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古诗词 > 有关善文化的古诗词

有关善文化的古诗词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8-04 22:51:24 阅读: 次

有关善文化的古诗词

1.关于善的古诗大全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重幸武功》李世民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

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积善忻余庆,畅武悦成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

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

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

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赋尚书》李世民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

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沉湎。

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过王濬墓》李隆基吴国分牛斗,晋室命龙骧。

受任敌已灭,策勋名不彰。居美未尽善,矜功徒自伤。

长戟今何在,孤坟此路傍。不观松柏茂,空余荆棘场。

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李隆基鲁卫情先重,亲贤爱转多。

冕旒丰暇日,乘景暂经过。戚里申高宴,平台奏雅歌。

复寻为善乐,方验保山河。《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李隆基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

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桂月先秋冷,苹风向晚清。

凤楼遥可见,仿佛玉箫声。《唐明堂乐章?皇嗣出入升降》武则天至人光俗,大孝通神。

谦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规载启,茂典方陈。

誉隆三善,祥开万春。《从驾幸少林寺》武则天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

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旗。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

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

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

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和题丹景山至德寺》徐氏丹景山头宿梵宫,玉轮金辂驻虚空。

军持无水注寒碧,兰若有花开晚红。武士尽排青嶂下,内人皆在讲筵中。

我家帝子传王业,积善终期四海同。《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苏颋河流无日夜,河上有神仙。

辇路曾经此,坛场即宛然。下疑成洞穴,高若在空烟。

善物遗方外,和光绕道边。事因周史得,言与汉王传。

喜属膺期圣,邦家业又玄。《奉和圣制过潼津关》苏颋在德何夷险,观风复往还。

自能同善闭,中路可无关。《饯唐永昌》李乂田郎才貌出咸京,潘子文华向洛城。

愿以深心留善政,当令强项谢高名。《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登歌》陈京歌以德发,声以乐贵。

乐善名存,追仙礼异。鸾旌拱修,凤鸣合吹。

神听皇慈,仲月皆至。《享文恭太子庙乐章》陈京歌以德发,声以乐贵。

乐善名存,追仙礼异。鸾旌拱修,凤鸣合次。

神听皇慈,仲月皆至。《哭山中友人》张籍入云遥便哭,山友隔今生。

绕墓招魂魄,镌岩记姓名。犬因无主善,鹤为见人鸣。

长说能尸解,多应别路行。《马诗二十三首》李贺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骐驎。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香襆赭罗新,盘龙蹙镫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旋风。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萧寺驮经马,元从。

2.关于“善”的古诗大全有哪些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传习录》 3.何为善恶?不杀生就是善了吗?漠然旁观就是善了吗?大义灭亲就是善了吗?——玄色《哑舍》 4.人善被人欺,再善是傻逼。

——李宫俊《李宫俊的诗》 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曾国藩 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道德经》 7.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刘向《战国策》 8.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

——黄石公《三略》 9.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10.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道德经》 13.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善的冲突。——黑格尔 14.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15.善是唯一永远也不会亏本的投资。

——梭罗《瓦尔登湖》。

3.关于从善的诗句有哪些

1、善人者,人亦善之。

——管仲 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周易 4、善恶不可以同道。——柳宗元 《为裴令公举裴冕表》 5、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

—— 培根 6、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明·方孝孺 7、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 8、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南北朝·萧纲 二、国外名人关于从善的名人名言精选七十一句: 1、善与恶是同一块钱币的正反面。——罗曼·罗兰 2、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

——萧伯纳 3、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4、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 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

——高尔基 5、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6、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 美好的行为。

——卢梭 7、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卢梭 从善,指依从善道。

语出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从善服义之公心。”。

4.关于真善美的诗歌

《真善美狮吼》

—— 释圣静

吹暖春的温馨,响大千尽法螺。

学竹虚心高洁,树松柏寿长青。

处世事于有无,吼真美善狮玲。

诗人简介:释圣静,字号月印,俗名叶小兵。1971年生,重庆市长寿区人。 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总编。巜追梦》杂志主编。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秘书长。 出版有诗集《月印无心》,诗歌,评论集《乐道》。

真善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zhēn shàn měi,意思是指原始的本质的真实的真诚的,利他的良好品行,美好的言行事物。多用来形容人的德操和性质具备良好品质的事物。

扩展资料:

真,即艺术的真实性,指作品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有无正确的感受和认识。

善,即艺术的倾向性,也就是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于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美,即艺术的展现性,指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否和谐统一,是否有艺术个性,是否有创新和发展。

真、善、美的涵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斗争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抽象的、超脱时代、超社会、超阶级的、永恒的真、善、美是不存在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真善美

5.关于文化的古诗词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柳如是《岳武穆祠》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髦头。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 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4、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6、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关于文化的古诗词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春山眉黛低。

琵琶行

白居易

琴歌

作者:李颀

类别:七言古诗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绘画方面的

墨梅?王冕(元)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

已惊颜索莫,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愿君浑忘却,时展图画看

----薛媛,《写真寄外》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7.有关描述善心善举的诗词句

古代中国的慈善,无论是官方的慈善还是非官方的慈善,施善主体各有其特有的慈善动机,它们是善心的特殊体现,既是慈善义举(善举)的精神根源,又是慈善行为延续的保证。

作为官方的慈善形式,施善主体为国家政府,其慈善动力源于“民为邦本”的仁政理念,以安定社会为目的。西周即以“敬德保民”为其执政宗旨,所谓“惠及庶民”、“惠鲜鳏寡”等惠民、保民手段,其目的在于平息民怨、天下安宁。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即是此义。此种思想为儒家所承继。孔子推崇“仁”德,其中就有“惠民”举措。孟子推崇“仁政”,认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所谓“仁政”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如此“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反之,“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何以如此,乃是行“仁政”关系到能否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用孟子的话就是“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⑨孟子甚至进一步得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⑩这是“民为邦本”的极致表达。儒家所推崇的“大同之世”理想,就包含有“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1)的慈善内容。历代统治者在灾荒之年注重救济灾民,扶危济困,建立“社仓”、“义仓”以稳定粮食市场,帮助灾民度过灾年,前文所述种种官方慈善形式无不出乎“民为邦本”和“行仁政”的考虑。

民间慈善形式主要有非宗教和宗教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是以亲缘、族缘、乡缘为纽带的人际亲情。譬如范仲淹创设的义庄制度就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家族慈善形式,其慈善惠及的范围主要限于范氏家族内的族人。明清以后,民间慈善发展到以绅商为主体成立各种民间慈善组织,慈善所及范围已有突破亲缘和族缘等人际亲情的模式,更多是基于“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观念,慈善救济对象大有扩张。这种民间慈善的动力根源是儒家“仁者,爱人”的观念及其延伸,所谓“亲亲而仁民”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观念即为此。其内在动力是“恻隐之心”,即“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仁之端”,乃出于人心自然流露,全无任何功利意识。它是一种纯粹的对于人之同类命运的同情关怀,其行为所发亦是自然而然,全无功利念头。

宗教类型的民间慈善形式,佛教和道教都有相当的影响,佛教尤甚。佛教的布施慈善、普度众生是基于众生皆有佛性的“佛缘”。民间的亲缘(包括族缘、乡缘、)和佛教的佛缘的对象在空间上不同,佛教的佛缘是天下众生,是普遍的;而亲缘是特殊的。在中国古代,这两种“缘”相互补充,因而既可以救济族内的贫困者,也可以救济陌生人、路人。可以说,基于亲缘和佛缘的道德意识是中国古代民间慈善的基本动力机制。

佛教慈善的动力源于佛教的“因果报应”和“业报轮回”,一个人的祸福果报是由他本人的“业”的染净、善恶决定的。《妙法圣念处经》卷一说:“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缠缚,如蚕等无异。”按照佛教理论,行善业,得善报,即佛教所谓善得福报的“福田”观念。《大正藏经》八十五卷《像法诀疑经》说:“我于处处经中说布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行不善业,得恶报,来世堕入畜牲、饿鬼道,下地狱受尽煎熬。这种观念与中国传统中的“天”具有赏善罚恶的意志结合,如《尚书·商书·伊训篇》所言:“惟上帝无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进而得出如下结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12)也即所谓“福因慈善得,祸向奸巧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与佛教的“因果报应”相结合,就成为中国传统慈善文化非常重要的动力机制。道教亦有类似的积善修德和因果报应相结合的思想,主张行善成仙。葛洪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言,愍人之苦,赈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行善成仙甚至具体到行善数量与成仙级别挂钩。“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当立千二百善”;且须连续立善,如成天仙,“若有千一百九十九善,而忽复中行一恶,则尽失千善,乃复更起善数耳”,“积善未满,虽服仙药,亦无益也”。(13)无论是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观念,还是道教的行善成仙的诱导,事实上都成为宗教慈善的内在动力机制。

客观地说,宗教的慈善动机似乎并非那么纯粹,要么出于修行,要么为了成仙。但慈善行为本身却并非希望受惠者回报于己。就此而言,此种慈善动机并非主体现实的功利目的,而是源自对超验力量的敬畏。

8.古代孝德的诗句

古代关于孝德的诗句有“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

(一)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出自末徐熙创作的《劝孝歌》。诗曰“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该诗描写了母亲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因此,“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之所以著孝经,是因为母亲为儿子付出这么多,孝敬母亲是一个人的品德,是理所应当的,不孝之人禽兽不如。

(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该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描写的是母子分离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对母亲深沉的内心情感。诗人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诗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本文标题:有关善文化的古诗词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