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古诗词 > 和l信封有关的古诗词

和l信封有关的古诗词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10-26 17:50:27 阅读: 次

和l信封有关的古诗词

1.与“家书”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 张籍《秋思》

译文: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望》

译文: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3、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代袁凯的《京师得家书》

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4、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赠猎骑》唐·杜牧

译文:猎人已经把成双的雕射下来了,雕被射后流出的血还很新鲜呢,而猎人又挥起了响鞭催马并转身拉弓瞄准了天空中的飞雁。这时诗人请求猎人不要射那从南方飞来的雁,恐怕有家书寄给出远门的人。

5、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渔家傲·寄仲高》宋代:陆游

译文:向东望故乡山阴在哪里呢?来回相隔有一万三千里。一封家书写满纸,流着两行思乡怀亲的眼泪。时恐怕已是明年的事待得回信。

6、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唐代李白的《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译文:我很惭愧,我连胡燕都不如,远离妻子来秋浦已经一年多了。多少思念,多少感叹,泪下如雨,浸湿糨糊,信不能封缄。

2.有关“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释义: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2、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释义: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3、诗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出自:宋代·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释义: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4、诗句: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出自:两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释义: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5、诗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出自:唐代·张籍《秋思》

释义: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3.含有书信的诗句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寄夫》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王昌龄《寄穆侍御出幽州》

一病经四年,亲朋书信断。——白居易《寄元九》

万里书信断,数年云雨乖。 ——孟浩然《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攀折聊将寄,军中书信稀。——卢照邻《横吹曲辞·折杨柳》

莫道幽闺书信隔,还衣总是旧时香。——梁锽《代征人妻喜夫还》

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杜甫《寄韦有夏郎中》

天寒塞北雁行落,岁晚大梁书信稀。——黄庭坚《寄张仲谋次韵》

楼头约取衡阳雁,寄得一行书信无。——俞桂《寄书》

近得尚书信,殷勤问圣躬。——冯琦《读杨太宰诗有感二首》

4.写出与书信驿站和烽火有关的古诗词

1、《饮马长城窟行》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2、《结素鱼贻友人》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

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

看取腹中书。

3、《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5、《家书后批二十八》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

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

想在孤城海岸头。

6、《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

5.形容书信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本文标题:和l信封有关的古诗词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