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馆驿的古诗词

1.古代描写馆驿的诗句
宋·余靖《山馆》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宋·徐积《宿山馆》
烟萝断处初逢舍,云竹疏时忽见灯.崄磴未归樵坞叟,破庵已去诵经僧.
[注]“崄”,高而险.“樵坞”指砍柴人家.
宋·杨万里《题青山市汪家店》
小小楼临短短墙,长春半架动红香.杨花知得人孤寂,故故飞来入竹窗.
〔注〕“长春”花名,即月季.
宋·陆游《过村店有感》
细篾络丹柿,枯篱悬花.炊烟生旅灶,野水漱寒沙.
宋·陆游《峨眉村旅舍作》
小雨初收景气和,青台狼藉落梅多.曲肱野店睡斜日,濯足溪桥鸣细波.
〔注〕“肱”胳膊从肘到肩的部分、部位.
宋·真山民《渔浦晚秋旅怀》
雁字不将乡信写,蛩声空和旅吟愁.邮亭冷雨孤灯夜,渔市斜阳一笛秋.
宋·戴复古《秋夜旅中》
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夜凉风动竹,人静月当楼.
宋·路德章《盱眙旅舍》
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注〕“擂麻”,将芝麻捣碎.古代煎茶或沏茶时,先放入少量姜、薄荷、芝麻等调料.“点茶”沏茶.“淮水”淮河中流为宋、金国界.
清·王九龄《题旅店》
晓觉茅檐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2.有关馆驿的送别首诗
雨霖铃·寒蝉凄切作者:柳永【宋代】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送沈子福归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3.从古代诗歌看古代的交通设施—馆驿
中国古代道路运输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和运输物资,通称驿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有驿传的国家之一,驿传为中国政治上的统一、促进文化交流和中外往来做出了贡献。中国有组织的官办驿传始于商、周。
起初驿传仅限于传递军事文牍,后来由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举凡运送使客、接待官员、转输军需、运送贡品等等,均属于驿传运输范围。而驿则是驿传制度下形成的固定的建筑,专为驿传服务。
在古文献中驿站均称为“驿”,多作为名词。 元代疆域辽阔,驿传运输发达。
元代时的驿站,蒙古语叫站赤(jamuci),“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汉文的“站”,藏文的jam或vjam均系蒙古语jam的音译(汉文典籍中初音译为“蘸”),即汉语的“驿”之义。
故而驿传在元代汉文文献中,也称驿站,由此产生了“驿站”的称呼。元代邮驿可上溯到蒙古国创始人成吉思汗时期。
在世祖忽必烈之前,察合台汗已修好由山丹州起,经过河西走廊、畏兀儿境直到他的驻幕地阿力麻里附近之虎牙思的驿道。大规模的邮驿设置则开始于忽必烈时期。
公元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今北京),公元1271年设燕京为大都,建国号为元。同时,在耶律楚材的主政下,颁布《站赤条划》,并以此为依据,统一蒙古站赤及汉地邮驿制度;适应统治中心的转移,规划以大都为中心的邮驿系统;建立以驿站为主体的马递网路和以急递铺为主体的步递网路。
从而形成规模庞大、称雄一时的元代邮驿,沟通了中央和地方及地方间的联系。驿传站点星罗棋布,朝令夕至。
元代驿站除了迎送使臣、提供食宿与交通工具外,平时也兼于运送贡品、行李等少量货物,战时还承担军需给养的运输任务。驿站系统于交通枢纽处还设有车站,专门运输金银、宝物、贡品等贵重急需的物资。
驿传运输参照宋制,除以马匹递送为主体的驿站网外,还有一套以步递为主体的急递铺网,专门传送官方文书。
4.有关“驿站”的古诗词有哪些
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卜算子·咏梅》陆游2、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望驿台》白居易3、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商山早行》 温庭筠4、古驿萧萧独倚阑,角声催晚雨催寒。--《寓蓬莱馆》 陆游5、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鹧鸪天》 葭萌驿作·七之二6、不须候吏沙头报,驿站悬知是古城。
--《古城驿》储巏7、乱山云雾迟前路,驿站河桥咽断流。--《自贵阳至毕节途中有感》谢龙升8、依稀长安驿,萧条都尉城。
--《从驾祀麓山庙诗》阳慎9、夜色临城月,春寒度水风。--《同使君宿大梁驿》灵一10、树向秦关远,江分楚驿孤。
--《自义亭驿送李长史纵夜泊临平东湖》皎然11、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皎然12、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送崔判官还扬子》皎然13、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卜算子·咏梅》陆游14、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望驿台》白居易15、虽然行李别,且喜语音同。--《同使君宿大梁驿》灵一。
5.从古诗中看古代交通工具,道路,馆驿,民间通信,出行观念.(人教8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马在人类生活、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至于评价功绩比喻为“汗马功劳”。
可见我国马是古代的一种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下面,有杜甫的一首诗为证: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还有以下古诗词中名句可以证明马在古代是处在一个什么样子的地位: 1、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诗经?小雅?车攻》 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楚辞?离骚》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5、白马饰金羁,边翩西北邓。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6、蹀足绊中愤,摇头枥上嘶。
南朝梁?萧纲《系马诗》 7、懔懔边风激,萧萧征马烦。 隋?虞世基《出塞》诗 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诗 9、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1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诗 11、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唐?刘禹锡《始闻秋风》诗 12、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
宋?柳咏《少年游》词 1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五月四日风雨大作》诗 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 15、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元?刘因《山家》诗 16、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
明?王越《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诗 17、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 清?徐《大猎》诗 。
6.有关怀乡的古诗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7.关于细雨的诗句
1.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宋代: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我这一辈子就应该做一个诗人吗?为什么骑上瘦驴在细雨中到剑门关去?
2.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唐代: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3.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宋代:周邦彦《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如丝的细雨洒遍了池塘,在长满浮萍的水面,溅起了无数小点点。朱红色的门檐下,一双燕子守在窠里不再飞去。啊,今天的这个黄昏,来得似乎比往常要早。
4.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唐代: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
乱云就像猛兽奔涌出山前,细雨和风洒遍了渭河河川。
5. 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混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清代:纳兰性德《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
波渺渺,柳依依。双蝶绣罗裙的女子,你与幸福,只有一朵花的距离。但是春天却送来绵绵细雨,让你久坐闺中,辜负了美好的芳春。天晴的时候,双燕已归,柳枝低垂。
6.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阅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宋代:苏轼《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
昨日黄昏时,天上飘洒的还是纤纤细雨,次日清晨醒来打开窗帘,却发现大雪差不多快要和屋檐齐平了。江阔天低,漫漫白雪把江边酒馆的酒旗都盖住了,寒冷中独自坐着吟咏诗词,有谁陪伴?擦擦昏花的眼睛,捋捋衰老的胡子。
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杜牧《清明》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8.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9.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10.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代: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