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短文学网,最全的爱情伤感短句,经典短句,及各类搞笑、个性唯美短句.欢迎收藏本站!
励志 | 爱情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古诗词 > 有关程砚秋的诗词书画

有关程砚秋的诗词书画

作者: xiaobai 来源: 时间: 2023-07-09 07:31:44 阅读: 次

有关程砚秋的诗词书画

1.关于程砚秋故事

程砚秋(1904—1958),原名承麟(满族),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农,继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幼年家道中落,为生计,6岁投荣蝶仙门下,随荣蝶仙练武功,从荣春亮习武生。一年后还向名武生教师丁水利学过一出《挑华车》。后因扮相秀丽,改从陈桐云习花旦,学《打樱桃》、《打杠子》、《铁弓缘》。调嗓时发现嗓音极佳,改学青衣,师从陈啸云,学《彩楼配》、《别宫祭江》、《祭塔》及《宇宙锋》。程砚秋童年时的基本功训练异常艰苦,他以惊人的毅力接受了这些训练,熬过了他“最惨痛”的童年。他11岁时初次登台,便以文武各功稳练超群崭露头角,得到内外行的一致赞扬。

1915—1916年,他先以借台学艺的身份,在浙慈会馆参加名票房“春阳友会”的演出,当时余叔岩因倒仓亦常到此参加露演,程在这里得到不少舞台实践和观摩名家名票演出的机会。不久,即正式参加营业演出,在丹桂茶园(东安市场内)为芙蓉草(赵桐珊)唱开场戏,边学边唱。因嗓音高亢,被刘鸿升邀请,为之配演《辕门斩子》等;又应晚年的孙菊仙之约,为孙配演《朱砂痣》、《桑园寄子》等,均获好评。他的演出,尤为诗人、剧作家罗瘿公(1882—1924)所赞赏。在以后的岁月里,罗为扶持、培养程砚秋成才,倾注了全部热情和心血,为程艺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17年,13岁的程艳秋进入青春发育期而倒仓,他在罗瘿公的悉心安排和操办下暂不演出,继续延师深造。每天向九阵风(阎岚秋)、乔蕙兰(著名昆旦)、谢昆泉、张云卿(江南名笛师)等学习京、昆各种技艺,更向王瑶卿问业,并观摩当时新兴的电影艺术……程砚秋如饥似渴地学习,三年后再登台,果然技艺突飞猛进。以后罗瘿公又亲授以诗词歌赋,使研习音韵;并介绍从名画家汤定之学画,从名武术家高紫云学习各种拳、剑。这样,大大提高了程的表演技能和文学艺术修养,更培养了他高尚的美学情趣,为日后的艺术创作作了充分的准备。

1919年,程艳秋的嗓音开始逐渐恢复,罗瘿公即命他投拜在梅兰芳的门下执弟子礼。恰好张季直在南通建立“梅欧阁”,梅即亲授《贵妃醉酒》,由程代他赴南通参加演出,以示祝贺。这是程倒仓后的第一次登台。以后又陪梅演出《天河配》、《上元夫人》等,从中得到不少教益。各班社得知程嗓音恢复,纷纷争约。

1920年,他先搭余叔岩班,与余合演《打渔杀家》、《审头刺汤》、《御碑亭》等,深受余叔岩表演艺术的启发和影响。1921年,应高庆奎之约,在华乐园挂二牌,演《奇双会》、《汾河湾》和《芦花河》等。至此,程艳秋已以自己的艺术实力,在观众中得享盛名。1922年,年仅18岁的程艳秋,便开始独立挑班了。

1922年以前,他主要是继承京、昆传统表演艺术和为发展自己的事业积蓄知识和力量。此时他上演的仅为传统剧目。1922年起,程艳秋开始了他革旧创新的新时期。他继承传统而不泥于传统,学王拜梅而不囿于王、梅的艺术风格,独辟蹊径,另立流派。

2.关于字画的诗词

琴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弈棋二首呈任渐 黄庭坚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有约 司马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书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梅尧臣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锺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余.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愿稚小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余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石苍舒醉墨堂 苏辙

石君得书法,弄笔岁月久.

经营妙在心,舒卷功随手.

惟兹逸群气,扶驾须斗酒.

作堂名醉墨,挥洒动墙牖.

安得浊酒池,淋漓看濡首.

但取继张君,莫顾颠名丑.

[画] 贫士吟 唐伯虎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

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

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

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

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

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3.为什么程砚秋的后人不继承他的陈派艺术

砚秋先生于30年代访问法国时,曾被巴黎世界学校邀请授课,当时亚洲的许多国家如印度、日本、韩国等均有学生在该校留学,唯独没有一名中国学生,程砚秋先生内心隐痛,中国的国际地位如此低下,致使中国少年在国际性的学府中无一席之地!当时中国政府的教育负责人李石曾正在巴黎考查,砚秋先生当即向他建议:从在法的中国工人子弟中遴选若干名入学。由他本人回国义演筹款以资学费。砚秋先生长子永光是十名中国学生之一。学成后,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迄今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砚秋先生后人选择读书的前程,似乎事出偶然,实际是与他文化救国的思想十分契合,他深感文化落后的中国无从强盛,为拯救国家,要以文兴国。从他个人的人生体验而言,典身学艺的童年,何敢奢望读书,他自己没有得到的,要予后人以补偿。加之砚秋先生成才的体验中,也分明地昭示了文化的力量,是罗瘿公、陈叔通等文人的熏陶,致使程派艺术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因此砚秋先生寄厚望于后代,也正是他自己渴求文化心态的一种反映。基于同样的原因,砚秋先生二子永源、三子永江都走的是求学之道。三子永江曾留学苏联,攻美术专业,60年代初学成归国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执教多年,80年代中期,永江、永源兄弟,经营出版业,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多所贡献。

砚秋先生有一女,名慕贞,虽酷爱乃父艺术,但鉴于旧社会女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不许其涉足艺坛。慕贞的婚姻不幸,离异后仍居住在娘家。 砚秋先生的第三代,也俱都成人。长子永光的夫人是法籍女士,所生三男一女,均在法国从医,排名是受璋、受琨、受琛、受珈。名字中都带'玉'偏旁,这是陈叔通先生赐的名。程永源先生有子、女各一,儿子受琦为摄影师,女儿在香港工作。三子永江有二子一女,长子受珩在新华社工作。砚秋先生外孙女受玲,现在制药厂工作。程门后裔都在不同岗位,为国家尽力,堪慰砚秋先生英灵。

4.写一首有关书法诗词

代悲白头翁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本文标题:有关程砚秋的诗词书画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相关阅读

文章列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
我们的努力,只为得到你最好的认可,请认准我们的网址。
友情提示: 喜欢我们网站的人,请收藏我们网址,以便下次更快捷进入,了解更多精彩的文化。