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夫子庙和秦淮河的诗词

1.你知道哪些和夫子庙或秦淮河有什么关的诗句
秦淮河,古名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以此地有“王气”,下令在今南京市区东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带,凿晰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据这一传说,改称秦淮。后人指出:,实是。唐杜牧《泊秦淮》诗行世后,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的诗句,出现了“秦淮”河名。对此河之来历,《六朝事迹编类》载:“淮水……分派屈曲,不类人工,疑非始皇所开”,经地质、考古学者证实,秦淮河属自然河道,非人工所烎。但其中某些地段为人工所开凿,仍不能排斥。
1 游赏心亭 王圭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2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 游秦淮 秦大士
金粉飘零野草新,女墙日夜枕寒津。
兴亡莫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
4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5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7 登赏心亭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8 秦淮杂诗 王士祯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9 秦淮泛舟 王安石
强扶衰病衰淮舸,尚怯春风溯午潮。
花与新吾如有意,山於何处不相招。
10 秦淮海图 唐寅
淮海修真遗丽华,它言道是我言差。
金丹不了红颜别,地下相逢两面沙。
11 高邮雨泊 王士祯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12 桃花扇 孔尚任
梨花似雪柳如烟,
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
家家分影照婵娟。
白骨青灰长艾萧,
桃花扇底送南朝;
不因重做兴亡梦,
儿女浓情何处消。
13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关于秦淮河的诗词和故事,越多越好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写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两句貌似批评“商女”,实则指责寻 欢作乐的客人。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这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所描绘的秦淮河畔在当时的繁华景象。
唐朝诗人刘禹锡游金陵,看着以前非常显赫而后来又成为废墟的王谢宅第,曾作《乌衣巷》诗一首,慨叹这种历史变迁:“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也住这一地区。夫子庙附近的桃叶渡,据说是王献之迎接其妾桃叶的渡口。相传王献之的爱妾桃叶与其妹桃根乘舟来到这里,王献之来到渡口迎接,并作《桃叶歌》相赠:“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桃渡以王献之的风流故事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又以其“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的优美景色使人陶醉。
3.关于秦淮河的诗词
1.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金 陵 晚 眺
傅若金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3.登 凤 凰 台
杨万里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4.有关秦淮河诗句
1、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4、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六朝。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5、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5.关于夫子庙的古诗
[桃叶歌] 东晋--王献之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渡
桃叶渡为南京古名胜之一、金陵四十八景之列。 桃叶渡之名的由来,要追溯到东晋时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住淮水南乌衣巷内,他常在这里迎接他的爱妾桃叶渡河,他有一首《 桃叶歌》,其中所说的渡,即桃叶渡,当时因秦淮河上已设浮航(东城航),献之迎接 桃叶无需用船。六朝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揽胜对渡赋诗。随着秦淮风光带的建设,“ 桃叶临渡”这一景点已再现游人眼前。
金陵五题--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与朱雀桥
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乌衣巷得名于三国时吴曾在此扎营,吴兵皆穿乌衣。六朝时,成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
朱雀桥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在今中华门内,已不存。人们为追忆朱雀桥,往往把镇淮河当作昔日的朱雀桥,不知有多少历代文人名士来此抒发过桑梓情思,抚今追昔!如今在武定桥和镇淮桥间新架设了朱雀桥,游人至此,望着潇洒的“朱雀桥”三个字,思古之情顿生。这里淮水微转,桥卧晚霞,尚不失当年风范。
[地址]
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
朱雀桥:因年湮代远,朱雀桥早已无存,遗址也缥缈难寻。该桥应在今中华门城内的镇淮桥和武定桥之间,正当古长乐渡之处。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秦淮河
秦淮河古名“淮水”,一名“龙藏浦”。早在远古时代就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也是南京地区第一大河。秦淮河有两个水源头,南源在溧水县东庐山,称溧水河。北源在句容市宝华山南麓,称句容河。南北二源合流于江宁县方山埭西北村。
秦淮河至通济门外九龙桥,又分成内、外两支。秦淮河全长100多千米,整个流域2600余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16条。远在石器时代,秦淮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有大小集市100多处,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但到了近代,由于战乱等原因,昔日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1985年以后,江苏省、南京市拔出巨款对这一风光带进行修复,秦淮河又再度成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地址]
秦淮风光带地处南京城南,东起东水关淮清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直到中华门城堡延伸至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地带,包括秦淮河两岸的街巷、居民、附近的古迹和风景点
6.赞美夫子庙的古诗
1、北宋·王圭《游赏心亭》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白话释义: 六朝的遗迹在此空留,高大坚固的建康城墙压制着长江的波涛,一直到入海口。
喝完酒来到赏心亭,万里江山的美景都呈现在眼前,历史上的天地也都进入我的胸怀。 陈后主所制的悲凉的《玉树后庭花》突然响起,让人想起当时帝王衰颓的运势。
人事虽然改变但自然的美景还在,我的心情惆怅还得借酒浇愁。 2、唐·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白话释义: 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
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
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3、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白话释义: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4、南宋·陆游《登赏心亭》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白话释义: 八年陕川生涯匆匆过了,顺流而东我的兴致特好。
穿过急流滚滚黄牛峡谷,乘着酒兴来游白鹭洲岛。远眺瓜步雨云黯黯,回看金陵落叶萧萧。
心中无限忧时意,欲语迁都不觉涕泪先掉。 5、唐·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白话释义: 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7.有关夫子庙的古诗词
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译文:春风吹拂柳絮满店飘酒香,吴姬捧出美酒请客人品尝。
金陵的朋友们纷纷来相送,主客畅饮频频举杯共尽觞。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比谁短谁长? 2、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刘禹锡《石头城》 译文: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
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
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译文: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4、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北宋·王圭《游赏心亭》 译文:六朝的遗迹在此空留,高大坚固的建康城墙压制着长江的波涛,一直到入海口。喝完酒来到赏心亭,万里江山的美景都呈现在眼前,历史上的天地也都进入我的胸怀。
5、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8.描写秦淮河的词
秦 淮 河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朝杜牧的《泊秦淮》 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金陵烟雨中的秦淮河。秦淮八艳、乌衣巷、王谢故居,秦淮河畔,六朝烟雨中。
秦淮河,是多年来梦中一道纤柔的身形。不同于“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的风姿,秦淮河是内敛的,连岸边的水草,也是怯怯地摇曳。
是受了秦淮河畔那些娇柔的女子的影响吧。古时的气息,在秦淮河的心底,不曾褪色。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据说,秦淮河,夜景是最迷人的部分。
见识过那灯火辉映的河面,迷人则已,却觉得它失了本来颜色。秦淮河合该是纤柔的。
留下过秦淮八艳的影迹,又怎么会不沾染上她们的气息。 我喜欢的,是烟雨中的秦淮。
雾色氤氲,像它湿透了的心,历经了几代繁华,依然如此感伤。烟雨中的秦淮河畔,我以为,我会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可是没有。秦淮河畔那种古色古香的小伞,撑不起一片烟雨。
还是不要打伞了吧。就在雨中的秦淮,感受那渐渐沉寂的心。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口的青石板,巷内高高的围墙,围墙边瘦弱的细草。曾经的巷陌,曾经的井陇,曾经,曾经……一切都是旧时的痕迹,在静默中诉说着心事,无人能懂的心事。
王谢故居,成为故居已经是很多年的事了,连这砖瓦也开始忘记自己的年龄,更何况是旧时的燕子,繁衍生息,记得那时模样的那些血脉早已淡化。唯有这秦淮河,河水日夜流淌,也涤不尽旧时记忆。
只是,空有秦淮河,河两岸早换了旧时颜色。旧时的秦淮,只在观光客的眼中。
留在印象中的,也只是拥挤的夫子庙。 登 凤 凰 台 杨万里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游 赏 心 亭 王 圭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金 陵 晚 眺 傅若金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秦 淮 河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朝杜牧的《泊秦淮》 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金陵烟雨中的秦淮河。
秦淮八艳、乌衣巷、王谢故居,秦淮河畔,六朝烟雨中。 秦淮河,是多年来梦中一道纤柔的身形。
不同于“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的风姿,秦淮河是内敛的,连岸边的水草,也是怯怯地摇曳。是受了秦淮河畔那些娇柔的女子的影响吧。
古时的气息,在秦淮河的心底,不曾褪色。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据说,秦淮河,夜景是最迷人的部分。见识过那灯火辉映的河面,迷人则已,却觉得它失了本来颜色。
秦淮河合该是纤柔的。留下过秦淮八艳的影迹,又怎么会不沾染上她们的气息。
我喜欢的,是烟雨中的秦淮。雾色氤氲,像它湿透了的心,历经了几代繁华,依然如此感伤。
烟雨中的秦淮河畔,我以为,我会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可是没有。
秦淮河畔那种古色古香的小伞,撑不起一片烟雨。还是不要打伞了吧。
就在雨中的秦淮,感受那渐渐沉寂的心。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口的青石板,巷内高高的围墙,围墙边瘦弱的细草。
曾经的巷陌,曾经的井陇,曾经,曾经……一切都是旧时的痕迹,在静默中诉说着心事,无人能懂的心事。王谢故居,成为故居已经是很多年的事了,连这砖瓦也开始忘记自己的年龄,更何况是旧时的燕子,繁衍生息,记得那时模样的那些血脉早已淡化。
唯有这秦淮河,河水日夜流淌,也涤不尽旧时记忆。 只是,空有秦淮河,河两岸早换了旧时颜色。
旧时的秦淮,只在观光客的眼中。留在印象中的,也只是拥挤的夫子庙。
登 凤 凰 台 杨万里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游 赏 心 亭 王 圭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金 陵 晚 眺 傅若金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