》这首诗,以“我”来现身说法。一开始,便推出鲜明的形象,让人从这鲜明的形象中去体验生命的活力和意义。这鲜明的形象,就像电影中的大特写镜头,清晰地毫不含糊地让人看清楚。

“有时/我伸出一只赤裸的臂/平放在壁上/让一片白垩的颜色/衬出那赭黄的健康//青色的河流鼓动在土地里/蓝色的静脉鼓动在我的臂膀里//五个手指/是五支新鲜的红色/里面旋流着/土地耕植者的血液”。

赤裸的臂,蓝色的血管,五个手指……诗人刻划得多么鲜明生动!这里并无炫耀的华词,并无对于生命的慷慨激昂的赞美,更没有晦涩难懂的隐喻。而是实实在在的描绘。而正是在这样平易的描绘中,渗透着诗人对于生命的理解。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诗人写生命,诗中只精心地刻划了一只手臂。没有写人的脸,更没有写其他部分。这种以点带面的创作方法,在这首诗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下面,诗人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慨了,几句诗,便形象地概括出生命的历程:

“我知道/这是生命/让爱情的苦痛与生活的忧郁/让它去担载罢,/让它喘息在/世纪的辛酷的犁轭下,/让它去欢腾,去烦恼,去笑,去哭罢,/它将鼓舞自己/直到颓然地倒下!”

这里,诗人也并未全面地去阐述生命的真谛,而主要是写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生命的重载,一个是生命的奋进。这样对生命的理解是很精到的。

最后,诗人进一步道出了生命的意义:

“这是应该的/依照我的愿望/在期待着的日子/也将要用自己的悲惨的灰白/去衬映出/新生的跃动的鲜红。”

《生命》这首诗不长,却有实有虚,极其深刻地描绘出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伟大。具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诗的生命也和人的生命一样,应该有“蓝色的静脉”,应该有“重载”,应该“去衬映出新生的跃动的鲜红。”

7.“人生如梦亦如幻”的相关诗句及其赏析

诗人说南柯一梦,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的确如此。风云变化,沧桑起伏。岁月的痕迹早已深刻,苍白的脸庞被风吹得越发寒冷,心膛一如往常,如此刺骨。

人生如梦?善恶难辨?模棱两口?在正与错,在黑与白之间徘徊。我回首人生,翻看自己的日记,百感交集。人生如梦?片刻间,又如同那薄雾,瞬间即逝。又如那晚霞,渐渐退去。

我行走在人生道路:风雨中,曾经拿着一把伞,孤独一人,走着,走着,漫无目的,向着那寂静小路走着。任雨飘临,我依旧飘零。。

在人世间,在人生中,感叹世事。曾经啼笑皆非,曾经叹问苍天,如此矛盾!双膝跪地,仰天长啸,如此落魄?却如此如梦?

夜里的梦,在飘渺的山中,艰难爬行,却一昧地去。明知世事无常,明知人心险恶,明知一切,还挥洒着眼泪,向上攀登。待到最高峰,才发现自己已经摔得粉身碎骨,那时,别人的冷眼,别人的嘲讽,如此扎人。

待到现在,已如同过眼烟云。人生如梦。人生如梦,在梦里游走的我们,又是如此可笑。。。。。。。。

人生如梦

世事如昨日

曾几何时

我站在最高处

仰望人们

却不知

只有我

一人

8.关于生活的诗句

虞美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只是用朴素的语言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人生的愁恨。李煜处在人生的绝路上,已经看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回顾着滔滔江水一般流逝的时光,春花秋月,年复一年,四十年的往事涌现在心头。小楼东风,春光又新,但可惜是最后的时日了;月色依旧,可惜已经不是旧时的家园。春花秋月触发着内心无限的愁恨和悲哀。

书愤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家居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时所作。这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六十二岁的老人了。

陆游从小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他一生怀着一颗爱国赤心,日夜盼望着驱琢金统治者,收复失地。可是南宋王朝始终以苟且偏安为基本国策,以皇帝为首的整个统治集团久已安心于屈辱的生活,不想再图振作。陆游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底下,就使得他终生无法施展其怀抱,实现其理想。到了六十二岁闲居家乡时,回顾过去的壮志,看看当前的现实,不能不感触万千而见之于此诗。正因为这样,所以诗中一面追述他早岁的豪迈气概和人民抗金的英雄事迹;一面感叹自己报国的壮志为酬,朝中无人能象诸葛亮那样坚持北伐,为国出力,从而使诗中充满着苍凉沉郁的情调。

【年代】:唐

【作者】:李煜

【 题 】:相见欢

【内容】: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秋夕①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②。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③。

这是一首宫怨诗。诗中“银烛”指白蜡烛。烛光清幽,陈设华美而气氛黯淡,衬托出宫女的孤寂。二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可看出时已秋季,小扇已非驱热之物,但宫女仍然用它来扑打流萤,可见她是多么百无聊赖。夜深阶寒,夜凉如水,但被人遗忘的宫女仍然没有入睡,久久仰望空中闪烁的繁星。而她所看的只是牵牛、织女二星。

纳兰性德《虞美人》——

回廊一寸相思地,

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

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赏析:容若故地重游,独立于花阴月影之下,心潮起伏。回廊,应是他和恋人昔日常常逗留约会的地方。而今天上明月依旧,地上人事已非。月华柔软如水又怎样呢,密密裹住的,再不是相依相偎的两个人。

本文标题:有关人生的诗词解读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