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姓氏文化有关的诗词

1.含有“姓氏”的诗句有哪些
一、关于“李”的诗句1.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代: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3.李延年歌 两汉: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4.上李邕 唐代: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5.送梓州李使君 唐代: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二、关于“王”的诗句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随风 一作:随君)2.滕王阁诗 唐代: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3.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代: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4.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代: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5.春中喜王九相寻 / 晚春 唐代: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三、关于“陈”的诗句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陈太丘与友期行 南北朝: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陈元方候袁公 南北朝:刘义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4.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代: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5.悲陈陶 唐代: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1.中国大陆首一百个姓氏 排名 姓氏 1~25位 王 李 张 刘 陈 杨 黄 赵 吴 周 徐 孙 马 朱 胡 郭 何 高 林 罗 郑 梁 谢 宋 唐 26~50位 许 韩 冯 邓 曹 彭 曾 萧 田 董 潘 袁 于 蒋 蔡 余 杜 叶 程 苏 魏 吕 丁 任 沈 51~75位 姚 卢 姜 崔 钟 谭 陆 汪 范 金 石 廖 贾 夏 韦 傅 方 白 邹 孟 熊 秦 邱 江 尹 76~100位 薛 阎 段 雷 侯 龙 史 陶 黎 贺 顾 毛 郝 龚 邵 万 钱 严 覃 武 戴 莫 孔 向 汤2.【百家姓的历史】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姓氏,并且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得延续。百家姓中有七成姓来源于洛阳偃师。
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着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
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姬,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
《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因此“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这些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个姓姜,一个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
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
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画对应而成。
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
2.和文化有关的诗句
1. 描述人: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2. 描述朝代文化: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柳如是《岳武穆祠》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髦头。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 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4、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6、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与文化有关的诗词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
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柳如是《岳武穆祠》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髦头。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 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4、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6、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带有“姓氏”的诗句有哪些
1、《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
唐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3、《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4、《论诗五首·其二》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与“林姓氏”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
与“林姓氏”有关的诗句都有
1.《次韵刘敷言咏梅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林季仲
梅花笑我无佳句,惭愧诗翁亦姓林。
细看窗前陨秋叶,谁知雪底得春心。
断桥斜径光将夕,淡月疏云趣更深。
何处清香恼行客,江头跋马试教寻。
2.《用萧敬夫韵》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庭院芭蕉碎绿阴,高山一曲寄瑶琴。
西风游子万山影,明月故乡千里心。
江上断鸿随我老,天涯芳草为谁深。
雪中若作梅花梦,约莫孤山人姓林。
3.《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
年代: 唐 作者: 颜真卿
居人未可散,上客须留著。莫唱阿亸回,应云夜半乐。
--颜真卿
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从他白眼看,终恋青山郭。
--潘述
林栖非姓许,寺住那名约。会异永和年,才同建安作。
--陆羽
何烦问更漏,但遣催弦索。共说长句能,皆言早归恶。
--权器
那知殊出处,还得同笑谑。雅韵虽暂欢,禅心肯抛却。
--皎然
一宿同高会,几人归下若。帘开北陆风,烛焯南枝鹊。
--李崿
文场苦叨窃,钓渚甘漂泊。弱质幸见容,菲才诚重诺。
--潘述
4.《霜天晓角·翦雪裁冰》
年代: 宋 作者: 楼槃
翦雪裁冰。有人嫌太清。
又有人嫌太瘦,都不是、我知音。
谁是我知音。孤山人姓林。
一自西湖别后,辜负我、到如今。
5.《李参政折赠黄香梅与八咏俱至用韵以谢》
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露拂蔷薇不太深,春风庭院晚阴阴。
来迟未入黄昏句,谁唤钱塘人姓林。
6.中国姓氏文化:浅谈中国古代姓氏词与文化的关系
姓氏,于中华民族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后人对于先祖的一种认同,更是后来者对于历史的反思,中华上下五千年,它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富强的凝聚力和纽带。于三皇五帝之前便有了“姓”,而后氏族的发展而又衍生出了“氏”的称号,对应的,代表着各个姓氏的符号——文字也于那时一同出现。所以我们通过对于中国古代姓氏词的解释,探索它与中国古代文化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姓”,《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道:“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又有《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又孙谓之子姓。”中国古代先民认为“姓”来源于天赐,是不可侵犯与遗忘的,一如他们尊敬图腾一般,据传说,姓最早起源于图腾,氏族部落对于图腾敬若神明,“姓”这一词的出现,可以说是原始部落先民图腾崇拜文化与敬神畏神思想的具体提醒。而从另一方面,“姓”字从女从生,除此之外,《说文解字》中还记录了一系列的原始姓氏,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皆是女部的姓氏词,《康熙字典》中对于“姓”这一字的解释有这么一段话“郑晓曰,姓,字从女生。上古八大姓,姜姬妫姒嬴姞姚妘,皆从女。”足可见,“姓”这一词,大概是母系氏族文化制度下的一个产物。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故事。
其次,“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而“氏”则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諡,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对于讲究血脉之亲的汉民族来讲,姓氏是十分重要的。姓、氏本有分别,姓起于母系,氏起于父系。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然而虽言合一,却依旧有着分别,氏是姓的分支,是同姓一族子孙繁衍、各个分支特有的称号。从某一方面来说,姓氏实际上成为了区分亲疏的标尺,这与中国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接着,来看看《说文解字》中一些关于女部古姓氏的解释。(1)《说文·女部》:“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从女羊声。(2)《说文·女部》:“姬,黄帝居姬水,以为姓。从女匝声。"(3)《说文·女部》:“姚,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从女兆声。"(4)《说文·女部》:“妫,虞舜居妫、讷,因以为氏。从女为声。"从以上解释看,“姜”“姬”“姚"“妫"这几个原始姓氏,都是根据先民的居住地来命名的。这种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其居住地深深的眷恋,也在一定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的农耕文化。中华民族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便是。在传统的农业文化中,土地抑或是他们的居住地,都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是他们的来源。对于农业民族,土地便是他们的根,这是农业民族对于土地独特的认识。农耕经济使得汉民族追求稳定的居所而不愿终日漂泊,他们安土重迁,重视居住地的价值。所以基于对于土地那深入骨髓,溶入血液的爱,当要选择一个名词来充当自己的姓氏时,居住地的名称自然成为了最好的答案。
文化凝聚于语言文字之中,中国古代的姓氏词从产生之日起,便从一定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不论是其本身的姓氏文化,还是制度经济文化。从某一类词去探究其与文化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对文化的了解,对于挖掘,揭示了某些词所潜藏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大有裨益。值得我们去追寻。
7.与传承文化相关的古诗
1、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苦命的人儿,这些年你都经历了什么?)
2、红酥手,黄藤酒,两个黄鹂鸣翠柳。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如此意境,只有汉语做得到)
3、夜深忽梦少年事,惟梦闲人不梦君。(跟此人有仇啊?)
4、借问酒家何处有,姑苏城外寒山寺。(不许瞎说!)
5、洛阳亲友如相问,轻舟已过万重山,(欠人钱了?跑得够快的啊!)
6、爷娘闻女来,举身赴清池;阿姊闻妹来,自挂东南枝。小弟闻姊来,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位姑娘,你人品真差)
7、在天愿作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你俩真配……)
8、美人卷珠帘,万径人踪灭。两岸猿声啼不住,惊起蛙声一片。(这还是美人吗?!)
9、劝君更尽一杯酒,从此萧郎是路人。(这么绝情?)
10、一朝被蛇咬,处处闻啼鸟。(这个很内涵)
11、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使我不得开心颜!(爱人结婚了, 新郎不是你)
12、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装病?回光返照?)
13、车辚辚,马萧萧,二月春风似剪刀。(贾府组织春游?)
14、满堂花醉三千客,更无一人是知音。(天才都是孤独的)
15、垂死病中惊坐起,夜深还过女嫱来。(死性不改)
16、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该庆幸还是郁闷?)
17、问君能有几多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究竟是不是原配啊?)
18、飞流直下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跳崖了?)
19、醒时同交欢,儿女忽成行。(因果关系)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工整啊)
21、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知不知。(有JQ)
22、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杵磨成绣花针。(写实派)
23、天苍苍,野茫茫,一树梨花压海棠。(春光乍泄……)
24、问世间情为何物,两岸猿声啼不住。(悲情的猿)
25、春宵一刻值千金,绝知此事要躬行。(干巴爹 Vs, 压灭跌)
26、床前明月光,对影成三人。(只可意会不可以言传)
27、天子呼来不上船,芙蓉帐暖度春宵。(好大的胆子)
28、桃花潭水深千尺,温泉水滑洗凝脂。(姑娘小心溺水)
29、人生得意须尽欢,从此君王不早朝。(你个昏君!)
30、朕与先生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 。(腐!!)
8.有关传统文化的诗句
传统文化:古诗词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传统文化:节日类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4.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9.带有“姓氏”的诗句有哪些
1、《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 唐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3、《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4、《论诗五首·其二》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赞美中华文化的或与文化有关的古诗词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x0d★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遥想五千年坎坷长途.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浪淘何物?劝归谁家?文化乃长青树,科学乃聚宝盆.创造人间福址,推动历史车轮.\x0d★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x0d★登坛了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对比幽州台,激发冲霄志.哀兵必胜,中华必兴.日月为我祖国作证,风霆为我民族壮行.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神舟立于强国之林.。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随机推荐
- 有关于读书的诗词名句
- 关于季节的英语作文50字_50 words of season 5篇
- 有关写君子的古诗词
- 在忘却之丘记住一切,《爱情的理解》大结局:仍然对爱情似是而非
- 内向者如何修炼成社交达人
- 通讯稿范文400字(通用范文8篇)
- 诗经里面跟自由有关的诗词
- 高考作文标题600字(精选范文8篇)
- 春天的一篇作文800字(通用范文)
- 写信作文600字(通用范文3篇)
- 初中生活作文700字(通用范文5篇)
- 我很奇怪作文五年级700字(精选范文7篇)
- 介绍恐龙的作文900字(精选范文4篇)
- 哪几个日子出生的人,事业有奔头,生活富足,人生走新道路
- 学生励志qq签名98句
- 没有「性」的爱情,能持续多久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